分享

气血对身体的作用

 西域居士008 2017-08-30



气血养生疗法篇
一、内生内养内清
百病得生,气血失和。内外双补,气血同调。

气为人之根,血为人之本,气血和则病者康,康者寿。

气为人体生命力,血为人体营养源,气血双和人得康健;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补血不补气,等于补淤血,补气不补血,等于补邪气。

人体有两大命脉,一条是血脉,一条是气脉,血脉绝则枯竭而死;气脉绝则命悬一线。

气血就相当于父亲和母亲,父母健康,孩子健康,否则就会产生病理产物,气滞,气虚、血虚、血稠等各种病变。天地要阴阳平和才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体要气血平和才会健康长寿,无病无痛。
俗话说:天有大宝,一轮红日,人有大宝,一身气血,气血对于一个人来讲是生命的源泉,是一个人健康的基本。同时中医也强调补血不补气等于补淤血,所以气血要坚持双升双补的原则。先补再调动,气血能够到达它该去的地方,就是全身各处。那如何才能让气血通达各处,保持健康呢?

第一:要内清,净血。把血液中的垃圾毒素都清理掉,身体里面的毒素祛除出去。

第二:是内生,就是生气血。气血不畅,不足时,可用食物或药物来调整机体状态,内养方剂,内在补充气血,让五脏保持平衡,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第三:内养。内养气血是养生的根本,任何一种养生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养气血。保养气血就是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保养人的五脏六腑,保养细胞。

