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绸之路与中原之宋元明清瓷器

 RK588 2017-09-03

       唐代之后,西北地区地方割据严重,陆上丝绸之路渐衰,但仍作为中原和西域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的通道,维系着各民族关系。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盛,位于大运河边的宋朝都城开封代替洛阳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目的地和出发地,中原地区的丝绸和瓷器通过水路运销世界各地,遂开丝路在商业、艺术和知识上沟通东西方的新纪元。

       明清时期,中原的对外贸易更加繁荣,''万里茶道''纵贯南北,是中俄间一条重要的商道。河南境内保存的众多会馆商号,见证了明清时期南北商道的昌盛与繁荣。洛阳作为贯穿东西南北两条商业大通道的轴心城市,便利的水陆交通,成就了洛阳四方通衢,汇聚天下的都市地位。


       图版:宋陵石刻客使像

       河南巩县宋陵石刻中设置''客使'',亦曰选宝官、使臣、大使、使节、蕃吏、外国人等。这些客使大部分是外国的使臣,也有少部分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代表。他们设置在宋陵的神道两侧,位居宋朝文臣和武臣后的第三位。

【宋陵石刻客使头像 】

宋代(公元960-1127年)

原存巩义宋陵  

现存河南博物院


       这是宋哲宗(宋朝第七位皇帝)永泰陵(巩义市北)前神道西侧一尊石雕外国客使造像。1996年11月26日被不法分子将头像盗走。几个月后,出现在美国旧金山伯恩斯坦拍卖行的待拍品中。恰巧被我国一名石刻艺术专家在台湾讲学时偶然获悉并花重金购得资料和石刻照片。1997年7月21日,巩义市文管会对资料、照片进行辨认、核对后,确认该头像为宋陵被盗的客使头像。我国公安部门立刻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中国中心局,向国际刑警组织美国中心局通报了这一情况,并请求他们协助核查。不久,美国警方回话,经核实,拍卖的文物确实为中国丢失的文物,将尽快通过法律程序采取行动将其扣押,初战告捷。但旧金山拍卖行不同意警方扣押,他们说没有证据证明是中国丢失的文物,他们起诉到法院,要求警方赔偿损失。中国向美国警方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证据,拍卖行撤了诉。1998年3月,美国警方扣押了这件石像头。这是自1984年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以来,美国警方和中国警方就追索中国被盗文物所进行的成功合作之一。

    1998年6月,美国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在克林顿总统访华期间,将这件文物送还给中国。

  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一个民族进程的化石,是沧桑岁月遗赠给后人的文明精粹。而文物的偷盗和转卖不仅使我国文物资源遭到严重的毁坏,也是我国文物大量流失的一个主要渠道。华夏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举足轻重,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保护优良的民族文化遗产对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来说都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


      瓷器贸易

       宋代向海外输出的商品,除传统的丝织品外,主要是瓷器。北宋的制瓷业,在生产技术、花色品种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五大名窑的产品,由于做工精细、式样典雅,是海外诸国争相购买的商品。由于瓷器是易碎之物,用陆路运输远不及水运安全便利,因此,大运河为中原瓷器由产地直接装船运往日本、高丽、南亚、波斯及非洲、欧洲提供了最为便捷可靠的条件。



耀州窑瓷碗

宋代(公元960-1127年)

洛阳市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青釉刻花莲瓣纹瓷碗 】  

宋代   (公元960-1127年)

洛阳市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高6.8厘米

圆形,斜弧腹,圈足。外壁刻饰凸起的三层连花纹。釉色青中泛黄。



【龙泉窑贴花龙凤纹瓶 】  

宋代    (公元960-1127年)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青釉印花四鱼纹瓷碗 】

宋代   (公元960-1127年)

1978年洛阳钢厂出土

洛阳博物馆

高3.5厘米

圆形,侈口,小底。施青釉,内饰水波纹及四鱼纹。属汝窑系瓷器。



【耀州窑瓷尊 】      

宋代      (公元960-1127年)

洛阳市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钧窑盖缸 】

宋代    (公元960-1127年)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钧窑玫瑰紫斑碗 】  

宋代    (公元960-1127年)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耀州窑瓷枕 】 

宋代     (公元960-1127年) 

