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式古建筑(5)—收分、侧脚

 秦岭之尖 2017-09-01

明清式古建筑(5)—收分、侧脚

清式古建筑(5)— 收分、侧脚

古建筑 收分、侧脚

中国古建筑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同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相等的圆柱体,而是根部(柱脚、柱根)略粗,顶部(柱头)略细。

明清式古建筑(5)—收分、侧脚

古建筑 这种根部粗、顶部细的做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

明清式古建筑(5)—收分、侧脚

古建筑 的 木柱做出收分,及稳定又轻巧,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古建筑 的 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如柱高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那么,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古建筑 的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营造算例》规定为7/1000。

明清式古建筑(5)—收分、侧脚

古建筑 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尺寸,使外檐柱子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做法称为“侧脚”,工人师傅称为“掰升”。

明清式古建筑(5)—收分、侧脚

清代古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如柱高3米,收分3厘米,侧脚亦为3厘米,及所谓“溜多少,升多少”。

古建筑 由于外檐柱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中轴线,而柱头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在平面上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的情况。

清式古建筑仅仅外圈柱子才有侧脚,里面的金柱、中柱等都没有侧脚。

本文由头条号 竹寺人云发布 2017年9月1日

明清式古建筑(5)—收分、侧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