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和楼的前世今生

 河北乡土志 2017-09-02




'阳和楼五条道,道夹着庙,庙夹着道……'这首歌谣曾陪伴着许多老正定人成长,正定人都对阳和楼有一种特殊的乡愁。

2017年9月2日,石家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古城正定隆重开幕,阳和楼这座承载着诸多正定人乡愁的'镇府巨观'、'元曲摇篮'的历史名楼,辉煌归来!正定人民完成了'登得上城楼,看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最后一项工程。

正定,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说,九楼之首当推阳和楼,'九搂匝地拱阳和'。正定县城标志性建筑就是阳和楼,'传此门为子城南门'。






十六国·前燕

元玺元年(352年)4月,前燕大将慕容恪攻冉闵于常山,在滹沱河北岸建了一座军事城堡,起名安乐垒,是为今正定城的前身。

北朝·北魏

始皇三年(398年)正月庚子,魏王珪自中山至真定,登郡城北望安乐垒,'嘉其名拔郡移之',以今正定城为常山郡治。

北朝·北周

宣政元年(578年)正月,在真定(安乐垒)置恒州,将原来的土筑城垣改为周长12华里的石砌城垣, 用民工万人,三年竣工。

大业元年(605年)真定县治所由滹沱河南古城移今址。

宝应二年(763年)滹沱河水灌城,原石城坍塌。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将恒州石城拓建为周长20华里的土城。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早在金兵攻陷汴梁之时,蒙古与南宋'约同灭金',金就把中原人徙居真定。阳和楼一带更与元杂剧的兴盛直接相关。

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2月,早在忽必烈灭亡南宋的53年前,蒙古都元帅史天泽攻克真定,把真定作为进一步征服金和南宋的根据地。1227年12月,史天泽修缮真定城,使真定得到了相对比较长期的稳定和繁荣,特别是阳和楼一带的贸商昌盛。

至元七年(1270年)时据《元史》记载:'真定路的商税额几乎是江南诸路的几倍,甚至十几倍。'阳和楼一带商业繁荣。

至元十三年(1276年)是年季秋,河北容城人、诗名冠元初诗坛的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刘因,离别真定10之后又来真州旧地重游,并写《登镇州阳和门》诗。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监郡普颜修阳和楼,大学士杨俊民撰写《修阳和楼记》。

至正十七年(1357年)监郡普颜建阳和楼前关帝庙,郡人瞻思、海东、冯子翼为记。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葛逻禄乃贤撰写的《河朔访古记》中,记'真定路之南门,曰阳和,其门破顽固,上建楼橹,以为真定弩藏之巨盈库也。' 

洪武年间(1368-1398年)知府郭勉在阳和楼上置更漏。

弘治二年(1489年)滹沱河溢,冲坏城墙,大水从西南角入,从东北角流出。全城居民死亡无数,幸存者仅阳和楼左右数十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知府熊逵重修阳和楼,大学士石珤撰《重修阳和楼记》。

嘉靖四十五年(1522年)重修阳和楼。

万历三年(1575年)正定知县周应中申请府库银6万余两续建正定城墙,至1576年方竣工。今日之城墙即为明代遗存,昨日之阳和楼为元代真定路之南门,时称阳和门,又世传阳和楼为唐代李宝臣所筑城垣的南城门。

万历五年(1577年)江苏武进人顾显仁过真定,题《登阳和楼》诗。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文学流派被誉称'公安派'、'公安三袁'之一的今湖北公安县人袁宏道,是年仲夏赴京,途经真定被郡丞邀饮阳和楼,题《王郡丞邀饮阳和楼》诗两首。

崇祯十年(1637年)'季冬,真定守中州范志完'将府署后'松岭'山之上、'监察御史东鲁张□书'有跋语、'晦菴書容膝'刻石,'摹勒垂立','临置之阳和楼中'。

顺治三年(1646年)顺治年间,重修阳和楼,顺治丙戌进士、吏部左侍郎、邑人梁清宽撰《重修阳和楼记》。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重修阳和楼前关帝庙。

道光十二年(1832年)8月,重修阳和楼,邑人李云章撰《重修阳和楼碑》刻立于阳和楼。

光绪元年(1875年)清光绪元年版《正定县志》记:'宋‘容膝’二字石刻,朱子正书,旁有晦翁二小字,在阳和楼。'该石刻今存隆兴寺内。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5月19日及12月10日,清政府乡试副考官华学澜赴任贵州,去时及返京时均途经并宿住正定。在其撰写的《辛丑日记》中对正定的街道、城门、大佛寺、阳和楼及城外一些所见所闻进行了描述,留下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史料。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一位法国人在正定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其中以澄灵塔为近景,右侧有凌霄塔,左侧有须弥塔、有阳和楼的一楼三塔合影照十分珍贵。