洛阳市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临汝窑碗 】  

宋代    (公元960-1127年)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白釉黑花瓷枕 】 

金代    (公元1127年-1279年)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说明:大航海开辟了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双方及其商贸方式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瓷器贸易在这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瓷器、丝绸、茶叶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常见的中国外销商品。与宋元时代中国瓷器主要销往东南亚、西亚北非不同,明清时代海上丝路,远销欧洲的中国瓷器,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说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肇始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期,兴起于西汉武帝时期,发展于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鼎盛于唐宋时期,退变于大明时期,逆转于晚清时期。

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中原的对外交往除利用汴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沟通沿海港口与日本、高丽交往,继续开通南下广州与南海诸国及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外,还有走广济河入济水东去登州与高丽交往的''京东路''和由汴水进入黄河,转行渭水登岸后,由陆路转走通往西方的陆上''丝绸之路''。中原地区成为连接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草原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

  2009年,印尼爪哇海域附近的渔民发现了沉船。经过当地考古人员的侦查确定是迄今发现有关挖掘沉船物品中,最大宗的明代瓷器。这艘中国明朝巨大沉船,内藏约70万件瓷器,价值7000万美元。据称,万历皇帝时期,有1580艘中国商船曾沉没在距离印尼海岸大约150公里处的50米深水中。

  

青花梵文莲瓣洗,

明代(公元1573-1619年)

高5.5厘米,口径19厘米, 足径11.8厘米,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该洗洗身由双层莲瓣塑成,每层十六瓣,内瓣下凹,外瓣凸起。圈足底,上饰弦纹,底足上双圈弦纹内有''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莲瓣洗通体描绘青花,洗内底心绘有圆形开光,开光内外分饰两层相向的如意头花纹,内置梵文,上层十六瓣莲瓣开光内壁绘有螺旋纹,外壁饰梵文及折枝花纹,下层十六瓣莲瓣开光内壁绘有海石榴及花筋纹。瓷洗以立体的莲瓣为形,饰以清丽隽逸的青花,雅致多姿。青花发色浓艳,重绘轻抹,釉光肥润,画工精细。整体以4层共64瓣莲瓣组成一朵怒放的青莲造型,手塑与彩绘并施,器型优美,技艺精湛,是一件明代景德镇窑的上乘佳作。

        青花梵文莲瓣洗内置梵文,梵文字是明清瓷器上的一种常见''文字纹饰''。大致来说,瓷器纹饰上的梵文都与''藏传密教''有关。明清两代的许多皇帝因统治藏、蒙地区的需要,给予藏传密教很高的地位;而藏传密教的一些教理和修法也对明清两代的帝王、贵族、文人乃至平民百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文化上的交流导致''明清官窑瓷器''上首先出现较多的与''藏传密教''有关的纹饰,然后民窑瓷器也跟着大量模仿,从而在明清瓷器中形成一个体现密教文化的纹饰大类。问题是明清瓷器上的梵文字并非都是规范书写的。当它们最初''在官窑瓷器上出现时,应该说大都还写得有根有据,可以识读。后来民窑瓷器也跟着大量模仿,就越来越不好认了。因为民间瓷匠对密教的种子字、咒轮等往往''并不理解'',只是觉得它们有着某种神秘的形式美感,又适合装饰圆形瓷器,于是照样画葫芦地生产了许多以''梵文''为纹饰的盘、碗、罐等圆形器物。这些''种子字''、''咒轮纹''不但错误百出,甚至是''随便乱写''的,所以今天我们已经无法,也没有必要去认真辨认了。该洗上的梵文字,应该是梵文中''种子字''的''阿弥陀佛''。



青花八骏碗

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八骏碗

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梵文碗

明万历(公元1573-1619年)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梵文碗

明万历(公元1573-1619年)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狮穿花纹碗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万历号沉船出水,在嘉德竞拍所得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狮穿花纹碗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万历号沉船出水,在嘉德竞拍所得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狮穿花纹碗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万历号沉船出水,在嘉德竞拍所得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狮穿花纹碗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万历号沉船出水,在嘉德竞拍所得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人物高足碗】

明嘉靖(1522-1566)

高10.7、口径16.50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人物高足碗】  

明嘉靖(1522-1566)    

高10.7、口径16.50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人物梅瓶 】

明代   

高30.3、 底径10.2、口径5.4   

征集




青花花鸟纹盘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花鸟纹瓷盘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万历号沉船出水,在嘉德竞拍所得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花鸟纹瓷盘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万历号沉船出水,在嘉德竞拍所得

河南博物院藏



青花花鸟纹瓷盘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万历号沉船出水,在嘉德竞拍所得

河南博物院藏



【雕版印刷经卷 】     

五代      

洛阳史家湾砖厂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