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分析讲座:边缘人格

 怡然工作坊 2017-09-01

边缘人格

客体关系理论研究重点是人格障碍,特别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弗洛伊德那套理论,主要是研究神经症。而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要开拓自己的研究视野,也在寻找自己的市场,扩大其心理治疗范畴,结果那些研究者就把着眼点从经典的精神分析那神经症处转移到人格障碍上来。

客体关系理论跟人格障碍理论紧密相关。按一般的精神病学理论,从精神病到神经症有个中间状态,它比精神病重,比神经症轻。这样的心理状态,被称为边缘状态。这样的边缘状态,即是后来所称的人格障碍。其症状特点是人格特征偏离社会规范,总的行为表现方式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从现象学看,精神病是颠狂,人格障碍是古怪,神经症是折腾。

人格障碍有很多种类,每种还有轻有重。重的人格障碍跟精神病很难分清,主要相关处是幻觉和妄想。轻的人格障碍,跟神经症接近,比如说强迫性人格障碍,其有些症状表现就是强迫性神经症相同。所以,人格障碍的症状是跨界的,既跨精神病,又跨神经症。

其实从精神病到人格障碍再到神经症,是一个连续谱,所以,过去把人格障碍称为边缘状态,边缘就是弄不清算还是不算,就是无法确定其准确身份,因为既跨界精神病又不同于精神病,既跨界神经症又不同于神经症。后来,随着研究深入,找到了那边缘状态的症状规律和症状特性,才逐渐形成人格障碍这一概念。

客体关系理论中,尤其是科恩伯格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用精神病学中的几个水平来把异常心理划分为精神病——人格障碍——神经症,不太好,那是临床病理定性,无法囊括全部异常心理状态。他用了比较通俗的概念,用精神病人格组织代替各种精神病,用边缘人格组织代替过去的边缘状态,用神经症人格组织代替神经症。

边缘人格特征现在比较明确了,就是客体关系发展停留在第二阶段,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界限不清。现实生活中,这种人非常爱憎分明,在亲密人际关系中,会替别人操心,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有些正好相反是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要让别人为他负责。有些事你必须为他做,否则他就不开心,会难受。因为人际边界不清,他会“猜心”,就是不断揣测别人在想什么。比如说,今天是她生日,她在等着丈夫给她买礼物,可是他不会明确告诉对方,因为她觉得丈夫是理所当然知道她的心思的,会读懂她的心。如果有人建议她不去猜测,也不等着对方猜准自己的心思,而是说出来,她会说,说出来就没有味道了。因为猜出来的,才是真心的。自己说出来,再让人做到,不仅不真心,还变味。

一个人总猜心,会猜得很准的。你的行为,做出来跟她想象的一样,她会觉得自己猜得很准。其实这只是投射性认同。她老是猜你如此,你最后就是如此,因为你要是不这样去做,她会不理你了,会让你难受,所以你只能按她所猜的去做。有了一套适应她猜心的行为应对方式。最后,她总会觉得自己猜得很准。下一次猜你,她会更加有信心了,更加坚信自己会猜得很准。

此类猜测——投射性认同,最容易发生在亲密关系中。猜心,人际界限不清,会让人受不了,因为她没有人际界限,你的就是她的,她的就是你是。这样的人,拿你的东西,会不跟你打招呼,借你的钱,可能转头就忘记而不还你,因为你跟他是哥俩,不分彼此。关系这样好,借你的还需要还你?

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中,当事人会有很多的过度暴露。说得好听点,就是比较直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为他把你当成了自己,口无遮拦。有些事你不想知道,或者知道了对你没有好处,可是他就是想跟你说。相对地,因为他喜欢自己把什么都告诉你,他对你也是这样要求的,就是他很喜欢打探你的隐私。

一个人心理能否顺利发展,会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其决定因素就是母亲。如果有个好母亲,他的心理就会顺利发展,如果有个坏母亲,他的心理发展就会停留在某个阶段。

客体关系缺陷跟母亲好坏有关。我们按好坏程度给母亲打分,列成一个序列表。

1.十分好的母亲

最好的母亲,是十分好的母亲。因为有这样的母亲,婴儿会形成一个好的客体关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非常自恋。当然,这样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唯一的例外,是释迦牟尼。他本是个王子,从生下来后,父母对他照顾得十分周全,保护得很好。任何不好的事物都不让他接触。他觉得很受压抑,在宫时待不下,出去修行了。因为在客体关系发展过程中,有个十分好的母亲,分不清自体与客体,就是分裂而未分化,结果他修炼成佛后非常自恋。唯我独尊——这是他的原话。

