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设计出了半个南京的民国建筑

 冬不拉拉 2017-08-31

这位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设计出了半个南京的民国建筑

1930年设计的中央体育场田径场牌

“汉唐建筑看西安,明清建筑看北京,民国建筑看南京”,民国建筑是南京城市建筑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南京街头信步行走,随时都可能和民国老建筑相遇,邂逅一段历史。而这些建筑中有不少是出自杨廷宝之手,有人说:一座南京城,半座都是杨廷宝打造的。

1901年,杨廷宝生于河南南阳,父亲杨鹤汀曾任民国南阳第一任知府,是誉满南阳的高流名士。在杨鹤汀的影响下,杨家代有俊杰,英才辈出。杨氏子弟们许多在教育界科技界卓有成就,享誉海内外。杨鹤汀长子杨廷宝,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

这位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设计出了半个南京的民国建筑

杨廷宝

出生在名门望族的杨廷宝,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后来他以河南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并顺利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4年,他荣获艾默生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同年又获市政艺术学会设计竞赛一等奖。杨廷宝获硕士学位后,美国不少建筑事务所出重金聘用他,但他眷恋祖国,1926年回国。

1927年毕业回国后,杨廷宝应邀加入中国最大的民办建筑师事务所——基泰工程司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只有27岁的他,在当年设计出了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京奉铁路沈阳总站。在当时被西方垄断的建筑市场,几乎没有中国人设计的建筑。杨廷宝从此名声大噪,成为和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人称“南杨北梁”。

这位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设计出了半个南京的民国建筑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建筑四杰”

后来,基泰工程司迁至南京,杨廷宝也因此迁居南京。除了抗战期间避居在外,杨廷宝的余生都在南京度过,因而他为南京设计的建筑是最多的。他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之中,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除了南京人耳熟能详东南大学礼堂、中山路音乐台之外,杨廷宝在南京的手笔可谓到处都是:小时候第一次看电影的大华大戏院、至今仍在使用的南京体育学院体育场、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的紫金山天文台……大到恢弘的公共建筑,小到私人宅邸,说民国时期的半个南京城都是杨廷宝所打造的,一点儿都不为过。

1935年设计建造的大华大戏院

这位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设计出了半个南京的民国建筑

1933年中央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

这位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设计出了半个南京的民国建筑

1932年建造的中山陵音乐台

这位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设计出了半个南京的民国建筑

1931年设计建造的紫金山天文台

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教授认为,杨廷宝的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观念与其深厚的传统修养是分不开的。“他所受到的儒家教育,形成的道德观念,在那种时代背景下的士大夫情结和忧国忧民的意识,是当代人所不具备的。” 杨廷宝所设计的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老楼。为了设计中央医院,杨廷宝仔细研究了国内外大小医院的设计,他发现医院清洁工在扫地时,墙角处都很不好打扫。就为这个,杨廷宝将医院所有的墙角都设计成圆弧形,并以光滑的水磨石打造,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设计。这种匠心独运,再次体现了杨廷宝对细节和人性化的关注。

这位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设计出了半个南京的民国建筑

1953年主持设计的南京大学东南楼

这位与梁思成齐名的建筑大师,设计出了半个南京的民国建筑

1936年建造的金陵大学图书馆

在他82载的一生中,除了童年和出国的岁月,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南京度过。他完成了100多项各种类型的工程设计,在南京的精品建筑就有五十七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杨廷宝的最后一件作品是雨花台红领巾广场。几十年来,他一直想为孩子们设计点什么,雨花台红领巾广场成为他给孩子们的最后的礼物。

如今杨廷宝先生已经安详地长眠在南京雨花台了,但他给南京留下了很多很多的建筑,给南京增添了中西合璧的诗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