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父母至深的爱——如何在生死的那一刻守护他们(二)

 平淡水的平凡 2017-09-04




对父母至深的爱

如何在生死的那一刻守护他们

(二)


 

对于汉人来说

我们都习惯了活在假象之中





为了大致说清楚死亡之后中阴身会发生的情境,我们先来讲述一下大多数人在活着时的状况。

 

作为人类,我们不可能知道别人的真实内心,我们对人的了解,都是依于对方的语言、行为、情绪等外在表现,然后根据这些所做的判断。但这里面往往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中国人的文化,非常注重“做人”,注重道德修养,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也都以外在的行为表现来衡量。然而,我们真实的内心是怎样想的,别人不会知道,反正也不影响别人,所以我们认为不太重要,只要会“做人”就可以了。比如,我的内心并不关心你,甚至厌烦你,但出于道德,我外在表现上必须要对你礼貌恭敬、对你用道德认可的方式来表示关心。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外在表现上,却不太注意观察自己真实的内心,即使内心存有不恭敬、不喜欢,甚至冷漠、厌烦,我们也会尽量隐藏起来,外表上则尽量做出良好的样子。因此我们经常是表里不如一的。甚至在我们的文化中,这种隐藏和表里不一,还经常被视为“成熟”的表现。

 

我们这种文化所创造的氛围,其实是一种虚假的处世态度。但人们习惯了如此,也都乐于接受这样的虚假,我们喜欢一团和气,喜欢表面功夫,喜欢粉饰太平。内心不管有什么情绪,表面过得去就可以了,即使是亲人之间。比如我心里明明在骂你,但我不说出来就好,我们还觉得这是善良。

 

另外一个方面,父母和孩子之间又有更大的一层障碍。中国式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非常执着的爱,是带有强烈的自我投射的爱。我们爱孩子是有条件的爱,就是说,我为你付出这么多,我把一切都交给你,但是你不能辜负我啊!一定要达成我心目中的那个目标,要成为我希望的那个样子啊!比如说你应该是感父母恩的,你应该心中装着我的。如果你不是这样,就辜负了我,我就很伤心。

 

我们对孩子充满了对自我愿景的期待,这个期待是我们自己设定的,而不是孩子真实的状态。所以在这种执着的障蔽之下,父母并不能真正了解孩子,甚至父母从来都没看到过孩子的真实内心,看到的都是孩子的表现带给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们从来都只看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判定、自己所认为的标准是否达成,却从来没看到过孩子。而孩子也习惯了表演出一个形象来获得父母的认可、社会的认可,而内心却并不是那样。这种情况下,国人所推崇的孝道,往往也变成了一种仅止于外在的表现,而内心真实是什么状态,大家都不去深究。

 

中国式父母的一种典型的心理就是:我为我的孩子付出一切都可以,只要我的孩子好就可以,比如物质上、婚姻上、事业上,只要孩子好,我就满意了。这样的心理下,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到底内心如何,也从来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另外一个方面,孩子到底是真的爱我,还是在遵从一种道德的方式,对我仅仅是表面功夫,这些我不知道,甚至也不想知道。因为,他的内心是真好还是假好都不太重要,只要“我觉得”他好就行了。换言之,我只关心我的感觉,并不关心他的状态。

 

所以这里面可以看到,我们中国式的父母,爱孩子其实更多爱的是自己。以自己的感受好坏来评判孩子,而不是依于孩子的真实内心来给予。

 

在这样的状态下,可以想象父母对孩子的心,是完全的无知。孩子对我是不是真心的爱,我也不知道,我宁愿相信他外表的好,也不想知道他内心对我的恶念。

 

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国人的这种为人处世方式,这种表里不一、重相不重心的状态;二是亲人之间,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自我式的爱,看不到孩子的真实内心。于是我们所有的人,就这样相互表演着人生,对自己的伪善、他人的伪善,都几乎毫无觉察。在这种集体无意识之下,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完全依于他的言行。我们认为语言和行为是真实的,却不知道其实心念才是他的真实状态。就这样,心与心之间一直都是相互伪装的、相互隐藏的,虚假的、无知的状态。所以说,我们一生都生活在假象当中,从来没见过真相。一旦看到真相,就能被立刻惊吓到。

 


 面对心的真相

亡者将陷入大惊怖


这些状况对于活着的我们来说影响还不至于太大,因为我们还有身体,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平衡、转移。但当人在死亡后进入中阴身这一刻,亡者与生者直接以心赤裸相见,而且对于生者心中的一切念头,只有亡者见得到,生者却全然无知。亡者此刻刚刚经历了可怕的“四大”分离,经历了失去身体的痛苦体验,那种面临生命结束、一切的实有全部化为虚无的感受,本身就是我们活着的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这个时候,他至爱的亲人的每一个念头,都能够直接的伤害到他,并且由于中阴身的极度敏感性,这种伤害会被放大到无数倍。

 

在一个刚刚经历了死亡的痛苦,进入中阴身的绝对无助境地的心识来说,面对任何的境遇都不可能淡定。只有修行很好的人,以及极少数善业福报很大的人可以真的做到安祥离世。这就好比一个人从30层楼堕落,当堕落到10层楼时,他的心还能够淡定,还能够保持正念。请设想一下,我们有谁能做到吗?