光绪34年(1908年)日本历史学家桑原骘藏考察正定古建筑,留下了阳和楼的照片。《正定风采》阳和楼事记樊志勇




1,修阳和楼记

杨俊民

阳和楼者,镇府巨观也。横跨子午之逵,夐超阛阓之表。每登于斯,南瞰滹水,北瞻恒岳,右挹太行之晴岚,左观沧海之旭日,飘然若出尘世,御天风于九霄之上。

自谯楼废,宵漏移置,夜静闻鼓角之声,全城响应。昔人所谓:听更鼓分明而知尹之贤者在是矣。

至正十七年春,监郡普颜公、大尹赵公,虑其圮敝,将兴是役,而不忍重烦吾民,集大刹僧谕之曰:科征稠叠,杼轴已空,尔等深居无扰,国恩至矣,今公家有必兴役,可无施乎?且慈悯群生,佛氏之教也。众僧忻然,愿献资粮若干。

乃选廉能者董之,厚直以募工,平价以市物。摧压者正之,朽腐者易之,缺坏者补之。耸鸱吻于两端,环粉堞于四门。鞏以瓴甋,表以黝垩,饰以丹碧。物精工善。

肇事于三月,毕工于六月,过者骇心惊目,于戏斯一役也,而有可书五:

世传此门为子城,南门三面无迹,岿然独存,修完古迹,以壮雄郡,一可书也;

震风凌雨,帡幪有庇,俾更卒安居司漏,候天节人,二可书也;

督役则择郡人仕而代闲者,不用公吏,以绝奸弊,三可书也;

费出于诸寺,夫取于门卒,秋毫不犯乎民,四可书也;

一言僧悟,忘贪向义,克济盛美,五可书也。

有五可书而书之,不但记岁月而已。

杨俊民(1531-1599),字伯章,号本菴,故兵部尚书杨博之子。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拜官户部主事,历任礼部郎中。隆庆初年(1567年),升为河南提学副使。万历初年(1573年),曾任太仆少卿。父亲杨博辞官退休,侍奉着回去。后来起用为原来的官,积功升迁为兵部左侍郎署理部里的事务。

2,重修阳和楼记

石珤

真定为京师辅郡,当南北襟喉之冲。诸方文轨,道必由郡而入我国家。重熙累洽,化导百余年。礼乐名物大复先王之旧,非复元季丧乱之日。故虽池台楼榭苟可以为民表者,亦皆巍然焕然,若今阳和楼是也。

阳和旧传为郡子城南门。以今揆之,适当城之中,负坎嚮离,地局平正。市廛井陌,环列四周。上置五更漏,刻有星人司焉,以候晨夜。盖古者登灵台,望云物⒂,占象考瑞,以授人时,其制度之大焉,而不可阙⒄者也。

今太守南昌熊公,既下车之明年,兴滞补敝⒅,百物荐举,乃暇日登斯楼而望之。东瞻青徐,西瞰关塞,而其南则见滹沱迅速增长流,带以清漳,千里达于大河。韩来魏趋,秦驱蜀走,复有重译而至者西南之人⒇。卓乎伟哉!此非一郡之胜图,实四方之奇观也。于是慨然有风雨鸟鼠之忧焉。乃遍召郡民之有秩者,播告于庭,谕以大法,俾葺而新之。令既下,诸执事奉以奔走。赀者赀,粟者粟,舁石于山,升木于渊,群工庶黎,各献其力。盖经始于弘治已未之三月,不十旬而功告成矣。君子曰:何其不烦哉?使之以其道故也。

於乎!天下之事,固莫不有兴有废。然其兴也,亦未始不由廉静之士以道使之。故岳之岳阳,得宗谅而益彰;黄之竹楼,至今诵玄之者未已。苟非其人焉,则功立而讟兴,事成而名隳。虽十倍兹楼,犹将无取也哉!

石珤,出生于河北藁城,父亲石玉,官至山东按察使。石珤少年时,受父亲影响,自幼敬仰历代为民请命的清廉官吏。与胞兄石玠(jiè),在诸生中以文章学识见长知名乡里。公元1486年,兄弟二人一并举进士。石珤改庶吉士,入翰林院。公元1489年,授职检讨官,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公元1492年,因病而居于家中。其间,抱病游历名山,创作了《登封龙山赋》及《熊耳峰》等诗赋。    




1,阳和楼赋

石珤

石子与客登于阳和之楼,天光乍开,微雨呈霁。乃命童子褰苍莨之薄,启玻瓈之扉。感东风之入怀,顾兹楼之得名。于是左挹瀛海,右延太行,坐倚恒岳,前临清漳。览全赵之规模,辨先王之旧疆。睨廉颇之故垒,得平原之广堂。问屈秦之相如,悲易老之冯唐。固皆一世之豪也,而今已矣。乃有拔茅而起,承筐是将,大夫济济,诸侯皇皇,文身魋髻,隼旟鸟章。繇九州之大陆,驾万里之飞航。楛矢贡而至肃慎,白雉献而走越裳。岂非圣人在位,服教化而观重光者也。

