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迷信“大数据”——《伤寒论》给我的奇葩启示(四)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17-09-01

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结识了一群爱好中医和生命文化的朋友,他们不少是医院的临床中医大夫,还有一些是执业的西医大夫。之所以转向研习《伤寒论》,是因为在自己研究多年的领域遇到了瓶颈,找不到出路,这部古中医经典给他们打开了透视生命、健康的另一扇门,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同时,我圈子里的一些朋友,坚定地认为我学习中医和生命文化是走上了邪路,搞一些与现代科学相悖的封建迷信。许多人在群里把我拉黑,取消关注。耿直一点的,不时善意地敲打我,希望我迷途知返,洗心革面,回归到科学理性的正路上来。每当我提起哪个同学用中医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或癌症患者,病情缓解或康复的事,这些朋友对我的不屑+鄙夷+怜悯指数便会急剧上升。这些朋友许多人是销售、IT、数据分析行业的高手,他们说,“你说的那些中医治疗没有大数据支持,百度不到,不可信!”

不要迷信“大数据”——《伤寒论》给我的奇葩启示(四)

“大数据”是这些年特别流行的一个词,在某些人眼里,“大数据”无疑是现代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证据,有了“大数据”的支持,似乎就是科学和正确的有力背书。

在学习中医,尤其是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我的经历和所见一次次打破了我的原有认知,颠覆了我对“大数据”的信任。之前,我对百度、谷歌是极其依赖的,对于不太确定的问题,常常通过上网搜索来寻找答案,因为那是由“大数据”支持的,对千千万万个同类问题的汇总得出的结果一定更为客观与真实。然而,现实告诉我,那些大数据并不可靠。百度到的,不一定是真相,而且更大的可能是假象。

不要迷信“大数据”——《伤寒论》给我的奇葩启示(四)

在我治疗妻子多年不愈的皮肤病时,我百度过,“大数据”告诉我皮肤病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类,共有一千多种。再看其形形色色的各种治疗手段,我马上彻底晕掉了,太庞杂,太繁琐了,我再活两辈子也搞不清楚其中的门道。我舍繁就简,回到古中医的医疗理路上来,用了大约大半年的时间治好了妻子的病。在后来的学习中,经常见到同学用至简之法治好了家人朋友的各种疑难杂症。而那些疑难杂症,如果看医疗机构的“大数据”报告,许多都是不治之症,很难治愈的。

这事引起了我对于“大数据”更多的思考。用《伤寒论》思路可以轻易治好的许多病症,在现代医疗体系的“大数据”中,几乎找不到印证。也就是说,“大数据”的记录、收集、分析者们已经在设计数据之初就漏掉了自己认知体系以外的一些信息与“数据”,因而大数据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具有参考价值。比如,一个花十几年研究西医药物与手术治疗癌症的医生,所接触的“大数据”对于中医治愈癌症的涵盖可能是零。而事实上,一个参透了中医治疗精髓的医生,对于许多西医束手无策的疾病,往往会有很高的治愈率。中医大家胡希恕先生治愈过的许多疑难病症,之前也几乎没有多少“数据”可参考,也曾不断被当代医家所质疑。前几天,和一个在某医院呼吸科工作的同学聊起他经历的一个案例:他们医院一位高烧不退的病人在用尽西医方法后依然无效,甚至给病人发出了病危通知,同学按照自己学习到的《伤寒论》经方一剂药退烧,使病人不久痊愈出院。此事让同事极其费解,为何现代医疗手段毫无办法的疾病,古中医居然能以几味草药就轻松搞定呢?这没有“大数据”支持,不科学啊!

不要迷信“大数据”——《伤寒论》给我的奇葩启示(四)

在我看来,“大数据”这个东西看到的多是些有限制的、未必本质的东西,而本质的东西,往往不是“数据”所能反应出来的。比如身体检查的“大数据”能反应人身体机能和生理指标,医生还会根据“大数据”告诉你这个指标高了那个指标低了等等,但并不能真正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许多时候,一个抑郁症病人会得到一份“身体无异常”或“正常”的体检报告,但病人每日痛不欲生,这样的例子很多。

另外,在收集“数据”时,很多重要的参数会被漏掉,或者根本无法统计。比如,想了解古人的平均寿命是否大大低于现代人,“大数据”就很不可靠。因为古人没有官方系统的人口数据记录,即便是许多历史名人,生卒年月也颇多问号,更不要说普通百姓。相比参考“大数据”,我倒更愿意相信《黄帝内经》上讲的“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是真的。绕过人所共知的“大数据”,自己学习、推理、求证到的东西或许更接近生命的真相。

“大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往往是针对绝大多数人的“合理”数据,带有收集者主观的因素,而对于那些另类或许多“不合理”数据往往会忽略,而这些被忽略的数据往往更为关键。在设计数据收集标准之初,便有了先天不足。比如在用数据研究“放化疗对于癌症治疗的有效率”问题时,研究者往往很难站在患者的立场,公正地对待放化疗导致病情恶化的数据。当我们面多网络上浩如烟海的“大数据”时,我们很难搞清楚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全面性、公正性是否可靠。

不要迷信“大数据”——《伤寒论》给我的奇葩启示(四)

“大数据”分析广大的消费者和大众行为习惯来用于经营目的、制定营销策略时非常有效,但如果你是个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人,你就不会被大数据摆布和利用。那些研究网络游戏玩家“大数据”的老板们自己不会沉湎于网络游戏,他们是利用“大数据”的人,而不是被“大数据”统计分析的人。所以,让自己脱离“大数据”的统计,才可能成为与众不同、真正自由的人。

不管“大数据”多么发达、完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自己的生活,一切数据都是唯一的,都是“小”数据,但这每一个“小”对于我们自己的生命却又无比重要,是“大”事。比如,我自己生的病是医院认定的不治之症,自己能不能治愈?我的孩子厌学,无法呆在体制内学校里,辍学是不是可以?我的老公对我家暴,要不要离婚?......等等等等,所有的问题,对于我们自己,对于当下,对于未来,都是大事。参照那些与自己无关的“大数据”,必死无疑。如果相信“大数据”,我就治不了妻子的疑难病;如果相信“大数据”,比尔盖茨们就不会中途辍学;如果相信“大数据”,马云也断然不会搞出一个阿里巴巴来。能够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的把握和觉知,每一个选择和决定都与“大数据”无关,都是自己“唯一”的“小数据”。

不要迷信“大数据”——《伤寒论》给我的奇葩启示(四)

学习《伤寒论》,让我意识到,“大数据”或许有其价值,但与我个体的生命没有太多关系,研究那些“大数据”,会发现自己和家人的许多疾病都是无可救药的。而不理会那些“大数据”,真正思考和关注自我,真诚面对,寻找自我生命的真相的努力才是光明大道。

在浩瀚的医学殿堂中,中医是“小数据”;在中医领域,《伤寒论》也是“小数据”;在古往今来研究《伤寒论》的历代医家中,真正见道者更是“小数据”。然而,正是这些非主流的“小数据”们,解救了一个个被“大数据”判了死刑的病患。

《伤寒论》是中国生命文化的一个缩影,真理和根本,常常被淹没在汹涌的“大数据”浪潮中,不为世人所见。

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从外在的“大数据”转向对于自我生命的探求和认知,才是生命真正的开始。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唯一的,此生只有一次,没有“大数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