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场·元至元·半截塔镇半截塔

 轻风无意 2017-09-04

半截塔,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北部半截塔镇中心小学院内,距县城二十九公里。伊玛吐河穿镇境而过,是围场西部的中心集镇,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是中国尚存为数很少元塔之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在清朝中期已剩一半,遂有“半截塔”之称。

围场·元至元·半截塔镇半截塔

围场·元至元·半截塔镇半截塔1


民国十九年(1930)当地士绅捐资重修,方具塔之全貌。塔用白石灰涂刷表层,呈银白色,共占地一百平米,塔高四十米,呈单体建筑,为空心圆形塔,砖、木、石结构。底座用石条砌成,正方形,边长十米,高八米;塔座上砖砌三层,椭圆形塔身,高三十米,每层正面均留拱门。塔正面为圆形拱门,用青灰石精细加工,砌筑而成。塔顶二米为宝珠式。塔前有寺庙遗址,至今基石尚存。

围场·元至元·半截塔镇半截塔

围场·元至元·半截塔镇半截塔2(塔桥摄)


据其寺庙遗址出土的瓷器、陶罐、陶瓶以及砖瓦等遗物考证,当时因连年战争,大批兵卒为国捐躯。这座元代白塔是为了祭祀疆场死者的亡灵而修建。因此,此元代白塔又叫“祭骨塔”。半截塔重修后更名为“新风塔”,但人们仍习惯称之为“半截塔”。从公路南行,老远即可看见其挺拔的雄姿。

围场·元至元·半截塔镇半截塔
    围场·元至元·半截塔镇半截塔3(征马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