予赵士也能为高歌,客秦人也雅善击缶。于是引满浮白,按歌而鼓之,歌曰:'俯危阑兮横素秋,日光华兮海安流,望卿云兮知帝洲,惟弟子兮不可求,吹参差兮麟凤游。'歌竟复酌,天风吹衣。暖响不流,云翔鸟廻。想虞韶之遗音,叫阊阖之重围。山嵚嵚而改色,水潏潏而湍飞。拟苏门之清啸,轰轰乎若溧虎豹而鞭虹霓。盖乐而忘归也。

既乃客谓予曰:'万物之几,有动有息,动静阴阳,互为其极。繄兹楼之肇兴,几英雄之览历。或忧国而屏营,或畏祸而怵惕。固尝揽衣而起,拥槛而立矣。岂意吾二人者之来游,值升平之暇日。念髀肉之易消,惜流光之过隙。恐后人之视吾,犹吾人之视昔也。'  

2,阳和楼赋

梁思成

正定有楼曰阳和,四门拥之,八楼拱之,飞阁高蟠,大麓洞开,赫赫然镇府之巨观。古人有谓,状之者龙之首,藏之者离之象,喻之者和之义。

谓之龙首者,势亢高昂,脉延子午。南当长水,有波兴焉。北应隆冈,有虎踞焉。藏龙卧虎,风云合和之谓,盖由兹出焉。谓之离象者,以阳济阴,征以文采。嘉气盈之,智慧生焉。祥光耀之,文华润焉。钟慧毓华,阴阳合和之谓,盖由兹生焉。风云合和,斯楼以盛。阴阳合和,斯楼以绥。吉瑞以凭之,崇重而由之,久久如也。

古人有此谓,援以实。今人嘤其鸣,同乎情。阳和之楼矗于斯,盖缘地之和。观乎斯土,浩浩然盈之者,和之象。据以东西,恃山原之衡,捭阖之变,挟以南北,行上下之达,吐纳之畅者,方域之。势据冲要,中逵于咽喉,扼控于三关,位当津隘,袂牵于燕赵,襟舒于广原者,枢机之和。经武治政,序秩于一域,宁驻于长时,济世惠民,业乐于百行,居安于万家者,经济之和。土衍壤沃,田秀于嘉禾,谷实于黍稷,雨顺风调,收获于丰稔,年景于馀庆者,品物之和。巍峨之立,名膺国粹,辉煌而于兹,风采之彰,韵扬白雪,高雅而于兹者,文蔚之和。立之于世,为性也坦坦,为气也荡荡,进之于时,为古也醇醇,为今也新新者,庶情之和。六和之象集之,六和之地谓之,蔚然灵之者和之魂。

和之谓,协而一也。和之为魂,斯土以为体,斯楼以为征也。魂之于斯,源流沛沛,历有年矣。悖逆加之,弗有失矣。形之无存,斯魂犹然。和而陟之,陟而复和,时无尽矣,进无已矣。天下万物,维道以和,维和以陟,循之则兴,悖之则殆,莫能相违者,和之道也。大同之行,终在一和。和之为道,信如斯也。




阳和楼的平面极为简单,是七楹长方形。 阳和楼建在高敞的砖台上,南面为正面,正中悬挂写有'阳和楼'的楷书大字牌匾。东侧有阶梯可上下。砖台下穿左右两洞门,行人车马可以通行。两门之间,南有关帝庙,庙前有牌楼、旗杆和狮子,牌楼之内是大门,门内为平面呈丁字形殿宇。

砖台上便是阳和楼,高10米,面阔33米,通进深13.5米,单檐琉璃瓦宫室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共七间,中间五间敞开着,两头各有好似钟鼓楼的单间,楼外东西各有碑亭一间。建筑面积445.5平方米。

阳和楼范围内还有一座关帝庙,在阳和楼的正南,规模不大,设置十分完备,最前面有多层月台,第一层的后半上有一对狮子和一对旗杆,第二层上还有一对石狮,第三层上有牌楼三间,牌楼后面,有两层平台,围着精美的石栏杆。阳和楼的梁架结构最为精巧,襻间替木皆运用自如。当心间及次梢间梁柱间之接合,各个不同;在作风上着眼,值得注意的第一点是四角角柱之生起,非常显著,角柱头比平柱头高出约23厘米。第二点是阑额上之刻作假月梁形;月梁的做法在北方极不多见。屋脊两端微微的翘起也是《营造法式》里的一种做法。

