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憾的是抑郁症无法被完全治愈,但可以减轻

 天选小丑 2017-09-01

包爱民专访视频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

摘要:

目前全球约有3.4亿人正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和困扰,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全球第二大疾病。抑郁症的发病过程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包爱民教授开拓抑郁症的认知疆界,带领我们通向大脑的神秘迷宫。

嘉宾介绍:

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中国人脑库副主任 包爱民

1.您主要研究哪个领域?与普通人生活有什么关系?

我主要研究神经精神疾病的脑类发病机制,关注情绪性疾病,例如抑郁症,还有像是神经退化疾病,例如阿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等。

有时候也会研究到像帕金森病,组内最大特征则是我们以人脑样本进行研究,一般在人脑样本上发现证据之后,会继续到动物模型上或是一些细胞系上发现到底是怎么样的作用机理。

这个研究对老百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研究的疾病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也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要想征服它就是先找到他的发病机制,和其他科学家合作找到治病的方法。

2.大众了解人脑研究,对于科普及科研的意义?

科学家不是孤军奋战,如果受到民众的支持,就是一种助力。例如说在经费方面,每一位纳税的老百姓,都用自己的钱支持了科研。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大家理解我们的研究。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经费,一方面是我们建造的人脑样本。民众若是能够理解,在未来有可能成为捐献者。

3.怎么判断自己得了抑郁症(@李渣渣玲@空剩当时月1956)

一个抑郁症的诊断,就目前来讲,其实是一个症状组合的诊断。比如说在一个国际诊断里的重抑郁型障碍,必须在九大典型症状里符合五条以上,并且持续两周。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症状,但不会达到抑郁症标淮。但实际上不会有这么截然的分界,这样的病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所以引起我们关注。

如果症状符合,要注意是否超过两周,如果有就需要去看医生。

4.心理咨询治疗抑郁的机制和您的研究矛盾吗?(@漫游的对鱼)

和我的研究不是矛盾的。现在有很多的治疗方法透过抗抑郁药物、心理咨询,也叫做“认知治疗”。透过改变你的观点(所有的观点都是产制于你的大脑),纠正你的观点就是影响你大脑环路的变化,理论上就是让你朝好的、和谐的方向发展,所以心理治疗也是透过大脑的活动改变来实践。

5.抑郁症是不是精神问题最终导致脑袋里面的组织发生物质性的变化,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念力?(@楚门一笑)

这是我们大脑的活动,是与其他脑区以及外界的关联互动的结果。所以应该是大脑做出了这样的输出,决定你是怎么样的人?所谓精神问题就是大脑问题,所谓大脑问题就是大脑工作环路的状态。

6.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容易得抑郁症吗?(@醉忆明月)

应该不是的。比如说遗传背景,他有一定的遗传性,那如果他刚好从事体力劳动工作,这样的理论就不合理。事实上,在农村,从事体力劳动的家庭也有这样的病患。可能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加上老百姓之间对于脑部疾病以及精神疾病有着一定的禁忌,以及污名化。但实际上大脑只是我们的一个器官,发生紊乱。或许是体力劳动者就医少,所以看起来比例较少。又或许适当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也是可以减轻抑郁症的。

7.普通人怎样防止自己得抑郁症?(@跳舞不如学习orz)

其实非常难。有一些人一直是易感,像是遗传背景或是早期幼年的经历,有没有受过创伤、虐待甚至是严重的忽视等等。像这样背景的人就对于压力非常易感,不一定发病,但发病风险较高。所以说预防的话,其实是对于这群人,更多的关爱与支持,尽量减少生命中的负性事件。

8.抑郁症能完全治愈吗?(@听啥收音机)

应该是不可以。就是由于早期、幼年的因素,他已经把一个人的大脑长成是对于抑郁症非常易感。换句话说就是,对于生活上的压力、应急事件很易感,即便用药物、心理治疗缓解了他的症状,但是再次复发的机率也是高于常人。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抑郁症的风险已经是被确定的了。

9.什么叫人脑库,大脑捐献与器官捐献的差异?

人脑库也叫做“人脑组织库”,英文叫做brain bank。是一个收集个体捐献,是一个人去世后愿意把自己的大脑捐给人脑组织库。然后由人脑组织做好淮备,发送给脑科学家、神经科学家去研究,作为研究样本收集及储存然后发送。

人脑与动物脑有著显著的差异,仅仅用动物的模型来模拟人脑的疾病症状有时还是会遇到很大的瓶颈,所以我们非常希望直接针对患有脑部疾病的人脑去做研究,如果这样的研究标本送给了科学家去研究,对于将来征服这个疾病很有贡献。

器官捐献就是将自己还功能健全的器官捐献给他人救命,但是大脑捐献的目的并不是直接去救命。因为大脑不能移植,每个大脑都只属于自己。大脑捐献是给科学家做研究,我们找出研究方法,让我们将来可以征服这种疾病,造福人类。

10.有意愿捐献大脑,要如何进行联系登记?

可以从浙江大学网站上联系到我们,甚至能直接做在线申请,就算以后反悔了,也不用告诉我们原因,可以随时做撤销,非常自由的登录系统,能让我们与您做联系。

11.对SELF讲坛以及观众的寄语

这样的活动特别好,我在西方国家也看过这样,由科学家向民众做科普知识的宣传平台。我们中国在过去非常缺乏这样的平台,我觉得让大家直接面对科学家,让老百姓明白科学家在做什么。疾病是大家的敌人,民众了解后,才会支持我们的科研。

我非常佩服且感谢大家的,看到这么多人来参与这样的讲座,对于科学十分感兴趣。让我们燃起了一丝希望,我们做的这些事都有意义了!

整体的科学素养提高,绝对对社会发展、经济是好的。随大家对于科普知识的热情高涨,我也看到民族美好的未来。

“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中国科普博览承办的科学讲坛,致力于精英思想的跨界传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登陆“SELF格致论道”官方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SELF格致论道讲坛”、微博“SELF格致论道”获取更多信息。更多合作与SELF工作组self@cnic.cn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