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的铁规19

 老阿更 2017-09-03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中伏灸

今年中伏的第一日恰逢大暑节气,自7月22日开始,8月10日结束。今年中伏为“加长版”,共有20天,常年中伏为10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而中伏又是热中之热,人体内阳气相对充沛。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理,三伏天艾灸,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中伏因为气温高,而且降雨多,空气湿度大,这样的环境会让身体内积聚湿气,湿邪会严重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所以这一时期除湿健脾非常重要。中医表示,艾灸关元、隐白、三阴交、承山、丰隆、阴陵泉可健脾益气,加速身体湿气的运化排出。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中伏灸

长期艾灸关元有助于调理气血、化解下注的湿气,减轻湿气对妇科的危害。每次可艾灸30分钟。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中伏灸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中伏灸

隐白是脾经的重要穴位,也是祛湿的重要穴位。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这三条阴经的交集穴,故而得名。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艾灸15-20分钟。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中伏灸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中伏灸

承山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肌肉分成“人”字形的中间。虽然承山穴不是脾经上的穴位,但它却是去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穴位之一,可振奋膀胱经的阳气,加速湿气的运化排出。丰隆穴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中伏灸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它能够健脾益气,促进脾之运化,水谷功能得以恢复,使气机顺达,腑气通畅。刺激阴陵泉亦可通过健脾益气,促进脾之运化水湿的功能。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中伏灸

中伏除病根

中伏和初伏、末伏不一样,40天三伏养生期到了中间的部分,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就是在这种转折的时候,如果不通过良好的生活作息进行调整,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比如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觉得天气热,爱吃冷饮,又不加节制,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胃寒,生出了胃病。所以,这些人夏天一过,总是胃痛、消化不好,还找不到原因,其实这就是三伏天落下的病根儿。

三伏养生的重点各不相同,而中伏恰是一年中人最易生病,但也最易除病的20天。在末伏到来前,抓紧时间调理病根吧!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中伏灸

头疼是十分常见的疾病,人的一生多多少少都有头疼的经历,头疼让身体变得很不舒服,该怎么办呢?大家都知道艾灸的作用很多,调理头疼也是很有效的哦,今天小艾就给艾人们来介绍如何用艾灸调理头疼。

艾灸这里竟可以轻松调理头疼?

  • 前额疼痛

前额头疼,中医上叫阳明头疼,指邪气侵犯阳明经而引起的头痛。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上行于头面,由于受邪的脏腑经络不同,头痛的部位也不相同,一般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

艾灸取穴:合谷+阴陵泉

艾灸这里竟可以轻松调理头疼?

艾灸这里竟可以轻松调理头疼?

合谷穴是专门调理面口疾病的穴位,所有的头痛都可用此穴调理。它位于手阳明大肠经,调理阳明头痛效果最好。阴陵泉虽然不属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但脾胃相表里,它和阳明经关系密切。从临床的经验来讲,它对调理头疼的效果比较好。

  • 偏头痛

两侧头痛中医上叫少阳头痛,临床上以肝胆火热上攻或风热证者多见,主要表现为头两侧连耳根、发际作痛,或偏头痛,伴有忽冷忽热,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目眩;脉弦细,舌质偏红,苔薄黄。

艾灸取穴:外关+足临泣

艾灸这里竟可以轻松调理头疼?

艾灸这里竟可以轻松调理头疼?

外关和足临泣是对穴,有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专门调理偏头疼的。如左边头疼,就灸左手外关加右脚足临泣。如是右边头疼,就灸右手外关和左脚足临泣。

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主调理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足临泣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调理胆经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中风、神经官能症等。

  • 后脑头痛

后脑勺属太阳经管辖,后脑勺痛中医称太阳头痛。多在后头部疼痛,连及颈项背部,发热恶风寒,脉浮,多见于风寒、风热等外感症。

艾灸取穴:后溪+束骨

艾灸这里竟可以轻松调理头疼?

艾灸这里竟可以轻松调理头疼?