人体气血得保,精和神自然得到充养,人体脏腑的功能也得到保障,即气血畅通,人即安和。

二、名医李东垣气血养生疗法
李东垣(1180~1251),男,汉族,又名李杲,字明之,中国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李东垣从师于张元素,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属易水派,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李东垣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用药法象》《医学发明》《兰室秘藏》《活发机要》等。
李东垣气血养生疗法包括内双补与外双补两种。
内双补:气血方剂,气血双补丸,补充人体气血。
内养方剂是名医李东垣《医学说明》上提到的十全大补汤加减,而气血双补丸就是根据十全大补汤加减,并结合现代人身体制作而成的。它由当归补血汤合八珍汤化裁而成。当归补血汤开中医调补气先河,也是由李东垣所创,载于《内外伤辨惑论》。指出气血不可独生,亦不可同补,宜双补同调,以脾为枢轴,交通心肾、协调肝脾,方能造化生机、推陈出新。先天肾和后天脾功能同时发挥,方生一身好气血。气血双补丸由当归补血汤,合八珍汤,去伏苓,加首乌、女贞、丹参而成一代名方,气血双补,血气同调,补活气、补活血,稳中求进,阶梯达成和气血、清气血、生气血三大功效,以补为法,以和为要,换一身好气血。
养血四君子——当归、川芎、芍药、熟地四君子我们都熟悉,有些人家墙上挂的国画就是四君子。在中国画的众多题材里,许多画家对于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特别喜爱。梅、兰、竹、菊被喻为四君子,说的意思是非常高贵,品德优雅,性情温和,儒雅有度。有句话这么讲的唯小人和女子难养也,这就是说比较偏,比较烈,比较燥。但是君子就不偏不烈不燥,养血四君子也是借着比喻,补血要不烈不燥。老人吃人参太燥,太烈不适合,养血四君子就很平和。而且四味药材都是养血的顶级草药,非常名贵,所以借四君子的高贵才起名养血四君子
川芎——肝血瘀
1.川芎能行血中之气而活血,使补而不滞,主要用在《医学启源》古籍中这样记录川芎的,说它能够补血,治血虚头痛。搜肝气,补肝血,润肝脏燥,补风虚。肝主藏血,肝血瘀,还会影响全身性的血脉不畅,体内的毒排不出去,所以肝血瘀的人会出现疼痛症,有的人就会长斑,还有的女性痛经闭经。川芎能活血,调理多种和肝血瘀有关系的疾病,像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和肝血瘀有关系,体内的毒素不能排除出去,还会动脉硬化胸胁乳房胀痛、肋间神经痛、抑郁症、甲状腺肿大、肝囊肿、肝淤血。
2.川芎的作用主行气开郁,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白芍——脾血虚
1.是少有的养血珍贵药材。《医学启源》古籍中记载白芍能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脾主统血就是控制血液不外溢,不乱跑,如果脾血虚,脾不统血,血液就到处跑了,白芍主治调理脾血虚,能够治疗多种脾相关的疾病,对便血、还有腹泻、便秘、水肿、严重了会患上脑出血、牙龈出血、脾囊肿、脾动脉瘤、糖尿病、胃溃疡、崩漏都有效果。
2.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脚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熟地——肝血虚
熟地就是调理肝血虚的,古籍《本草正》中记载,熟地黄性平,气味纯静,故能补五脏之真阴,而又于多血之脏为最要也就是将对肝脏非常好,肝主藏血,正是是多血之脏,肝在液为泪,在体合筋肝血虚了,双眼就得不到营养,眼睛就像小河一样干涸,引起疲劳和变花,手脚自然就会麻木。而熟地,可益气补血,治疗肝血虚。同时对是青光眼、干眼症、白内障、近视眼、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等症也有很好的效果。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对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肾阴不足,遗精,盗汗等,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有很好的效果。
当归——心血虚
当归,当归被誉为血中圣药血家百病此药通之说。一般用在调理心血虚。每年一到霉雨季节闷热、潮湿的气候容易使人感到胸闷、气短、烦躁、心慌,血压容易波动,心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诱发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这样的人都心血双,需要用当归来调理,血不养心,神不守舍,心血虚的人一般都会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清窍心主神志心血虚会出现头晕,健忘等症状。而当归是补血益气之上品。《景岳全书》古籍中这样评价当归,营养补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虚损之病,无所不宜
补气五指山——黄芪、白术、甘草、党参、何首乌
中医中有一个黄金组合叫补气五指山,西游记里的悟空怎么翻跟斗,都翻不出如来的五指山,这是因为如来的五指山是无形的,就和人体一样,看气是无形的,但是病是有形的,孙悟空跑不出五指山,疾病也跑不出气。补气五指山需5味药材的配伍,组方严谨,解决气之主肺,气之根肾,气之源胃的各种疾病!
黄芪——肺气虚
中医认为黄芪补一身之气,肺就是主一身之气,与大肠相表里。比如说话没劲,走路没劲,脸色比较白等都是肺气虚的表现。而黄芪能补一身之气,比如上半身气虚可以用黄芪,下半身气虚也可以用黄芪。黄芪能够调理肺气不降,对肺水肿、肺结核、慢性心包炎、心肌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等都有调理。
党参——肺气虚
气虚有好处,这味草药叫做党参,《本草纲目拾遗》古籍中记载:党参,治肺虚,益肺气。党参能解决慢性支气管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绞痛、冠心病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
党参的功效补气是补益肺气的佳品。肺气虚的人经常咳嗽,头昏眼花,胃口不好的都适合用它。党参适合平时作为食疗来,把党参洗净切碎后单独煮水来喝,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可以把它和小米一起煮粥,家有老人,常常气血不足,四肢无力,着点凉就容易咳嗽,可食此粥,对补肺气非常好。
白术——胃气虚
白术,白术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具有悠久的生产栽培和应用历史,原名,包括苍术在内。补血五指山中就有白术,白术的功效非常让我们叹服,它被誉为安脾胃之神品。《汤液本草》古籍中对白术的评价是,补胃和中,利腰脐间血,通水道,上而皮毛,中而心胃,下而腰脐,在气主气,在血主血。现代西医学对白术也有研究,白术能明显增强胃肠平滑肌的蠕动,白术又被叫做山精,山中之精华,山为土,脾胃五行上对应土。脾土,说明白术对胃特别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载,以术等二味药煮水二斗成汤,药浴法治疗,对炙疡有治疗作用。白术这味药是专门调理,胃气虚的,对慢性胃炎、胃下垂,糖尿病、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都有调理的功效。先养胃,后治病,提高了胃气,人体的胃有了动力,才能更好的把食物转化成气血,濡养我们的身体,后勤保障提高了,气血充足百病消。
甘草——胃气滞《胃气虚》
1.甘草,它是补气五指山中的第四位,被誉为国老——众药之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它本身性情甘平补益胃气,调和方子中的诸药性,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万病都需要气调理好胃气,所有药都能用到,不但有调理胃气滞的作用,还能化解药毒,补中益气汤是名医李东垣众多方剂中的代表方剂,已传承数百年,甘草,益气补中,补气才是它最大的功效,它对萎靡性胃炎、胃潴留、肠梗阻、五更泻、急性胃肠炎、胃窦炎、胃食管反流、胃穿孔都有调理作用。这味甘草还清理体内药毒的,以前你吃的保健品和西药片,久而久之会伤胃,都能靠它清理干净。
2.补脾益气:用于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缓期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祛痰止咳:甘草有止咳化痰作用,用于气管炎,肺气肿的病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黏痰不易排出等症。
清热解毒: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湿毒,有抗菌消炎作用。也可用于减少其他中药的解毒作用。
调和诸药: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何首乌——肾气虚
调理肾气效果最好,要数何首乌草药。何首乌入肾经,调理肾气。肾气虚的人头发发白,发为肾之华,何家儿子吃了何首乌补了肾气,所以头发变罢了。而何首乌不仅仅有这个功效,最重要它能调理多种疾病,对肾炎、肾积水、肾囊肿、肾下垂、前列腺炎、肾衰竭、肾动脉桧寒、慢性腰脊劳损,腰间盘突出这些疾病都有效果。
何首乌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高血压症。在《何首乌录》中提出:主五痔,腰腹中宿疾冷气,长筋益精,能食,益气力,长肤,延年。而在《日华子本草》也讲到:治一切冷气及肠风。
引药两扇门——女贞子、丹参
引药两扇门,说的是药引子,针对补气五指山和养血四君子的。女贞子,丹参,可以带领气血到达各处,没有死角,没有死胡同,一路畅通,是这些药效发挥到最大。如果不用这没有药引子,那补进来的都是死气死血,不仅不会到达补气血的功效,还会增加身体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丹参
在中医界还有一句名言,叫作一味丹参,气死名医,将丹参推至崇高的地位。丹参能够去心腹邪气、调理骨节疼痛、四肢不遂、妇女月经不调、安神定志。丹参入心经,久瘀必气血失衡。行气活血,通络活心。丹参能调理心脏类的疾病,包括了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心脏病。丹参能行气补气,能够调理,比如脑动脉硬化、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脉管炎等等疾病。
女贞子——肾气虚
1.调理肾气效果最好的,要数女贞子草药。《本草备要》书中记载女贞子,益肝肾,定五脏,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不但是《本草备要》对女贞子有记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录。这样描述女贞子的: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
女贞子入肾经,调理肾气。同时对肾炎、肾积水、肾囊肿、肾下垂、前列腺炎、肾衰竭、肾动脉栓塞、慢性腰脊劳损,腰间盘突出这些疾病都有效果。
2.女贞子,又名冬青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原生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北方不太寒冷的地方也有引种,在朝鲜南方、印度也有分布。其性凉而味甘、苦、入肝、肾经,能滋肝补肾,明目乌发,是临床上运用较个似的一味常用中药。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腰酸耳鸣,须发早白;眼目昏暗,视物昏暗;阴虚发热

