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秋高气爽的西安 2017-09-02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承扬州画韵之画家

董怀勇 1968年生,江苏兴化人,师从著名花鸟画家范石甫、李自强、何水法等先生。2013年结业于杭州抱华楼何水法美术馆中国花鸟画写生创作班。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画展,曾策划举办多次全国性名家邀请展等艺术活动。

2005年4月在郑板桥故里创办扬州八怪书画院,当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列入“2005年中国美术大事记”。

现为扬州八怪书画院院长、扬州八怪研究院副院长、泰州市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板桥纪念馆名誉馆长。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作品的两大学术特色

审读一位画家的文化品味,看一位花鸟画家的内涵,主要看他笔下的线的述说,看他的运用线的节律。要说董怀勇是位成功的画家的话,那就成功在画线的功力上。

首先他抓住写意作品要用好线这一关键一环进行着修炼,无论从笔力的轻重缓急还是墨色的浓淡干湿,在他的笔下有着生命的活力。他擅画兰花,简单的几条线,构成的画家一生的丹青框架;寥寥的几笔花,穷尽了求索着岁月的积累;那斑斑的石痕,承载的是生活的积累、艺术的规律;都是画家在笔墨上不倦地探索、积累的凸显。我们在《兰竹同芳》、《梅兰同春》等作品中,都有很充分地解读。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董怀勇的作品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墨韵生动。《窗口雅韵》中,以枯笔焦墨之法画出的窗户与细密的竹簾,使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做为背景,衬托出精致的青花瓶及插瓶的静物,节奏拙朴而明快,营造了一个雅韵天成艺术境地,令人赏心悦目。作品是画家艺术积累厚积薄发使然,也是对一个画家全面素质的验证。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塑造自我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画家,董怀勇的“自家面貌”的最大特点是不趋同前人,画风特立独行,注入的是先师的精神,而不是照搬先师模式。其实人们对板桥的故里画家往往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那就是希望看到一招一式承接师宗,找到板桥笔意的影子。可读董怀勇的作品,却发现一点也没有生硬摹写的痕迹。

浸染其中却能跳出圈外,这使得他坚守画魂的同时,找出适合自己生发的一套实践经验来,这就是遵从艺术规律,形成自己艺术语言。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

用线考究,加之墨韵生动,正是扬州八怪这一艺术群体最为显著的特点,被怀勇继承下来,形成了他作品的学术特质。应该说,董怀勇的艺术成就,具有着标识性意义,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落地生根,也是一个有着文化自信的名人之乡的创新成果。

董怀勇先生是扬州八怪书画院院长,也是郑板桥纪念馆名誉馆长,作为板桥故里人,深得板桥精神之内涵。他组织的许多次活动,大都是为的公益事业,尤其盐城的风灾,那先于全国书画界提出捐画义卖的倡议,感动了着许多画家纷纷参与,和他一起为解除民忧默默作着贡献。董怀勇的一路走来,既担承着社会责任,关注民生,又注重文化的修养和技艺的专研,以自成一格的作品来诠释出生命的意义,不愧为地域文化的弘扬者,板桥精神的坚守者。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板桥精神的坚守者—董怀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