先把两个后溪穴都按一下,选较痛的一边。如果选左手后溪,脚上则选右束骨;同理,如果是选右后溪,脚上则选左束骨。

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主调理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症;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束骨隶属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的作用,主调理头痛、目眩、目赤痛、耳聋、项强、癫狂、痈疽、腰背痛、下肢后侧痛。

  • 头顶头痛

头顶头痛中医上叫厥阴头痛,痛在头顶部,牵及头角,自我感觉有一股气向上冲腾,或欲吐而不得吐,或吐涎沫。

艾灸取穴:内关+太冲

艾灸这里竟可以轻松调理头疼?

艾灸这里竟可以轻松调理头疼?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具有宽胸理气的作用。中医认为厥阴头痛由肝经引起的,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太冲是调理肝脏疾病的重要穴位。

小妙招:对于一些慢性的顽固性的头疼,除了艾灸相应穴位,还可以自己做一个药枕,里面放一些天麻、川芎、菊花之类的中药,这个方法对于缓解头疼有不错的效果。

以上就是小艾给大家介绍的关于艾灸调理头疼的相关知识,艾灸调理头疼有很好的的效果,而且没有副作用哦,大家头疼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

艾灸这里竟可以轻松调理头疼?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邪气犯肺,肺失宣降,痰阻气道,久则伤正气以致肺虚。肺虚日久伤及脾、肾,脾虚则水湿,停聚而生痰,肾虚则纳气无力而虚喘。气阴两虚,痰湿、痰热壅滞于肺。

因此,要调理呼吸系统问题,不仅要针对患者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调理,而且要选择恰当的调理时机。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调理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效果最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以及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需要提醒的是,严重的支气管扩张、哮喘患者急性发病期要慎灸,应在缓解期行灸调理哦。

  • 小儿哮喘

艾灸取穴:膻中、天突、肺俞

取穴原理:➀ 膻中穴:舒缓胸闷 ,补益肺气,缓解呼吸困难 ;➁ 天突穴: 清咽利噪,润肺化痰;➂ 肺俞:清热解毒,散热冷降。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小儿哮喘主要是因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黏膜水肿,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大多病例有感染和过敏。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多发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小儿哮喘在寒冷季节或变天气时易发,如天冷、潮湿、淋雨受凉时。艾灸对抑制哮喘发作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 支气管哮喘

艾灸取穴:肺俞、中府、膻中

取穴原理:中府穴:止咳平喘,清泄肺热,健脾补气。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艾灸温和施灸调理缓解。

  • 慢性支气管炎

艾灸取穴:中府、膻中、肺俞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吐痰为主要症状,每年持续发作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喘证”的范畴。喘证的发病机制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喘证有虚实之分。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壅塞肺气,宣降不利所致。虚喘在于肺、肾,因阳气不足,阴津亏虚,而致肺肾摄纳失常,且尤以气虚为主。

  • 过敏性鼻炎

艾灸取穴:

面部:迎香、鼻梁、印堂、阳白、太阳;

身体:肺俞、关元、神阙

取穴原理:➀ 迎香穴: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➁ 印堂穴:淸头明目,开通鼻窍,缓解精神乏力;➂阳白穴:息风止痉、清热镇惊之功;➃ 太阳穴:通络止痛,通气活络; ➄ 关元穴:祛除风寒,活络经脉; ➅神阙穴:真气充盈,增加气血。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主要症状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本病的发病呈季节性变化,在春秋季节较为常见。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与机体免疫力有关,另外肾虚、风寒都会引发过敏性鼻炎。在相关穴位施灸能够祛除风寒、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症状。

  • 反复感冒

艾灸取穴:关元、中脘、足三里、神阙

取穴原理:➀ 中脘穴:降逆利水,祛寒益气 ; ➁ 足三里: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血气。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容易反复感冒,精神状态差,生病后康复时间长,同时浑身乏力,头晕,没有精神,出虚汗,说明身体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艾灸这四个穴位可强身健体,固本扶阳,提高免疫力,驱除亚健康的状态。中医极为注重整体观念,从肺、脾、肾三脏着手调理全身状态,增强脾胃消化功能,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能力,增强体质,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作。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哮喘病人,尤其是患有此病的老年患者及正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患者,更要把握“冬病夏治”良机,选择正确的调理方式。采用不含激素、绿色的艾灸疗法,能有效控制哮喘的发作。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的三伏灸知识。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呼吸系统问题