外双补:气血外修三式,气血导引术,打通气脉血脉。
第一式:日出东海。
日出东海,这个功法是有来历的。李东垣是生活在战乱年代,金元时期战乱年代,他从汴梁来到山东。因为他会医所以到了山东之后,就为他解禁了,他可以行医。他在闲暇之余游遍了山东的名山大川。有一天这个李东恒就走到了这个叫昆嵛山的地方。昆嵛山靠山面海,他到了这个地区拜访了一个高人,这个高人是个修道的,史料记载叫范尊师。其实这个人真正姓范叫什么不太清楚但是只知道他的祖先特别有名,他的祖先是范仲淹,这个范尊师非常的有道行,就是说身体特别好。李东恒专门去拜访他寻求养生秘笈,问到老人的时候,老人微微一笑说没有秘笈,李东恒就每天跟随老人,细细观察,他发现每天早晨,都会看到老人站在陡峭的两山之间,非常近,著称一线天。为什么是这个名字呢,两山之间只能看见蓝天如同一线,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光线正好从两山之间穿过,被称为一线天,一线天有一道光注射出来,老人就在这一线天迎着阳光托起双臂,随着初升太阳的光线向上移动。李东恒觉得这个动作很奇特,也就在旁边偷偷模仿学习,在练习们的时候发现光柱能照到的范围,草药,植物长的都非常茂盛,还没有虫害,练习了几天以后发现大便通,小便也非常通畅,神轻气爽,询问老人这套功法H叫什么名写,老人也不知道,自己只是坚持了60多年。后来他告别了老人,继续游历,并且一直分析这套功法为什么这么神奇。经过很长的时间分析,最后李东恒给这套功法起了日出东海这个名字。
预备式:早晨面向东方,傍晚面向西方,自然站立,双臂于体侧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不着力。要求消除杂念,聚精会神,气息调匀。
动作要领:
第一步:弓步。要求左腿绷于前,右腿蹬于后,成弓步。左大腿肌肉绷紧,右腿膕窝蹬直,两脚位于一条直线。
第二步:直身。要求上身正直。眼睛平视前方、头部端正、两肩端平。
第三步:垂臂前平举。要求双肘外翻,手心向前,缓缓平举,与肩平宽,手心向上。保持3秒钟。
第五步:日出东海。要求目视劳宫(自然握拳,中指尖处),双臂同时向上、向后抬升(模仿日出上升之象)至最大限度,头部随之上扬后抑至最大限度,保持三秒钟。然后继续回落,下垂至体侧、双肘内翻,手心向内,手掌伸开放松。保持3秒钟。重复九遍。
功效:牵拉八虚、贯通丹田、调节升降。
效果:脑不迷、胸不闷、心不慌、身有劲、走路轻、关节好、睡眠好、情绪好、血压好。
即时反应:酸、麻、胀、痛、凉、热、汗,原有症状反复。