如果一个人真的在太好的母亲养护下成长,就不会有坏自体。这样的人,一进社会,就会受到伤害,甚至受到伤害也不知道,因为他对外界不良的人与事无力防御,甚至很难以社会上生存。这样的人,心中没有敌人概念,没有敌意这样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人,跟母亲之间是敌对共生,病态依恋。

2.七分好的母亲

七分好的母亲有三分的坏,这才是足够好的好。这样足够好的母亲,刚好能形成分裂,会有一个好客体与一个坏客体。客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能

七分好的母亲会压住三分坏的母亲,个体有这样的心理状态,在社会人际关系中,会趋利避害,会喜欢别人的赞扬——好母亲客体,也会回避,甚至会反击危险——坏母亲客体。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心理状态。

3.五分好的母亲

五分好的母亲,会有五分坏的母亲。个体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会是内心冲突不断。对事物发展有不确定感,很难有个准确的预期,因为他觉得任何事情发展结果都是一半对一半。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因有高焦虑,最消耗,最没有安全感。又因为高焦虑,发展确定性又总是好坏对半,行为很难取舍,意志上趋避冲突不断,会表现出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遇事会这样不行,那样不是,这个提不起,那个放不下,心总是悬在那里,很累很痛苦。

像边缘性人格障碍者,就是自我冲突好坏对抗,反反复复,半真半假,虚虚实实,总是不确定。

4.三分好的母亲

三分好母亲,七分坏母亲。这样的状况,好母亲压不住坏母亲,问题十分严重。在婴儿阶段,自体会觉得客体是坏的,受不了,心理上会刻意加以回避,结果会是自我封闭,觉得外边的世界很无奈很可怕。长大成人后,这样心理状态的个体,在人际关系中会偏执,会以急躁的心态去应对外界压力,甚至会出现反社会性行为表现。由于这一阶段,自体与客体未分化,客体坏意味着自体坏,“你不好”就是“我不好”,所以个体会内疚、抑郁。由于坏客体,自体会出现攻击,比如说施虐。像虐待狂,就是由坏母亲造成的。坏自体,则会带来自我攻击,抑郁、内疚、自责、自罪,都是自我攻击的心理表现。像抑郁症病人的自杀行为,就是自我攻击的极致,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就是因为母亲太坏造成自己太坏,不如自我了断。

随着自体发展,人的内心会不断内化着人际关系经验。好经验,促进人格整合,坏经验导致人格分裂。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受会促进整合,恨则导致分裂。好母亲会造就充满爱心的孩子,坏母亲则会养出一个充满仇恨的孩子。心理咨询中,如果遇到一个人格分裂、支离破碎、充满仇恨的人,很难办。这样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十分挑刺、喜欢批评,对人对事喜欢消极关注,他不太相信外界美好的一面,却善于发现一些阴暗的地方。他觉得坏是理所当然的,而好却不太可信,甚至会害怕好事光临。这样的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极会出现负性治疗反应。在咨询关系中,你把他的心理问题解决了,可是一回家中,他的问题却会加重。那是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十分阴暗,无法接受阳光,所以他心里不希望自己好起来,无法忍受美好的心态出现。

一个心态正常的人,你说他好,他开心,你说他不好,他难过。这说明他有一个好母亲。如果有一个坏母亲,则是相反,他的心态会不正常,你说他好,她反而害羞,难为情。他会认为你在说假话,甚至认为你利用他,是有不良动机。你说他不好,他反而开心,他认为你说得好,说得准,是在关心他的表现,是对他好。所以,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有些求助者,你跟他共情,他反而不高兴,甚至会攻击咨询师,因为他不习惯别人跟他共情,你理会他、支持他,他不会接受。你骂他了,他反而舒服。他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坏母亲,这个坏母亲关上了他的心门,拒绝好好母亲进去。

