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中药谈《神农本草经》

 山东军 2017-09-04

将药物分为三品的道理

中医中药谈《神农本草经》

《本经》记载药物一共365种,以应一岁365日之气。药分上、中、下三品,按《本经》记载,上品药主养命;中品药主养性;下品药以治病。上、中二品药用“养”字,分别养的是人的命和性。

在古人的思维里,人是由性和命组成的,性即性格、思想、七情六欲等一切看不见的因素;命即身体、发肤等一切看得见的因素。性与命相比,人的性变化很大,正似天气健运无常,时常风雨阴睛,用一句诗比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且性看不见亦象天无形,因此古人认为人的性是吸收天气而来,只要有呼吸,人就一定有性。命则与性不同,虽然变化,但不像人的情志一样变化莫测,相对比较稳定,象地,人的身体必须通过吃大地生出的万物来充养,若人不吃饭,身体得不到充养便会消瘦,且人体是看得见的,象地有形。人身上的气血亦是如此。

气无形,变动较大,经常会因为人的情志活动而发生气的运动变化,“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因此古人认为人体的气亦来自于天;血相对于气而言是有形的,运动规律是很难受人意识改变的,为吸收地气所得。因此《本经》认为上品药中所含地气较多,偏于调养人的有形身体,即养命;中品药中所含天气较多,偏于调养人体气的异常,即养性。即上品药多数味较重而气较轻,气轻则寒热之性偏差较小,其性静;中品药偏于气较重而味较轻,气大则寒热之性有偏,其性动。关于下品药则气味俱重,偏性太大,其性动而剧,甚者偏性过大则有毒,因此可以用来治病。当然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的客观指标还有很多,气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对于病较轻的只需用上、中二品的药物调养一下便可,但对于病较重的则需用下品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中药谈《神农本草经》

通过药物的生长来判断药物的气味

在中国古人的思维中,天地间任何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均是天地二气交感而成,并且天地二气一直滋养着天地间所有的生物。就动物而言必须通过呼吸来接受天气并且通过饮食来接受地气;就植物而言则需要通过枝叶来吸收天气,通过根来吸收地气。天地二气必须交感万物方能生长繁衍,即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如此周流不息。于人体而言,天地二气升降出入,交流不息则人体无病,若二气不调则生各种病,即出现人体阴阳失和。若二气不交,为阴阳离决,则死矣。于同一株植物而言,地以上的枝叶吸收天气与地以下的根吸收地气相交感则植物生长,故而枝叶与根相比较,枝叶所吸收的天气较多,而根所吸收的地气较多,果实为一株植物的精华,具有繁育后代的重任,因此古人认为果实所含天气与地气都多。

中医中药谈《神农本草经》

通过植物的取材部位判断植物气味多少仅是一个参考,而古人最原始的认识气味的方法为眼观、鼻闻、口尝、手感。

眼观:天清地浊,凡是天气多的药物颜色比较浅或比较鲜亮,质地比较疏松;凡是地气多的药物颜色比较深或比较暗,质地比较紧实。

中医中药谈《神农本草经》

鼻闻:鼻闻主要闻药物的气,用于判断药物的天气,每个药物都会向空气中散发气,如果我们很容易就能闻到,说明这个药物气较多,如果很难闻到,说明这个药物气较少。但是有些药虽然也闻不到气,但是口尝有麻舌感,说明药气厚而多。如果闻到的药物之气较清淡,说明这个药物气的动性不大,如果气较芳香,或浓烈,或臭晦,或呛鼻,都说明这个药物气的动性很大,走串力强。有很多药虽然闻之气不大,但是服用亦能使人体的气动,亦为天气多动性大。

口尝:口尝主要尝药物的味,用于判断药物地气的多少,药物尝到口中不外有酸、苦、甘、辛、咸这几个味,这些味越大,说明药物的地气越多,味越淡,说明地气越少。

中医中药谈《神农本草经》

手感:天清地浊,凡是天气多的植物,质地都比较轻,凡是地气多的植物,质地都比较重。

关于矿石类药物,古人认为是天地之精所化生,气厚而动性小,味很重,服食可以长生,故而《本经》将很多矿石列为上品。古代有很多道士便常年服食矿石所炼制的丹药,但是常人服食需谨慎。

中医中药谈《神农本草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