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藏品鉴 | 清秦氏石研斋刻本《列子解》八卷

 风舞三湘 2017-09-02

《列子》成书于战国,相传为列子(列御寇)及其弟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记载哲理、寓言、历史故事等共134则,后被道教奉为经典。汉代刘向整理校订成八篇,流传至今。国家图书馆所藏善本唐卢重元《列子解》八卷,每卷前题有“唐通事舍人卢重元解”。此本为清嘉庆刊书名家江都秦氏石研斋刻本,字体雅劲,印工上乘,附秦氏考证一卷,是历代《列子》的珍贵版本之一。

 

△清秦氏石研斋刻本《列子解》八卷

 

△清秦氏石研斋刻本《列子·汤问》


《列子·汤问》记载了春秋时期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互为知音的故事。伯牙抚琴,子期善听,无论琴声志在高山还是流水,子期都能会意明了,理解伯牙琴音的表达。“高山流水”遂成为知音的代称。这一故事后又被《吕氏春秋·本味》补充为“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在说明知音难觅、痛失知音的情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的高山流水佳话遂广为流传,后世《淮南子》《说苑》《风俗通义》《琴操》等均有所提及。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开篇便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故事虽经千百年流传而愈加丰富,但琴音共鸣、相知相交的核心情感却始终未变:“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记载


《高山流水》古琴曲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本为一曲,在唐代分为《高山》、《流水》二曲。《高山流水》曲谱最早见于明朱权《神奇秘谱》,归入《太古神品》中,书中记载唐谱《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今所见《流水》一曲多为清代四川琴师张孔山所改编的九段曲,其中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以“起、承、转、合”四部分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如今广为流传的《高山流水》一曲,为近代琴家侯作吾根据清人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中的《高山》《流水》二曲谱糅合而成。

 

△侯作吾《高山流水》减字谱(部分)

(杨荫浏 侯作吾整理《古琴曲汇编》,音乐出版社,1956年)


民国以后,古筝艺术家取材伯牙子期的故事创作古筝曲《高山流水》,成为如今古筝的代表曲目之一。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弹奏的《流水》一曲更被作为“地球之音”相继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2号”、“旅行者1号”所载的唱片中,在宇宙空间中寻找“知音”。

  


△管平湖《流水》减字谱(部分)


 △旅行者1号所载的铜质镀金唱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