5.○分好的母亲

如果母亲○分好,这婴儿基本上活不下去。

客体关系理论比较庸俗,可以说它是把弗洛伊德理论庸俗化的结果。弗洛伊德理论注重俄狄浦斯情结。在这个情结里,主要讲母亲好,父亲坏,所以不光在俄狄浦斯期,即使孩子长大了,还会弑父娶母。父子间的冲突,源于儿子要跟父亲争夺母亲,这样的冲突无法调和,要以杀死父亲的方式才可解决。俄狄浦斯情结,开始时就是这样理解的。不过,后来,慢慢地出现了新的说法,有人说起先这样理解俄狄浦斯情结是不对的。他们认为,弗洛伊德所说的这个“结”,只有在俄狄浦斯存在,孩子长大后,即会消失。因为孩子成长独立,不再依恋母亲,把成人后男孩子对母亲的移情叫做恋母,是错误的。这样的情感关系模式,不是恋母情结,而是母子关系出现问题后的关系模式。

由于前期很多人认同了恋母情结,并且弄错了概念,后来还套用于夫妻关系模式,把成年男子跟妻子之间关系问题追溯到三到六岁俄狄浦斯期时的母子关系上。

不光是夫妻间的成人关系问题,不见得跟俄狄浦斯期的母子关系关联,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也不跟○到三岁时的母子关系问题关联。明确地说,成长后的人际关系问题,不是○到三岁时的母亲不够好导致的,却是后来的整个家庭系统出了问题。理论是这样解释的:婴幼儿心理顺利发展需要有个她母亲的抱持,背后却还是需要有个好父亲对母子的抱持。母亲抱持不足,是由于父亲抱持不足。不管哪个换持不足,都会造成孩子心理问题,所以说,一个不够好的母亲,背后会有一个不够好的父亲。

上面这样论述的理论含义是:俄狄浦斯情结是个体长大成人后人际边界不清的成长史背景,问题更主要的根源,却是人格形成、发展和定型过程中,家庭系统中的现实关系出了问题。比如说,边缘性人格障碍者,做精神分析治疗,需要回溯到俄狄浦斯期,病人会因此有所领悟。但领悟之后,并不意味着问题真正解决,还得梳理家庭关系中的根源性问题。可是,这问题精神分析处理不了,精神分析只处理俄狄浦斯期问题。那怎么办?就是通过家庭治疗技术,追溯到成长过程原生家庭中的家庭人际关系。并且,这样的治疗思路,也只是追溯,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还是当下,就是从眼下的核心家庭关系冲突本身切入。

再来看看坏母亲。坏母亲有什么表现呢?

1.行为粗暴

弗洛伊德时代所关注的是婴幼儿孩子的心理创伤,其实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带给孩子的心理创伤,主要是打骂。可是,现代社会,父母打骂孩子很是平常,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就要打骂,不打不成器。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就是主张打骂教育的,棍棒之下出孝子,即是证明。按客体关系理论说法,这却是坏母亲。当然,现实社会中,更多的坏母亲却不是自己去打的,而是唆使父亲去打。孩子不听话,母亲会说“你爸回来后,告诉他”。特别是孩子较大后,母亲更是不会去打,会让父亲去打。不管是这样的母亲还是这样的父亲,其实都要是坏母亲客体。○到三岁的婴儿,即使是被父亲打,其实也是母亲打。除了打骂,对孩子的凶狠、贬低、否定、逗乐,都是坏母亲客体所为。许多人喜欢逗孩子,就是说句什么话,做个什么动作,刺激一下孩子,孩子很是生气,这母亲就开心。看到别人生气,自己却是开心,这是隐藏的虐待。这样的虐待,对孩子很有伤害。还有,孩子受逗哭起来了,他来告诉自己的母亲。可是这个母亲会跟劝孩子,说这个阿姨是跟你开万笑的,你用不着发这么大的脾气。这个时候孩子会是很委屈,不被母亲抱持,却是相反,被否定。遇到了坏母亲。

2.态度冷淡

冷漠、忽视、遗弃,这些对孩子的伤害都是很大的。人跟动物不同,有些动物,一出生,就会自动行走,主动觅食,靠自己生存。而人呢,人类有个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时期,这个依赖期大致持续十三年到二十五年。特别是一出生后的婴幼儿期,没有自我生存能力,靠母亲全力照顾。如果被遗弃,无法生存;冷漠、忽视,也有可能意味着生存成问题。

