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航空史上一些失败的方案复原,脑洞大开奈何技术受限(六)

 空明苑 2017-09-02

中国航空史上一些失败的方案复原,脑洞大开奈何技术受限(六)

直-5改换发改进型:直-5改进版,于1975年4月,直-5改全尺寸改装部分样机制造成功,10月19日,直-5改完成了高温(南京)、高原(西宁)适应性试飞后,返回工厂,历时48天,基本达到了设计指标。

中国航空史上一些失败的方案复原,脑洞大开奈何技术受限(六)

直-5改历史照片:直-5改的性能虽然有所提高,但并不能满足未来使用的需求,所以122厂在制造1架样机之后没有继续生产。1983年10月,将这架直-5改样机移至哈尔滨市兆麟公园内,供游客参观照相用,122厂为此成立青年点宇航摄影服务部,安排待业青年10人。

中国航空史上一些失败的方案复原,脑洞大开奈何技术受限(六)

沈航1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制,是中国中等专业学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由于大部分图样是按照实物测绘的,所以公差较大,为组装带来了麻烦。 “沈航”1号采用钢板焊接结构。试制过程中,由于缺乏大型机床,所以相当多的零件都是手工捶打出来的。

中国航空史上一些失败的方案复原,脑洞大开奈何技术受限(六)

沈航1号历史照片“沈航”1号的布局与雅克-12飞机相同,座舱内为飞行员1名,载员3名。该机主要用于播撒农药、救护等,可在200米长的草地上起降。“沈航”1号仅制造1架,由于性能没能超过雅克-12,没有继续研制。

中国航空史上一些失败的方案复原,脑洞大开奈何技术受限(六)

黑龙江1号:“黑龙江”1号是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设计和试制的多用途农用飞机。是中国中等专业学校研制的第二架飞机。多用途农用飞机,可以用来执行常规农业任务;还可担当短途客货运输、通信联络、救护、投掷邮件和森林防护等用途。

中国航空史上一些失败的方案复原,脑洞大开奈何技术受限(六)

黑龙江1号历史照片该机机翼采用撑杆式上单翼,双梁张线式全金属结构。前缘、翼尖、后缘和根部为金属蒙皮,其余部分为布质蒙皮。尾翼为撑杆式构架硬铝铆接结构,水平尾翼呈矩形,垂直安定面为梯形。起落架采用后三点不可收放式。动力装置为1台М-11ФР活塞发动机。1958年12月16日试飞成功。除驾驶员外可载客3人。由于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仅制造1架样机,未投入生产。

中国航空史上一些失败的方案复原,脑洞大开奈何技术受限(六)

红旗1号:“红旗”1号是北京航空工业学校设计和试制的多用途飞机。该校考虑当时主力农用机安-2载重量在1000千克左右,而波-2的载重量在200千克,所以需要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在农村人民公社使用的飞机。

中国航空史上一些失败的方案复原,脑洞大开奈何技术受限(六)

红旗1号历史照片该机机身为矩形,以满足工艺简单且容积大的要求。后机身为结构重量很轻的尾撑式,后机身下部开有后门,以方便装卸药箱,也便于在作救护机时用于担架出入口。机翼采用长方形机翼,工艺简单。起落架采用较高的不可收放式。动力装置为1台苏制АИ-14Р 活塞发动机。1958年12月22日试飞成功。除驾驶员外可载客4人。该机没有投入后续生产。

中国航空史上一些失败的方案复原,脑洞大开奈何技术受限(六)

太谷1号:太谷机械厂设计和试制的农业多用途飞机。1958年8月6日开始草图设计,在54天内完成了除发动机以外的全部设计、制造工作,1958 年 11月15日试制成功。“太谷”1号的布局与雅克-12相同,但性能相差不少,所以在制造1架原型机之后没有继续发展。

中国航空史上一些失败的方案复原,脑洞大开奈何技术受限(六)

勤工号:也叫青年先锋号,1958年辽宁航空技校教工和学生联合研制了“青年先锋”号多用途农用飞机。但这个名称并非正式名称,试飞时该机亦被称为“勤工”号。但由于1960年前后进入经济困难时期,“勤工”号飞机没有继续发展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