此外最有特征的便是斗拱。阳和楼和斗拱在分部上;本身各件的权衡上;与楼身之比例上;及与梁架之交接上,都有许多罕见的特征。它虽没有宋式的古劲,但比清式斗拱却老成得多多。五铺作,单拱,出双下昂,计心造-单是单拱一项就非明清所有。下层昂实是假昂嘴,但是上层昂及耍头都挑起后尾。宋以前的昂多挑起后尾,明清溜金斗则假昂在下,而将耍头及撑头木加长挑起。此处所见则一昂是假,一昂是真挑起,同时耍头后尾也挑起。这个或许可以说是晚宋初明前后两种过渡的式样。且可作昂的蝉递演变得实在的证例。补间铺作第二昂下用华头子承托,本是宋制,但在柱头铺作,则用平置的假昂,而在昂下刻作假华头子,如北平智化寺斗拱之制。梁思成:《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革命




正定阳和楼在两次革命中被毁

《那些被拆掉的著名建筑|老照片》(2017-07-01 中华书局聚珍文化),第28张照片就是正定的阳和楼。老照片下附文字简介'阳和楼曾是河北古城正定的主要象征,生于金末元初,卒于1960年代。阳和楼横跨正定城南门外观内南大街上,下为重台,砖台下开两券门如城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

'正定城南门外观内南大街',应是'正定城南门内南大街'。

阳和楼'卒于1960年代',这说法不具体。

樊志勇先生《阳和楼》(2016年9月河北出版社出版)一书对阳和楼两次遭毁(1947年9月主楼被毁和1966年城台及关帝庙被毁)进行了具体载述。

1947年9月,正定第二次解放(1947年8月24日)后,为防止石门的国民党军队再次反攻,占据阳和楼,便将正定阳和楼主楼被拆,仅剩城台(青砖大城台)及关帝庙。(《阳和楼》8页、47页、348页)

1950年7月13日新华社北京电: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日前发出指示,各地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之文物建筑,常有弃置、拆毁、破坏情事发生。如河北省正定县……南宋时代建筑的阳和楼已被拆毁。并要求各地保护古文物建筑。(《阳和楼》8页、48页》) 

1954年,正定阳和楼城台、关帝庙被修整。

1956年9月,正定阳和楼城台、关帝庙由河北省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破四旧'运动中,正定阳和楼城台(青砖大城台)、关帝庙被毁坏,夷为平地,门前那两对石狮子被拉去修南关桥(《阳和楼》49页、348页)


旧貌





复兴




1997年

7月6日,正定县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正定县文物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抓好文物的重点修复:阳和楼和关帝庙、梁梦龙府、城隍庙等。' 

2006年

7月21日,正定文化促进会会长宋全贵,正定古文化研究会会长许维明,正定文促会、正定古研会两会副会长王志敏、樊志勇,县文旅局局长李印贵、副局长张国清,摄影家武威振及文保所古建技术人员杨双秋一行8人,受县委、县政府领导委托,为修复阳和楼事专程赶赴北京拜会郑孝燮、罗哲文、鲍世行先生。

2007年

1月30日,正定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恢复工作。会议议定要科学制定古城风貌恢复规划,近期规划要以阳和楼修缮、南城门等为重点。  

2012年

6月29日,正定聘请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美国派奥公司四家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对古城8.9平方公里历史格局和风貌进行概念性规划设计,其中包含阳和楼复建。

11月16日,正定县委、县政府对清华规划院制作的正定古城整体格局与风貌规划汇报稿进行审查,其中包含阳和楼复建效果图。

2013年

2月1日,河北正洋化学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武林先生,为拍摄电视剧《阳和楼前》,在正定铁西区公司院内搭建模型阳和楼。

2014年

8月7日,正定府'镇府之巨观'———阳和楼之修复工程其地基勘探发掘工作拉开序幕。阳和楼旧址东北角地基基石被发掘挖出;郭黛姮一行来到阳和楼遗址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参加正定县委、县政府组织的阳和楼施工图设计座谈会。

11月19日,副市长、县委书记、正定新区党工委书记王韶华主持召开开元寺、阳和楼片区调度会议,对开元寺、阳和楼片区拆迁安置工作进行了研究安排。会议原则通过开元寺片区和阳和楼片区拆迁安置方案,正式开始阳和楼片区拆迁安置工作。

2015年

1月29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阳和楼片区古城保护项目征收范围的公告》。

3月20日,为复修阳和楼,拆除了位于阳和楼遗址之上的阳和戏楼。

10月初至2016年6月底,正定邀河北省文研所对阳和楼遗址进行考古勘察。。

2017年8月25日,阳和楼复建工程基本完工。

2017年9月2日,石家庄旅游发展大会既阳和楼复建工程竣工仪式揭幕,新阳和楼正式开放。《正定风采》樊志勇


新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