消化系统疾病是三伏灸调理的六大类疾病之一,主要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以及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在酷暑难耐的夏日,脾胃虚寒性胃痛、腹痛、腹泻、便秘等患者会感觉较舒适,而这一时期也是艾人们防治“冬病”发作的黄金时机。

我们选盛夏伏天之时,取“春夏养阳”之意,健脾温肾,和胃止痛,增强体质,而使来年胃肠病少发、轻发作乃至不发,即借助自然之元阳补体内之虚阳。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消化系统问题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反复难愈。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夏日炎炎,正是冬病夏治时,冬病夏治调理消化系统疾病,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艾人们要抓紧此次机会。

健脾和胃

艾灸取穴:中脘、三阴交、承山、足三里

取穴原理:➀中脘穴:调胃中和、补虚益气、健脾化湿;➁三阴交:健脾益血;➂承山:运化水湿,固化脾土;➃足三里: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使气血源源不断生长。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消化系统问题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消化系统问题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消化系统问题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消化系统问题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需要经过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之后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然后输送到全身各处,起到滋养全身的作用。而脾胃虚弱、气血不和,则容易导致胃脘痛、嗳气、恶心、呃逆、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

胃炎

艾灸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

取穴原理:天枢穴: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动力,生津通便。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消化系统问题

胃炎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根据临床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一般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上常急性发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泛酸等症状。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亦可见上述症状,但病程较长。

胃炎属于中医学中“胃痛”、”胃脘痛“的范畴。本病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症。该病病位在胃,与脾、肝的关系密切。

消化性溃疡

艾灸取穴:中脘、上巨虚、公孙

取穴原理:➀上巨虚:调和肠胃、通经活络;➁公孙:健脾益胃,通调经脉。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消化系统问题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消化系统问题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本病临床表现不一,少数可无症状,或以血、穿孔等迸发症为本病的首发症状。但绝大多数患者以规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典型性症状。

慢性腹泻

艾灸取穴:神阙、中脘、合谷

取穴原理: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消化系统问题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消化系统问题

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夹带没有完全消化的食物,严重的大便泄下如水。腹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的功能失调。艾灸调理慢性腹泻应以健脾和胃,温肾壮阳,疏肝理气为主。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的三伏灸知识哦。

三伏灸|冬病夏治之消化系统问题

在之前的文章里小艾为大家整理了九种体质的辨别方法,艾人们最关心的当然是九种体质应该怎么艾灸啦~~下面就跟着小艾一起来学习吧~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一、平和体质

完美体质,阴阳调和,气血通畅,拥有这种体质令人羡慕。当工作繁重,连日加班熬夜,超出你的身体承受范围时,不妨来一次艾灸,可以大大缓解疲劳,给大脑补充血氧含量。

穴位:百会、大椎、关元、气海。

时间:每穴15分钟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二、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换句话说就是气不够用,易疲劳,总觉得睡不够,易累。脾阳虚眼袋大,肾虚眼袋黑,话多,易感疲劳。

穴位:百会、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肾俞;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时间:每穴20分钟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三、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遇到艾灸,就好比如鱼得水、妙不可言。艾灸是扶阳第一大法,想要改善体质的偏差,想要身体像晒太阳一样温暖,那艾灸就是不苦口的良药。

穴位:大椎、肾俞、至阳、百会、中脘、足三里、关元,还可配合艾草茶饮。

时间:每穴30分钟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四、阴虚体质

阴虚的人易口干舌燥、上火,所以艾灸取穴要注意,做到滋阴降火、引火下行、暖下焦。

穴位:涌泉、神阙、关元、气海、中脘、肾俞、太溪。

时间:每穴10分钟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五、血瘀体质

血靠气行,瘀血不去,新血不行。面部长斑需要活血化瘀,需要有气的推动,血才能运行起来。补气——补充阳气,艾灸补阳气的效果是无可厚非的。

穴位:血海、三阴交、膈俞、肝俞、大椎、关元。

时间:每穴20分钟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六、痰湿体质

古人云:痰湿非温不化,若想化痰祛湿,身轻如燕,要用艾灸灸之。(饮食要清淡,忌高蛋白)