第二式:双龙取水
双龙取水是李东恒看了一本古籍,分析出来的。当时李东恒看到一本书,经过这个传说有了灵感。当时古籍记载,天池山中有个深谭,有两条青龙在修炼。它们关心附近老百姓们的疾苦,时常行风播雨,使百姓过着衣食无忧的太平日子。王母一时善心大发,从宝葫芦里取出一颗金珠,给青龙送去,让它们早日修炼成功。而金珠只有一颗,它们谁也不想独吞下去,你让给我,我推给你。推来让去,一颗金珠在二龙之间蹿上跳下,金光闪闪。环绕金丹舞动形成一个环形。时间一长,此事惊动了玉皇大帝,忙派人查看,得知真相以后,玉帝也受感动,便又取出一颗金珠给青龙送去。后来它们各吞下一颗金珠,后世经常能看见这样圆形图腾,表现出双龙升降,推让金珠的形态,金珠都在两龙之间舞动。看说这个传说以后,李东恒联想到太极也是一个圆形,双龙环绕也是一个圆形。自己平时用拂尘锻炼,根据龙的感觉,舞动拂尘,拂尘左右甩的

时候,也可以能画成一个圆形,为了寻常百姓都能受益,他经过改良去掉了拂尘。双臂平行扭动腰身,双臂平伸,最后画成圆,舞动起来如天马行空,洒脱飘逸。李东恒经过七七四九天的凝思苦想分析出来其中的奥秘,并起名双龙取水。龙行云布雨,雨可以滋养万物,这和血可以濡养五脏六腑是同样的道理,双龙取水们的传递就是人体气血平衡,双龙取水中的水代表人体的血。练习这个的作用就是能够使你的气血充盈,让血能很好的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动作要领:
预备式:早晨面向东方,傍晚面向西方,自然站立,双臂于体侧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不着力。要求消除杂念,聚精会神,气息调匀。
第一步:弓步。要求左腿绷于前,右腿蹬于后,成弓步。左大腿肌肉绷紧,右腿膕窝蹬直,两脚位于一条直线。
第二步:直身。要求上身正直。眼晴平视前方、头部端正、两肩端平。
第三步:垂臂。要求双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手心向内,手掌伸开放松。保持三秒钟。
第四步:双臂侧平举。要求双手拇指放在手心,四指握拳,拳心向下,双臂缓缓平举,与肩齐平,成一字形。保持三秒钟。
第二式:双龙取水。取意双龙让珠之象。要求目视前方,双臂始终保持一字形。先是左臂平行旋转向胸前,同时右臂旋转向背后,均至最大限度,保持三秒钟。缓缓回复至侧平举,保持三秒钟,然后是右臂平行旋转向胸前,同时左臂旋转向背后,均至最大限度,保持三秒钟。缓缓回复至侧平举,保持三秒钟。重复六遍。
功效:调脾肾、益心肺、通带脉、运膏盲。
效果:不胆小、不怕冷、不咳喘、不胆胀、不反酸、心不痛,头不晕、气不短、腰不疼、膝不软、二便通、吃饭香。
即时反应:酸、麻、胀、痛、汗、气冲病灶、原有症状反复。


