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唐·大觉寺塔

 轻风无意 2017-09-04

 大觉寺位于高唐县城东南,唐贞观年间创建,同时修塔。相传,秦王李世民为成就霸业,征伐四方,挥师东进,亲率三军,力克高唐。命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监造高唐州城大觉寺及舍利塔,彰显千秋功业。

高唐·大觉寺塔
    大觉寺塔规划图

 

    塔十三级,高三十六丈,平面八边形.周长二十五丈四尺(古尺)。宋朝元丰五年(1082)和元二年(1087).两次对大觉寺扩建、维修,后毁于兵燹。元延佑六年(1319)重建,元末寺院建筑又毁于兵,独宝塔无损。明洪武初,复建大觉寺,经永乐、正德、嘉靖年间重修和扩建.再清朝乾隆十九年和二十一年维修,大觉寺成为鲁西北一带规模宏大名寺。
   大觉寺前有山门,门内东首有宝塔一座。门内中路自南而北建有金刚殿、天王殿.天王殿之后为寺院中心,建大雄宝殿,宝殿之后有千佛阁,阁之西建有地藏王殿,殿中塑地藏王及阎罗十帝。千佛阁后,中建法堂,东建观音堂,西建禅堂。此为山门后中路建筑。其东西两旁各建有廊庑若干间,分别为僧房、廪舍、厨房等。全寺共计有殿舍二百余间。当时各尊塑像金碧辉煌,幡幢隐映,锺鼓相设,塔矗入云,寺外树茂,环境幽雅,是高唐县著名景观。“南寺钟声”和“浮图映日”是旧高唐八景之两景。
高唐·大觉寺塔

旧大觉寺舍利塔遗址

 

十八世纪之前,高唐为南北通衢,明、清诸帝或巡察,或狩猎,南北往来,多取道高唐,且多驻跸。高唐有行宫两处,一是城南三里有回銮殿,即今皇殿村;一是城内大觉寺。回銮殿只有明成祖、明宣宗先后两次驻跸,其余皇帝多次巡察均驻跸大觉寺。有史可查,明清两朝五帝九次驻跸高唐,即明朝的成祖、仁宗、宣宗和清朝的康熙、乾隆在出巡或回銮时来过高唐,同时对高唐有所赠赐。
  明朝永乐丁酉年(1417)三月,成祖出巡,驻跸高唐大觉寺,赠僧正员道神僧传经袱;永乐已亥年(1419)四月,仁宗巡视,驻跸高唐大觉寺,赐主持僧道宝钞二十锭。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帝南巡过高唐;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帝又过高唐;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帝再过高唐。三次驻跸大觉寺,并分别御书唐诗三首,赐当时高唐州知州龙图跃。
    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次出巡路经高唐,均驻跸大觉寺。有《高唐怀古》和《十里园》诗两首。并赠高唐州知州马而良御笔书扇。乾隆《高唐怀古》诗:“春风偶此经齐邑,行雨非关梦楚王;见说东风待金马,何如盼子守高唐;玲珑日影标穹塔,卫水流波簇远樯;为忆绵驹能变俗,深惭刑措让成康。”
  晚清多兵乱,日久寺庙倾圮。古塔自明朝嘉靖举人梁公加铁宝瓶封顶之后,再无人关注。春秋频更,风霜久度,圮坏渐重。道光九年(1829)地震塔身微倾,道光二十一年(1841)塔倒。二千零三年在鱼丘湖湖中岛上重建大觉寺。整修南湖堤岸时重新发现古塔地宫,大觉寺舍利塔遗址在今大觉寺东北方向湖岸边,遗址上仅存一个长满芦苇的小水坑,地宫残迹已淹没于水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