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州欠税“老赖”坐不住了

 songsgt 2017-09-03

0评论 2017-08-22 16:30:07 来源:中国税务报 继续撸次新!(附股)

  近期,江苏省常州市企业界弥漫着一种别样气息,很多老板见面都会说到欠税清理的新闻。常州地税局打出了一系列清理欠税重拳,当地身背欠税的“老赖”感到了疼痛,一些人开始寻求解困。

  拖欠税款,是违反税法规定的失信行为,依法应受到打击。面对屡禁不止的欠税行为,常州地税局决定根据企业的欠税成因、欠税性质等情况,依法打出组合重拳,打掉欠税“老赖”认为拖欠税款没什么大不了的幻想,整肃市场秩序,维护税法权威。

  1 阻止出境,让欠税人感受束缚之困

  按照有关规定,存在欠税情况的企业,其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出境应受到限制。常州地税局决定加大应用这一规定的力度。

  2016年12月,该局向江苏省地税局提出申请,由省地税局向公安边防部门发出需求,对常州市58名欠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采取阻止出境措施。这是常州市、也是江苏省最大规模的一次通过采取阻止出境措施来追缴欠税的行动。

  有关消息很快出现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中,在常州市引起巨大反响。

  “近年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常州也不例外,到境外开拓市场的企业,其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无疑需要经常出入境,如果企业存在欠税问题,显然会受到直接影响。”常州地税局第五税务分局业务科科长吴小静说。

  “对不起,先生,您不能出境。”2016年底,在常州奔牛国际机场边防检查站,常州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然(化名)被武警战士拦截。陈然一脸懵圈,惊问理由。武警战士解释:“因为您的公司欠缴了国家税款,根据江苏省地税局《关于申请对欠税人实施边控的函》(苏地税函〔2016〕275号)的要求,我边防部门依法对您采取阻止出境措施。”

  这下陈然如梦方醒。他懊恼不已地给公司其他负责人打电话说:“因为公司欠税,我出国都出不去了,与境外合作方签约的事看来要泡汤了,赶紧筹集资金将欠税缴清吧,我们原先总觉得拖欠税款没什么大不了,看来现在后果很严重。”

  接下来,福建省百利亨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法定代表人陈辉(化名)也被边防检查站阻拦。他准备春节前赶到国外与家人团聚,没想到因为公司存在欠税问题而无法成行。为了尽快见到家人,他赶在小年夜结清了公司欠缴的税款共计27.99万元,被解除了阻止出境限制。他发誓,再不能让这种情况在自己身上发生。

  常州地税局第五税务分局分管强制执行工作的吴小静说,截至今年8月中旬,被采取阻止出境措施的58户欠税企业中,有4户企业到税务机关结清了全部拖欠税款,共计218万元;有1户企业缴纳了税款50万元,提供了纳税担保34万元;另有4户企业缴纳了税款77万元,并针对剩余的627万元欠税款与税务机关签订了还款协议。

  为持续产生震慑力,2017年7月,常州地税局再度行动,按照程序依法集中对全市86户欠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采取边控措施,涉及欠税金额1.96亿元。

  2 携手国税,合力找欠税人的“痛点”

  “以票控税”可以有效地治理欠税,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地税机关不再拥有“以票控税”的管理手段,于是有的欠税企业在收到地税局下达的《责令缴纳税款通知书》后置之不理,认为地税局对其无可奈何。为改变这种局面,常州地税局积极联系市国税局清理欠税。

  经过研讨,双方决定在欠税信息共享、欠税公告发布、欠税情况分析和纳税信用评定上进行联合,共同治理欠税问题。双方统一了信息交互格式,定期在常州市国税数据交换平台交换欠税信息。2017年4月和7月,双方联合在当地报纸上刊发欠税公告,涉及200万元以上欠税企业271户次,单户最大欠税金额超过1亿元。欠税公告发布后,涉及企业马上行动。截至6月底,有10户被公告企业缴纳欠税(含滞纳金)3300余万元,另有10余户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联系主管税务机关签订了还款协议。

  为保证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的准确性,常州国税和地税机关采用合并扣分制,将两家的评分汇总后,按积分高低确定纳税人的信用等级。企业只要在一方有未清缴欠税的,其当年度的信用等级起评级就在B级以下。此举可避免在国税无欠税而在地税有欠税的企业被国税评为A级信用的情况。

  “吴科长,你们这招真厉害,让我直冒冷汗呀,不过我也通过这件事认识到,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遵循‘诚信是基石’的规律,谢谢你们以这样的方式让我悬崖勒马!”常州某机械制造公司的李老板日前不好意思地对清欠人员吴小静说。他刚缴清了公司的6万多元欠税,感觉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舒畅了。

  原来,公司发生欠税后,李老板没太当回事,心想等有钱补上就行了。没想到,地税局催缴无果后,以公告形式将其公司欠税的事登到了《常州日报》上。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多年的生意伙伴改了惯例,说啥也不再给他赊欠货款了。公司急需流转资金,但跑了好几家银行都没有办下来贷款。更让他感到无地自容的是,上初中的儿子在浏览“化龙巷”网站时,从上面公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常州市欠税公告”里看到了他的名字。这让他觉得羞愧万分,决定马上改正错误,缴清欠税。

  “下一步,我们将尝试与国税机关探索发票停(限)供协同管理,进一步强化欠税治理。”常州地税局第五分局副局长黄建忠说。

  3 借力司法,大幅提升强制执行效果

  为更有效地追缴欠税,常州地税局决定向司法部门借力,对欠税企业“批量”地强制执行。

  目前,税务机关依托法院实施强制执行的欠税清缴案例,多数是在企业破产环节才介入,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常州地税局一方面制定《税务行政强制暂行办法》《税务行政强制业务操作规程(试行)》,对冻结存款、查封、扣押、扣缴存款、拍卖和变卖法律具体如何适用、程序上如何执行、文书上如何使用以及如何与第三方部门衔接作具体规定,使税务人员能对照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与房管、金融、公安、法院和检察院等部门沟通,建立协作机制,设专人专岗负责不动产司法拍卖事项的协调处理,保证强制执行清缴欠税的效果。

  “曹局长,这是江苏爱科西德传动机械有限公司税费征收案的《结案通知书》,经本院强制执行,被执行款项70余万元税款已全部入库。”“感谢你们!”话音落地,常州地税局第五分局局长与常州市新北区法院执行局局长的手握在一起。

  “截至今年6月底,常州地税局已移送法院强制执行税案41起,涉及欠税额1.5亿元,占常州地税历年欠税总额的3成左右。按20%的执行率测算,在办案件执行终结就可入库税款3000万元。”常州地税局第五税务分局业务科强制执行组组长周铭激动地说。他表示,实践中,欠税执行案件流转时间长是个大问题,如上面的机械公司欠税案,从去年11月启动移送流程到今年6月结案,超过了半年。为提高执行效率,常州地税局梳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各时间节点,总结“19步”工作法,指定专人对移送案件登记、全程跟踪,推动强制执行案件的质效大幅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