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gudian386 2017-09-02

本书作者认为,“看到”了不等于“看见”,“看见”是一种发现;美术史家所要做的就是“看见”——用何种方式、何种方法看见“美好”;所谓“美好”,不仅仅是艺术之美,而是器物、人物、事物背后的东西,是人类对美好的向往。

本书不论是谈物、论人,还是对创作手法的解析,都是对美的追寻——艺术之美及其背后的人性之美。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大都是考古发掘所得。

作者试图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再次发掘,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他们的美好,不经过再发掘,即使看了,也未必看见。

作者所写的这些文字多多少少与他的学习、工作经历以及兴趣有些关系。有些零星的想法,开始以札记形式写出,后来则发展为较正式的论文。

这20篇短文彼此没有什么联系,有的是兴之所至,随手写成,有的是朋友约稿,不得不写。较多的是关于中国考古学和早期艺术的札记,也有的写年画、照片,另外又从2004 年出版的通俗读物《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中抽了两节,少数文字略加调整,但总体上保留了原来的面貌。

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大都是考古发掘所得。作者试图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再次发掘,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它们的美好,不经过再发掘,即使看了,也未必看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