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州旧事——“飞檐走壁”的翻瓦匠.....

 王林正6iz7n7qb 2017-09-03


砖和瓦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沿用至今,被称为“秦砖汉瓦”。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当中,无论是土木结构还是砖木结构的建筑物体,都离不开选用黄土烧制的一片片青瓦铺顶,遮蔽风雨。一排排铺设的青瓦如同鱼鳞,一片盖着一片,一楞连着一楞, 瓦楞之间相互都留一条排水沟渠,一旦下雨,哗啦啦的雨水便顺着瓦沟往屋檐流下。

因此,在徽州,除了茅草屋,青砖瓦屋伴随古人和祖辈带带风雨兼程,起居安身,多少往事,多少酸甜苦辣,都写在青砖瓦屋记忆中。


可是那一楞楞瓦片饱经长久风吹日晒雨淋,难免滑动错位,或因尘土、枯枝、树叶掉落堵塞瓦沟,或因调皮的小孩嬉戏不小心将石头扔到屋顶上,导致瓦片碎裂。致使下雨天雨水倒灌瓦缝,造成家里满地都是水。彼时乡村,若遇大雨,只见大人们常常端着脸盆、提着水桶、脚盆去接水,有时候,睡到半夜还得起床倒一次,既麻烦又辛苦。有时候,为了临时抱拂脚,干脆就找了根长竹棍,见什么地方的瓦缝有亮光,就将下面的瓦往上移一下,上面的瓦向下戳一点,算是临时救急。然而这样戳的多了,反而让屋瓦搭不上,或将沟瓦从中间破开,雨水倒挂得更加厉害。于是,不得不请砖瓦匠上屋顶检瓦查漏。因此,农村里翻瓦匠这个行业应运而生。  

在徽州农村,翻瓦匠基本是砖匠组成。翻瓦这行当,从技术层面而言,没有什么复杂的技术含量,根据当地砖瓦匠老师傅们讲,只需胆大心细就行。每当上房之前,首先得在屋子里头观察好房子内部的情况,哪里的垣木或桁条断了,朽了,哪里有漏眼,自个儿心里得要有数。上房后要避免踩到坏的垣木桁条,先修钉好,再干其它活。然后根据房东的指点,找出漏雨的瓦片。在屋上猫着腰,踮着脚寻漏,一干至少是半天,可不是轻松活。脚步重了,会踩破瓦。漏子没捉住,下雨照样漏,有人就笑话:“天晴包不漏,下雨漏不包”。

如果房屋漏点太多,屋顶瓦片已凌乱不堪,那就得把整个屋顶的瓦全揭了,将残破的瓦片换下,按序重新铺排一遍。那么除了请一名内行的砖瓦匠外,房东家还得请三五个劳力做帮手,给他们一一分工,有的站在房顶上,那是负责掀瓦的,有的站在梯子上,那是负责接瓦的,有的站在地下,那是负责堆瓦的,他们之间互相传递,形成你追我赶的场面。待一座房顶瓦梁全部露出来,用扫帚清除掉杂物,再开始重新翻盖屋瓦。同时主人家还得根据砖匠的要求,及时去窑场买瓦。 

砖瓦匠苦干一整天,房东当然要免费供应茶水、香烟,中午晚上的两顿饭还得体面些,然后再结算费用。工价一般是约定俗成的,按一天多少工钱来计算。一户人家一年四季可能要多次请砖瓦匠来家里干活,或是砌个猪圈,或是搭个小屋,所以工钱也可以拖欠,年底一次性付清就是了。若是砖瓦匠也请主人去帮工,那么那工钱就可以相应抵销了。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乡村,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洋房逐渐取代了瓦房,传统村落快速度消失,砖匠翻瓦,作为一项延续了数千年民间工艺,被誉为“瓦房的理发师”,也将随着瓦房的消失而渐行渐远。

他们是否换起你某段记忆?

来源:行走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