第三式:
十全导引术最早提出人是药王孙思邈。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有过人之处。但事实上幼的孙思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孙思邈认为:怒甚偏伤气,思虑太伤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天鼓,寅兴嗽玉津。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存。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而他的这个养生之法也得到了后人的认可。
而金元时期医学界四大名医之一、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恒是第一个认可此法的人。李东垣认为:夜半收心静坐少时,此生发周身血气之大要也。除此之外,他还主张安于淡泊,少思寡顾。省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
同时,在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中亨年最高的一位是清代乾隆皇帝——活到88岁。他的长寿与丹药无关,这个养生术也就是他后来告诉其大臣的十六字诀,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所谓吐纳肺腑是指早上不睡懒觉,黎明即起,到户外作呼吸运动。活动筋骨是指多参加体育锻炼,并要四肢勤快,坚持不久坐,久立、久卧、久视。适时进补则强调进补时应随季节变化,年龄大小和健康状况而异;同时要药补和食补结合,尤其要注意食补的良好作用。
在十六字诀中,十常四勿是乾隆帝日常坚持的保健动作或行为,其大部分对今人保健仍有很大意义。所谓十常四勿是: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发常梳,足常摩,腹常旋,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由此可见十全导引术是经过上千年的沉淀至今的,是养生之宝。能对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进行很好的锻炼,使五官九窍直接受益。
动作要领:
包括叩齿、咽津、弹耳、梳发、揉鼻、转睛、搓面、旋腹、摩足、提肛十全功法。
调肾功法一:齿常叩。站位或坐位。先是磨牙(槽牙)上下轻叩36次,继而切牙(门牙)上下轻叩36次。
调肾功法二:津常咽。站位或坐位。舌抵上腭,待舌下津(唾液)出满口,嗽搅数次,分三口咽下,伸颈渍渍有声。重复六遍。



调肾调身功法:足常摩。饭前、后一小时,垂坐位或平坐位。左脚盘曲于右大腿上,沿足底跟骨中点与第二、三足趾缝中点连一纵线,用左手拇指指腹,自足跟处,沿此线向足趾处进行推揉,反复六遍。再行左脚涌泉穴(此连线上1/32/3交接处)按揉6分钟。换脚,右脚盘曲于左大腿上,沿足底跟骨中点与第二、三足趾缝中点连一纵线,用右







结束语:
我有一串佛珠,是一位百岁高僧送我的,一次串珠子的绳子断了,紫檀的佛珠洒了一地,看着颗颗晶莹透亮的珠子,心中感叹,因为没有一条丝线串起来,而显得很散乱。
再漂亮的珠子,如果不用一条丝线穿起来,就不能称之为一串完整的珠子。

这就像我们身体生的病,地球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二个人,相同的一个病,都有着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就像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古人在用,今人也在用,有人有效,有人效果平平。很多人只看到了佛珠,却没看到贯穿佛珠的丝线,这条丝线就是气血疗法。
道家讲:道非术不行,术非道不久。中医中药,只讲道而不论术,容易变成玄学,只讲术而不论道,容易落入偏门。

养生保健也好,临床治疗也罢,不能只讲方法,更要能以道贯穿,以理服人。

只讲方法,只会越来越杂乱,不能应对当今复杂的时代病,疑难病,容易本末倒置,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被疾病的表现牵着走,疲于奔命。
我们看古人做学问,也很重视先把线理顺,然后再把每个疾病串起来。

从古到今,经络也好,五脏也罢,还是现代医学讲的,系统、组织、器官、细胞,都是一粒粒珠子而已,气血才是串起它们的丝线。
万病从气血的角度论治,就是回归中医的根源,疾病的本源。

古人说:繁多只会杂乱,精纯才能有序。气血理论,化繁为简,以简驭繁。做为医生,如果用气血的角度来分析疾病,治疗疾病,就是佛家所说:百千轮珠,个个在手,气血贯通,无有遗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