穴位:中脘、神阙、脾俞、阴陵泉、丰隆、大椎、足三里、关元、气海。

时间:每穴30分钟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七、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做艾灸时,选穴尤其重要,要有清热利湿之功、防止助火化热之过。

穴位:涌泉、阴陵泉、丰隆、肾俞、脾俞。

时间:每穴15~20分钟

八、气郁体质

易郁闷、两肋胀痛、打嗝、不排气、腹胀、易怒、经量少、子宫肌瘤。需要疏肝理气,不然艾灸易上火。

穴位:带脉、内关、太冲、中脘、关元、神阙、气海、足三里。

时间:每穴20~30分钟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九、特禀体质

易过敏、感冒、免疫力底下、皮肤瘙痒、五脏俱虚,需对症论治,因人而异。专家指导辨证论治,需配合食疗养生,饮食宜忌等配合艾灸。

穴位:肺俞、大椎、膏盲、肾俞。

时间:每穴15~20分钟

养生干货——九种体质的艾灸方法

穴位字面意思本身理解不难,难的是如何辨证施灸,如何利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去选取穴位。希望通过此文大家对关于“水”的五个穴位都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对于医生或者中医爱好者来说便能更好的利用它为自己和大家服务。

艾灸小知识——利水的五大穴位

  • 水 分 穴

艾灸小知识——利水的五大穴位

水分,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任脉。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神阙穴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而得名。

水分还有三个别名,分别为中守穴,中管穴,分水穴。其意与大家所见到的字面之意相同。

水分穴主管体内水液的通道,调理一些与水有关的疾病常获良效。如调理水肿、小便不通、尿路感染、腹痛、反胃、吐食、腰脊强急等。经常艾灸水分穴可达到益肺、健脾补肾、疏通任脉、利水化湿、消肿的效果。

  • 水 沟 穴

艾灸小知识——利水的五大穴位

水沟穴有一个更为大家熟知的名称——人中穴。

水字上文已经说过,而沟字《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沟,水瀆。廣四尺,深四尺。从水冓聲(沟,水沟。宽四尺,高四尺。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冓”是声旁)。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水沟是人体内储存水液的一处凹地。而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作为督脉经穴,它有醒神开窍,清热熄风的作用,主调理昏迷、晕厥、癫狂、急慢惊风、消渴等多种不适,为中医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穴之一。

人体昏迷、晕厥等一般属于闭证,阳沉于内,阴浮于外。此时给予水沟穴强刺激,能打开浮于外的阴气,使得阳气出,以此醒神开窍。

  • 水 突 穴

艾灸小知识——利水的五大穴位

水突。水,指穴内的物质为地部水液。突,突破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受心火上炎之热大量气化。人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位处颈部,受心火上炎之热经水大量气化,如同釜中之水受热时的翻滚上突之状,故名水突。

这与上面的水沟在字义上有些相对。而其对于调理也多属湿热病,如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等。

  • 水 泉 穴

艾灸小知识——利水的五大穴位

水泉,肾经郄穴。

泉,水潭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聚集形成水潭。大钟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聚集后如同水潭,故名水泉。它作为肾经郄穴。郄,孔隙也。地部经水因本穴所处位置低下而成聚集之状,只有极少的满溢之水外传照海穴的高位,经水的运行如从孔隙中输出一般,故为肾经郄穴。

作为储存人体阴液的重要穴位,它在调理相应疾病上也有着非常不一般的作用。《针灸甲乙经》卷十二:月水不来而多闭,目不可远视,水泉主之。《针灸大成》卷六,主女子月事不来,来即心下多闷痛,阴挺出,小便淋漓,腹中痛。

跟男人相比,女人属水,这个穴位在调理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等有着非常突出的效果。

  • 水 道 穴

艾灸小知识——利水的五大穴位

水道,即水液通行的道路。大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由本穴循胃经向下部经脉传输,本穴为胃经水液通行的道路,故名水道。

作为足阳明胃经管理水液通行的重要穴位,它在调理小腹胀痛、小便不利等有很好的作用,尤其对尿潴留、膀胱炎等水液排泄性障碍疾病有奇效。

小艾 寄语

我们不仅要懂得去收集信息选取穴位,还要知道用正确的方式来调理相应的症状。

艾灸小知识——利水的五大穴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