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进忠:肥胖的治疗

 杉木轩 2017-09-01



肥胖,中医没有与此完全相对应的独立病名。根据临床表现,以腹满为主的,称胀满;浮肿较重的,称浮肿;心烦,胸满为主的,称郁证。


【辨证论治】


(一)痰湿阻滞证

临床表现: 脘腹胀满,午后至前半夜加重,上午减轻,日渐肥胖,全身憋胀,疲乏无力,走路,登高、弯腰时均感气短,下肢轻度浮肿,口干,舌苔白,脉弦滑。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消胀。

方药:木香顺气丸加减。

木香10、香附20、半夏10、

陈皮10、神曲10,砂仁10、

莱菔子10、枳实10、茯苓10、

白术10、桔梗10、甘草6、

槟榔10、大腹皮10

   

(二)气血俱虚、气滞血瘀、痰湿壅滞证

临床表现: 肥胖,腹满腹胀,全身憋胀,下肢浮肿,月经涩少,舌苔白,舌质暗,脉弦滑。

治法:益气养血、理气活血、燥湿化痰。方药:参芪丹鸡黄精汤加减。

黄芪30、丹参30、鸡血藤30、

夜交藤30、党参10、苍术15、

白术10、青皮10、陈皮10、

当归10、生地10,黄精10、

柴胡10、三棱10、莪术10、

薄荷3、莱菔子10、砂仁10


(三)肾气不足,痰湿郁滞证

临床表现:肥胖,腰腿疼痛,下肢浮肿,足冷,舌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温肾利湿。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生地15、苍术10、茯苓10、

肉苁蓉10、泽泻10、丹皮10、

附子10、肉桂10、五味子10、

怀牛膝10、车前子10。


【按】辨证论治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病以气虚痰湿为多见,若病程较久者,往往出现气滞血瘀,因此治疗本病,首先要益气燥湿化痰,及其病久时,必予活血通络。


·

·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