从发展心理学看,出生即是心理创伤,因为被强制跟母亲分离,从母亲子宫里出来,即是被抛弃。过去是在家里生孩子,一出生,即被妈抱在怀里喂奶,被抛弃的时间还算很短,伤害不是很大。后来随着医疗条件变好,分娩过程在医院产房里完成。孩子生出后,集体放在婴儿床上,然后一个一个地抱起来送到母亲那里喂奶,这样子,孩子跟母亲的分离时间比较长,然后,还得在医院待上三天,期间婴儿不能紧贴母亲怀里,整个过程中,婴儿被抛弃的时间长,伤害比较大。不过,如今护理方式变得更加人性化了,孩子一生下来就送到母亲身旁。

如果婴儿生出来后,有生理缺陷,还得放在暖房里观察养护,心理创伤更大。

还有些母亲,没有爱的能力,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养育婴儿,婴儿感受到自己发出的需要信号,母亲没有回应,这也是坏母亲客体。

还有,有些母亲在婴儿出生后,没有时间去照顾,交给了孩子的祖父母或保姆、奶妈养育,这也是会带给婴儿创伤。

3.关系控制

这是第三种坏母亲,就是控制。母亲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意识不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控制孩子,要孩子服从于家长的意志。

还有,对孩子生活的过度干涉,管得太多,以及机构化养殖,都是坏母亲客体表现。以前养孩子比较人性化,在家抱在怀里,外出背在背上,孩子会是整天贴着母亲。后来,行为主义出来了,要求孩子养育过程中,有个比较精准的程序设定,几点喂奶、几点尿尿、几点睡觉,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比如喂奶,时间一到,孩子不想吃,也去喂。这就是机械化养殖,它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是很大的。还有,像有些年轻母亲,学了点心理学,就按书上所说去做养孩子,这样做其实是会带给孩子创伤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都是个体,而书上给出的养育标准,无法照顾到不同的个性。按上面的套路来,自然会伤害孩子。

边缘人格组织的人思维比较极端,看问题非黑即白,这其实就分裂,把事物分成好与坏。边缘人格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会把人分成好与坏,并且他认为好的非常好,坏的非常坏。如果对人好,他会掏心掏肺,如果对人不好,他会想方设法打压。

还有交替,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反复无常,好起来时对人很好,坏起来时对人很坏。对人的评判,也是两个极端,并且他没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现实的标准,而是根据自身好恶随意取舍。心情好时,一切都好,心情不好,一切不好。他刚开始认识你时,认为你身上有什么优点,觉得你真好,你全什么都好。后来,他发现你做了某件事,让他不满意,他一下子觉得你什么都不好了,坏透了。他还认为你从前的好,都是装的,是骗他的。对此,他会很是生气。可是过几天他气过了,又来找你,你还在那里一头雾水,不知问题出在哪个地方让他生了这么大的气,可他这个时候却像是昨天的事没有发生一样。

有些暴力不断的婚姻关系,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夫妻好起来时,看上去会是非常恩爱,可是为一点小事情,一转眼即会进入边缘状态,大吵大闹。老婆气得回了娘家,他却急于提及东西去求饶,态度非常真诚。心中懊悔,甚至会剁掉自己的手指头。非常真诚,会痛改前非。可是很快却会进入另一种状态,毛病再犯。这样的人格分裂,会在关系冲突中反反复复。

还有一个是人内心冲突,因为内心一直存在着好与坏,爱与恨,经常处于对抗状态,很痛苦,像是强迫症病人的强迫与反强迫。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根源在于分裂,就是内心有好客体与坏客体,好自体与坏自体。一个好自体,即是好孩子,他会顺从、讨好、依赖别人,对自己即是自律,就是对自己要求高,要做得好。这样的好孩子经常是快乐、幸福的。一个好客体即是好父母,他会照顾别人、保护别人、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坏自体即是坏孩子,他会逃避责任,会很黏人,对自己没有自律,人际关系中会挑衅、会反抗、会破坏,甚至会被动攻击,做事拖延、怠慢。坏客体即是坏父母,他对孩子冷漠、忽视、控制、过度干涉,因为“用爱控制人”,他还会让孩子感到内疚。

