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爱献给母亲们 —我国第一位妇产科女医生 ▲一闻

 一闻347 2017-09-01

把爱献给母亲们

——我国第一位妇产科女医生  ▲一闻

……快……拿产钳来……

这是1982年4月22日中午,我国第一位妇产科女医生临终前在昏迷中给人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她,就是终年82岁的林巧稚。

二十世纪第一春,林巧稚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是新加坡归国华侨,受家庭的影响,她从小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遗憾的是,林巧稚幼年就失去了母亲,性格比较孤僻。由于父亲长期失业,家中生活很困难,上中学时她只得报考师范,成为一名公费生。

有一天上劳作课,老师被正在勾织花边的林巧稚那双娴熟而灵巧的纤手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在她身后脱口称赞道:多么灵巧的手啊!要是当个外科大夫该有多好!

老师,我的这双手真的适合当大夫吗?

林巧稚被老师说得心动了,追问道。

是的,林巧稚。但你学的是师范……

老师不忍心让学生失望,立即鼓励她说:不过,毕业后你还可以报考医科大学么。

其实,林巧稚早有当医生的心愿,因为母亲在她五岁时得了子宫颈癌过早地去世,给幼小的心灵造成的创伤是永久的。如今,老师的话点燃了埋在心底的火,使她决心毕业后再学医。

1921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使林巧稚按奈不住心头的喜悦。原来,美国洛克非勒基金会设在北京的协和医学院将在上海招生。林巧稚终于说服了她父亲,在哥哥的支持下,以优异的成绩和超群的品行考取了协和医学院。从此,离开了父兄只身北上求学。

协和医学院每届招生都不超过30名,学制8年——3年预科,5年本科,必须熟练英语。入学后,每年只要有两门功课不及格就被除名,要求十分严格。林巧稚这一届入学时共25人,预科毕业时已淘汰了6名,到本科毕业,只剩下了7人。

为了实现当医生的愿望,林巧稚日日夜夜发奋读书,刻苦钻研,各科成绩都超过了所有男生,不仅获得了毕业资格,还获得了文海”奖学金。这是最难得的荣誉,每年只有最优秀的第一名毕业生才能获得,而林巧稚是学校有史以来获得这一最高荣誉的第一位女生。

1929年,林巧稚面临着一生中最严峻的挑战。按照学校的规定,每个毕业生都有最充分的权利自由选择志愿,任何人都不得强迫毕业生去干什么。协和医学院妇产科确实看中了这位最优秀的高材生,千方百计想将她留下来,但同样必须征得她本人的同意。当时,最吃香的是内科和外科医生。一位最关心林巧稚,也很受林巧稚喜爱的男生动员她当内科医生,并计划离校后和她一块儿去开诊所干一番事业。

究竟该怎么办,她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这时,院长亲自把林巧稚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妇产科主任要求您到他们科。

院长开门见山地向她提出。当然,别的科也想要您。不过,我认为您应该到妇产科去。您可以考虑两天,如果认为是合适的选择,就请您在聘书上签个字。

这个字是很不好签的。因为签了字,便意味着失去了当内科、外科等最吃香的医生的机会。而且更严峻的是,一旦当了妇产科医生,将不允许结婚,必须放弃自己幸福的小家庭生活。这是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对应聘女医生的明文规定,除非不要接受聘请。

这一夜,林巧稚想了很多很多,但想得最多的是毕业考试前自己在妇产科实习时见到的情景。那里没有女大夫,尤其是没有中国的女大夫,接诊、检查全是外国的男医生。难怪那些专程前来看病的中国妇女,当着这些外国男医生的面,怎么开得出口呢?

更不要说让那些青年妇女脱了衣服去叫他们检查了。每次看到那种尴尬的场面,心里总不是滋味。可自己是实习医生,没有资格接诊,不允许给病人进行检查……想到这些,她再也无法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林巧稚便匆匆忙忙赶到办公室,请秘书小姐给她妇产科聘书。

福开森小姐惊异地望着林巧稚,好半天才缓过神来提醒她说:

小姐,您可要好好地看一下聘书呀!签字后就再也无法反悔了。

是的,我知道。”林巧稚斩钉截铁地对秘书小姐说:“我决不反悔

就这样,林巧稚接受了一生中最严峻的挑战,选定了自己的志愿,谢绝了那位最关心自己的男同学的爱,开始了毕生从事的妇产科事业。

林巧稚第一次上手术台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这天夜里,风雪中送来了一个因子宫破裂而大出血的垂危病人。妇产科主任早已回家睡觉去了。她只得打电话到他家请他来做手术,可得到的回答是:

现在是午夜您不知道吗?明天上班后再说!

……随即挂断了电话。

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啊!怎么能等到明天上班后再说”呢?

眼看着病人快不行了,家属哭着求林巧稚,请她无论如何也要救她一命。

可林巧稚从未独立做过这么大的手术,出了事故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为了救人,她竟敢冒这个风险——居然上了手术台!经过及时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第二天上班后,妇产科主任看了病人和手术记录,倒十分满意,尤其是对她的缝合技术……

原来,林巧稚过去当助手时,不仅在手术台前跟主刀医生学得扎实,还坚持练缝合术的基本功。每天下班后,林巧稚都要在宿舍里凭着自己一双灵巧的手缝荷包。缝了一个又一个,然后再将精心缝制得玲珑剔透的荷包一个个地拆掉——再缝、再拆……一遍又一遍,终于练就了高超的缝合本领。

当妇产科医生,不仅要接好生,还要给人看好病。

有一次,从蒙古草原送来了一个孕妇,哭得很伤心。因为以前怀过四次胎分娩时都夭折而受到婆婆的百般凌辱,她担心这一次如果再夭折,自己就没法活了。

林巧稚十分同情这位孕妇,但病历上已经有好几位著名专家的签名,都诊断为子宫癌,唯一的办法是切除子宫。当林巧稚仔细检查过病人后,发现病人子宫里确有异物,但并非恶性肿瘤,是特殊的妊娠反应,决定为这位孕妇保留子宫和胎儿。但这是要担风险的。

为了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她周密地制订了特殊的治疗方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不久,小生命出世了。她通过给新生儿全身换血,救活了患有溶血症的婴儿,终于使母婴双双保平安。从此,凡患有这种病的新生儿不用发愁了。仅此一项创造,林巧稚就亲自救活了数以百计的小生命,那些母亲无不感激这位生命的使者。

林巧稚另一突出贡献是对子宫癌的研究和治疗。

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是危害妇女最严重的病症之一。她从1948年起,经八年观察研究,发现协和医院妇产科8714例妇女病中,跟这种癌有关的就有85例,占1%。经她治疗的妇女,她都进行跟踪检查,长期观察,一直到有了结果为止,有的竟坚持了二十多年,取得了可喜的疗效。过去以为良性葡萄胎没有什么危险,但经林巧稚跟踪观察后发现,它会发生远处转移。

她的这一重大发现,揭开了有些癌变的秘密,立即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重视……

1929年起,林巧稚为人接生过数万名婴儿,抢救过许许多多妇女和孩子垂危的生命,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母亲们……

可是,她自己却为了神圣的事业,终生没有婚嫁和孩子——这就是我国第一位妇产科女医生林巧稚的伟大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