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县境内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的总称。其中宝顶、北山两处摩岩造像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雕刻最精细。我们因为时间有限,那天只去了宝顶山一处。
大足县离重庆市区120公里,县名寓意大丰大足。从县城到宝顶山又是20多公里。
来到了宝顶山摩岩造像的入口处。






一路前行,一路瞻仰,那石刻造像之多、之精美,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大足石刻始凿于初唐,历经五代,到两宋时,造像达到鼎盛时期,一直沿绵至明清。
不但内容丰富,所谓“横融儒、释、道、纵贯千余载”,故而一向被誉为石刻经典,
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齐名敦煌。



宝顶山石刻,气势十分磅礴,雕刻技艺精湛,手法娴熟。又结合山形地貌,巧妙安排,在500多米长的崖壁上,近千尊大小造像犹如一幅前后内容连接的连环图画,人物造型无一雷同,面面表情丰富,个个栩栩如生。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造像和所含故事,经过历代佚名雕塑巨匠之手,在诠释佛教经典时明显地进行了世俗化、民族化、生活化的艺术处理。这一点和云冈、龙门截然不同,特别突出,尤为稀珍。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实名不虚传。





据说北山石刻中有一“转轮藏经窟”为宋代作品,被许多当代艺术家誉为石刻之精华和代表,可惜这次我们无缘瞻仰了。不过又听说佛家有所谓“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谓,每年的“宝顶香会节”更是人山人海,游人车辆连绵达数公里云云。以此而论,这次我们和北山擦肩而过,虽不无遗憾,但领略了宝顶的神妙,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石刻艺术,必须亲眼目睹,细细观赏品味,靠文字是写不出它的神韵来的。尤其是我这支秃笔,不善描绘;即使描绘得来,也不如眼见为实。所以这一节就写这些,不再赘述,还是恭请大家看看我用傻瓜相机拍摄的傻瓜照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