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平为什么离开强大的曹魏,投奔弱小的蜀国?原因很简单

 思明居士 2017-08-31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刘备北上汉中与曹操争夺的时候,刘备势大,又占据有利地形,导致曹操被刘备击败,遂放弃汉中。在放弃汉中的时候,一位叫王平的小将却选择了背叛强大的曹操,而投奔弱小的刘备,这是为什么呢?

王平为什么离开强大的曹魏,投奔弱小的蜀国?原因很简单

或许你会问,三国武将临阵叛逃的情况又不是没有,不胜枚举,比如袁绍麾下的张郃和高览就临阵投靠了曹操,既然是小将,有什么好说的。其实不然,因为王平叛逃的时候,虽然是小将,但是却在蜀汉逐渐成长为一代名将,论历史地位,是蜀汉平安三侯之一。

王平可以说是在军旅中长大,而且还大字不识,不过王平生来严谨,遵守并履行法度,与人交谈从不开玩笑,被诸葛亮赏识,在北伐期间,尤其是街亭之战,不但劝阻马谡的排兵布阵有误,还能最后在马谡惨败的同时,保持本部人马不损,收拢残兵,率领他们平安归还。从而被提拔讨寇将军,统领无当飞军。

王平为什么离开强大的曹魏,投奔弱小的蜀国?原因很简单

只好跟随诸葛亮北伐曹魏,屡立战功,诸葛亮死后镇守汉中,在蒋琬执政的时候,成为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从而威名远扬。

王平为什么离开强大的曹魏,投奔弱小的蜀国?原因很简单

由此可见,王平还是一个人才,而曹操向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型代表,按理说,王平选择曹魏,应该比投奔蜀汉更好,为什么要叛逃呢?

王平为什么离开强大的曹魏,投奔弱小的蜀国?原因很简单

关于这个解释,在《三国演义》这经典名著之中,王平是曹操攻略汉中的向导,通晓汉中地理,在汉中之战时被任命为徐晃的副将,因受徐晃排挤而投降驻扎汉水的赵云。不过,在正史之中,《三国志·王平传》记载很简单,就一句话:“随杜濩、朴胡诣洛阳,假校尉,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

从这句话之中,我们可以考虑有以下因素:

第一:身份尴尬,不受重视

王平为什么离开强大的曹魏,投奔弱小的蜀国?原因很简单

王平是巴西宕渠人,是当地的异民族,也被称作“板循蛮”。王平又随着异民族的巴西郡夷王杜濩、賨邑侯朴胡带巴夷、賨民归顺曹操,又因为大字不识,文化水平低下,所以曹操也不怎么重视,才给与一个校尉的职位,还是代理的,自然就被轻视,心中不甘。

第二:家在益州,心不在曹魏

王平为什么离开强大的曹魏,投奔弱小的蜀国?原因很简单

王平是巴西郡人,而这个地方是在蜀汉,家在这里,而自己在曹营,连徐庶都因为老母被曹操所擒而选择离开刘备,反投曹操,王平自然是不会舍弃自己的家人,再说王平对曹魏本没什么感情,能够回到家乡对他来说更好。故而选择了刘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