 

事实上,由于现代人的贪嗔痴情绪都非常炽盛,大多数人在死亡时,都无法保持宁静,无法去往善道,而是在大惊怖、大痛苦之中,堕入三恶道。这种痛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阴身时亲人的心念对他的影响和伤害。

 

亲人之间习惯于注重外在表现,而对彼此的内心相互的忽视,这种状态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麻木,一旦到了中阴身,看到对方真实内心与我们以为的差别那么大,父母的中阴身会观察到:我的孩子的心竟然是这样的?

 

当父母去世,我们的心里都会痛苦悲伤,但仔细审视一下,我们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失去而痛苦、悲伤,而不是在为父母此时(死后)的状态和去处而牵挂。你离开我,我怎么办啊?再也没有人无条件的爱我了,我再也没有依靠了,那些被保护、被关爱的感觉再也没有了。我太失落了……与此类似的种种心念,不都是在为我们自己而悲伤吗?哪里是在为父母而悲伤呢?

 

很多时候,我们还会以麻木、忽视的态度对待亲人的离去,从内心去屏蔽它、弱化它对自己的影响,也就是“转移注意力”。比如主动或被动的,我们会找些其它的事情来填充自己的时间,以便尽快的忘记自己的伤痛,忘记这件事。我们以为这样是坚强、淡定。而在中阴身中的父母看到你的心是什么呢?是全然的麻木、漠视,全然的只装着自己的感受,根本没有对他的关怀,根本没有爱,这让他怎么能不痛苦、绝望?

 

父母在中阴身看得到这一切,我的孩子,与我生前看到的样子,竟然是如此巨大的反差!这叫我怎么受得了!怎能不生气!然后马上陷入强烈的情绪,这种强烈,是活着时的数倍。强烈的嗔心,让他马上堕入火焰地狱。另一种状态,如果孩子的心是麻木、冷漠的状态,中阴的父母看到后,又必然强烈的悲伤、绝望、冰冷。在这种情绪之下,他会堕入寒冰地狱。

 

以上说的,是那些还比较良善的孩子。而那些恶业较重的孩子,甚至在父母去世后惦记着老人的财产,或者生起各种不尊重老人的想法,或者兄弟之间相互争斗,等等各种状况。设想一下假如你是父母,当你处在中阴身阶段,在那个时候你会期望这孩子是属于我的,他应该想我,他应该忆念我的恩德,他应该沉浸在悲伤当中,我也会因为这种悲伤而与他的心相连的。但是你可能完全错了,万一不是这样的呢?万一他的恶业非常深重,在这个时候所想的完全是背弃你的亲恩的,那你会多么绝望:我都死了,可是你的心居然是这样?

 

由于生前对孩子那种自我式的爱的障蔽,父母对孩子一直抱有错误的认知、错误的幻想。这种虚假的生前印象,与死后中阴身所看到的真相之间,差异如此巨大、如此令人难以接受,这种体验当活着时从未有过。而在此刻中阴身的状态下,这种体验却是他的全部世界!这无疑是一种极度强烈的震撼,令亡者陷入巨大的绝望与痛苦的深渊!并由于这种巨大的情绪牵引,从而瞬间堕入地狱!

 


中阴身的去处

——下一世的投生


让我们简单说明一下人死后的去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一切众生都在六道轮回之中无尽的流转。“六道”,包括三善道:天人(类似于西方所说的天堂)、阿修罗、人道,以及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

 

人在死后会去往哪一道,这是由因果规律决定的,而完全不由自己主观意愿决定。关于因果规律是怎样运作的,是什么决定众生投胎为人,亦或是投胎为狗,或是下堕地狱,或是升入天道等,佛法对此有非常详细而明确的阐述。本文限于篇幅,暂不做深入的说明。可以明确的是,中阴身是决定人死后下一世去处的关键性的时刻。下一世投生的去处,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阴身时的心识,比如强烈的恐惧、嗔恨,会将他带往地狱道;强烈的贪欲,会将他带往饿鬼道;强烈的愚痴、昏昧状态,会将他带往畜生道。所以当中阴身的心识有这些巨大的负面情绪生起时,亡者必将会下堕至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而亲人的下堕也必将让我们为自己造下的这个业付出惨重代价。

 

中阴身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大的不稳定性,极易受他最爱的亲人的影响。所以我们就知道,父母去世之后,我们的心念,对他有着多么巨大而可怕的影响力。我们也才知道,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和严肃,小心的检视自己的起心动念,这既是我们能够为至亲的父母提供帮助的最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最容易伤害他的时期。

(未完待续)







來自諸佛的大悲

和法界伏藏的加持的

圓明·大圓正覺悉地茶

看起來喝的是一杯茶

受用的是智慧的甘露

展現的是諸佛的壇城

種下的是成就的因緣

只為

在沉睡中的如母眾生

回歸清淨的本性!


大圓正覺本尊悉地茶,

圓滿您所有願望的甘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