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总共看上中国两家公司 这是其一

 yh18 2017-09-01

一般人觉得,这是一家品牌附加值不高的公司。而在巴菲特眼中,这是中国最顶尖的企业之一。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在中国总共投资两家公司,一家是中石油,另一家便是王传福当家做主的比亚迪。巴菲特投资王传福的缘由很简单,只因王传福身上有“爱迪生气质”。

因为信任,在比亚迪最困难的时候,巴菲特也从未提出意见、抱怨,包括震惊中国的“526”事件。

2012年5月26日,一辆日产GT-R于滨河大道醉驾狂飙,致使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E6被撞起火造成3人死亡,引发外界对该汽车安全性能的担忧。

这件事情在较长一段时间都影响着外界对比亚迪的信心。而比亚迪则表示:“不影响未来发展”。事实证明,比亚迪对了。如今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独领风骚,也已经成为深圳这座“傲娇”的城市的重要企业名片。

因为,比亚迪跟别人走着不一样的路。

由“点”到“线”再到“面”

比亚迪每一步都在铺路

① 比别人做多两点:产品好、便宜,服务快

产品好、便宜,服务快。这是那个年代中国能够达到的条件,只不过绝大多数只是做到了产品便宜,缺少了产品好与服务快。正因为多了这两项,比亚迪真正开了好头。

1995年,比亚迪由生产研发锂离子电池,逐步到成为NOKIA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成为亚洲以至于全球财经的重要里程碑。

1996年、1997年王传福到欧洲和美国推广比亚迪产品的时候,讲的最多的是我来自中国,产品又好又便宜,服务还快。

2003年,比亚迪开发独特的氧化镉负极化学活化处理工艺,大大提高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和快速充电性能,当年镍镉电池产量达到4亿支,世界第一。

② 巅峰谋变,由点及线

很多企业达到领域顶峰后,往往疲于如何巩固行业领军地位,但比亚迪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同是2003年,王传福顶着投资人强烈反对的压力,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公司,进军汽车行业,致力于研发电动汽车。

2005年4月—2006年2月,比亚迪生产出首款自主品牌汽车——F3,且在短短10个月内就获得“新车大奖”、“最佳人气奖”、“最值得期待车型”等等各类奖项68个……也使比亚迪汽车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其后,F0、F3R、G3、L3、F6、M6相继问世。

③ 既有与后发优势无缝融合

做汽车能赚钱,绝大部分产商都是这么想的。但是放在比亚迪身上,TA只想做的是——属于未来的汽车。

2006年6月,比亚迪纯电动轿车F3e研发成功,成功搭载ET-POWER技术的铁动力电池,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零噪音的三无目标,续航里程达350KM,标志着比亚迪纯电动汽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08年,比亚迪双模电动车F3DM上市(纯油、纯电混合两种模式),开创了不需专业充电站充电的先河。

也正因如此,比亚迪受到了巴菲特的青睐。2008年9月,巴菲特18亿元入股比亚迪,占10%股份。

④ 全电动生态系统

2014年,比亚迪发布“7+4”战略,致力于把中国道路交通领域所有用油的地方全部用电搞定。2013至2016年,相继推出了王朝系列秦、唐、宋、元等车型,创新“542”科技,开启新能源汽车新纪元。

2016年10月13日,比亚迪投资50亿元研发的跨坐式单轨——“云轨”在深圳举行全球首发仪式,正式宣告进军万亿级轨道交通领域。

回首比亚迪这20年的发展历程,从生产手机电池到发展新能源,再到发展轨道交通,从被嘲笑到业界领袖,比亚迪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产品,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其实说白了,比亚迪在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有机结合,化“腐朽”为价值。用电动改善汽车是一块,通过市场挖掘跨座式单轨则是另一块。

洞悉被遗忘百年的市场

比亚迪创新之路从未止步

如今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摘得联合国能源特别奖、扎耶德未来能源奖。自2003年进入汽车领域,比亚迪的技术专利已达12580件,创新能力足以傲视群雄。

不过,创新能力并不是比亚迪的全部,其市场挖掘能力更让竞争对手望其项背。而比亚迪云轨,便是最典型的代表。

比亚迪云轨属于跨座式单轨,这项技术其实在100多年前就有了,但并不像地铁推广那么广泛。所以,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这项技术没有前景。然而,比亚迪却让它新生了。

比亚迪组建1000人的研发团队,投资50亿元,历时5年研发出了跨坐式单轨——云轨,打破日本跨座式单轨在中国的垄断,实现跨座式单轨技术的100%自主产权化。而跟日本不同的是,比亚迪云轨找到了最为精准的市场——一二线城市辅城区、三四线城市主城区及旅游景区。

因为锲而不舍的钻研和探索,比亚迪最终使云轨的造价仅为地铁的1/5,建设周期仅为地铁的1/3,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具有极强的地形适应能力,噪音低,可从城市建筑群中穿过,最高运行速度达到120公里,解决大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也成为了三四线城市拥堵问题的首选解决方案。

据了解,比亚迪云轨单单在四川省就已经拿下了约1600亿的订单及意向订单。

当然,一切的长路,都是点滴创新在铺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创新背后以技术为支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正是由于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厚积薄发,才为比亚迪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样的技术背景,更对于比亚迪建造云轨有着天然优势。比亚迪也借此掌握了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成为国内100%拥有跨座式单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家企业。每年,比亚迪的研发支出都在递增,2016年,比亚迪研发支出45.2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37%,研发人员23814人,占员工总数12.29%。

比亚迪近几年研发投入数据表

正是由于比亚迪自始至终以技术为本,从“点”到“线”再到“面”,创新、自主化从一而终,把别人不敢想的大胆去想,想了不敢做的大胆去做。

正是因为有像比亚迪这样敢于创新、敢于坚持、高瞻远瞩的企业,才让“中国品牌”走出世界、才让“中国制造”响彻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进程中,比亚迪一定会绽放更加夺目的光芒。

为比亚迪点赞,为深圳点赞,为中国制造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