坏孩子还会性诱惑,就像是上面提到的情欲性移情。性诱惑信号发出后,会引发坏父母的性侵犯。

边缘性人格障碍就是好客体、坏客体、好自体、坏自体轮番上场。有时表现是好孩子,做事很认真,做得很好,非常听话,你说什么他都听。什么时候他不高兴了,坏孩子表现出来。当自体是好孩子状态时,他会把好父母投射给客体,此时对方就是好父母。这里他会觉得你就是他的好父母。他会过来黏着你,非常乖巧,非常顺从,让人觉得他是个好孩子,你会很喜欢他。当自体成了坏孩子状态时,他就会把坏父母投射给客体,让对方成了坏父母。他会认为对方不好,要跟他闹别扭,弄得大家不愉快。有时反过来,自体会变成好父母,会去关心别人,去照顾别人,做得很好。如果你不遂他的意,他就有可能一下子变成了坏父母,会批评你、指责你。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际关系冲突矛头指向,不是随机作用于某个客体,自体与客体互动关系的确立,不是随机产生,自体是在互动中有选择地寻找研究关系的。比如说一个受虐者,会在人群中寻找放虐者。如果你没有施虐特质,他不会找上你。找到施虐对象后,自体的受虐心理即会出现。

自体与客体相互转换。边缘性人格者,其自体与客体会不断地相互转换,转换的原因是其内心存在着一个情感按钮。也就是说,坏父母、坏孩子的出现的原因,通常是被别人的某种行为、语言、态度或情境所激发。比如说一个人内心有个坏父母按钮,你触动了这个按钮,他的坏父母就出来了。没有触到不会出来。比如说,他要求你做什么事,你顺从着去做了,就没事。如果你跟他顶嘴,就等于触动了那个按钮,坏父母就出来了,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暴君。坏孩子也是这样,需要触动那个按钮,他才会出来。比如说,有些人,在许多情况下表现都不错,可是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中,你说了某句话后,触动了那个按钮,坏孩子就出来了。有个女病人,夫妻关系不错,不过有时两人会吵架。有一次,两人吵架,丈夫生气,独自进房间,关起门来。这行为引发她极端恐慌,整个人疯了一样,狠敲房门。这丈夫的态度与行为,也是触动了她的那个情感按钮,引得坏孩子出来。每个人都有其情感按钮,两人关系比较好,心理明白,相互间刻意避免触及这个情感按钮,相安无事,坏父母坏孩子不会出来,这是人际关系相处之道。

可是,有些人格有问题的人,就喜欢触动别人的这个情感按钮,弄一下别人,他才觉得舒服。边缘性人格者又非常擅长发现别人的那个情感按钮。这样的人到一个新的环境中,会很快明白某个人这按钮在何处,因为他是边界不清的人,一到某地就会先多方打听某个人性格如何、那个人待人怎样、什么人家里情况又如何等等,他会很快摸透了对方的底细,然后他就知道什么人他的情感按钮在什么地方。接下来,他看到你不舒服,就触动一下你这情感按钮,让你不爽。人际边界清晰的人,不会这样去做的。有些夫妻会相互触动对方的情感按钮,当然,这些行为表现的性质其实已是超出了人格障碍范围。

精神分析有个特点,就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往人身上套。弗洛伊德研究神经症,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正常人身上,客体关系理论也把自己的研究人格障碍的成果推广到正常人身上,这样的结果就是正常人与心理病人的界限不清了。

按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能达到神经症水平已是不错。很多人,就是没有达到这样的健康水平,是处于边缘状态。既然,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心理健康水平不是有病就是处于边缘状态,那么客体关系理论用来指导心理咨询,不管求助者是否算作人格障碍。再说,尽管我们进化成了现代人,但原始的心理沉淀,还在我们心灵深处堆积。这些堆积的原始心理,会在一定情景中得以激发,而表现出某些症状来。

客体关系理论,这一精神分析分支,用于心理治疗,不只是局限于人格矫正,神经症也可用,甚至也能推广到正常人的心理咨询中。但其治疗过程,不像是弗洛伊德理论要去分析恋母情结,而是直接进入现实的人际关系之中,寻找自体与客体的人际边界,然后分析投射性认同、相互投射性认同等。因为它更关注人际关系,更强调咨询关系中的移情处理。处理咨询中的人际关系,即咨询师跟求助者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把这样的关系模式比照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把咨询关系中习得的行为模式迁移到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中去。进一步而言,咨询过程中,空谈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还不如激发当下的咨询关系,激发出来后,现场演练,当场处置,当场分析,当场纠正,问题得到处理,效果会很好。这样一来,咨询中习得的行为技巧与新的行为方式迁移到社会生活中,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就得到调整。

也是基于以上原因,客体关系理论,在治疗中更强调移情处理,也就是说,不只是咨询师处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而是咨询双方演一场戏或谈一场恋爱,这过程完成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就解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