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贴金技术研究

 掌染草2012 2017-09-04

作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田兴玲

一、前言

黄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珍贵金属材料之一。考古资料显示,在距今3000年左右卡约文化时期,黄金也已被人们所认识并使用,当时甘青地区是中国黄金制品使用最早的地区之一[1]。而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欧洲就已大量使用黄金。因此,它不单是一种珍贵的材料,更累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阶级、财富与不朽的象征[2]

由于黄金质软,极易以手工方式打造成型,只要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设备,即可制作出各式各样的作品。归纳其主要工艺技法有:包金、铸造(含失蜡法及范铸法)、贴金箔、鉴金、错金银(镶嵌)、锤揲(冷热锻片状加工)、压花(或称模冲)、敲花、錾刻(雕凿)、镂空、炸珠(又称金粒工艺)、焊接、拉丝(或称拔丝)、扭丝(或称绞丝)、包镶、抛光等[3,4]。刘秋根等将黄金加工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箔金法、线金法和泥金法。其中箔金法主要包括贴金、明金、间金等几种工艺[5]

在保留下来的贴金文物中,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造像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古代贴金摩崖石刻造像,它始建于初唐,盛于两宋。由于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千手观音石刻造像保存状况令人堪忧,金箔破坏严重,特别是近几年来,保存状况日趋严峻,造像表面金箔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褪色、开裂、起翘、金颗粒脱落等现象,呈现出残破的状态,极大地损害了千手观音造像的形象及其艺术价值,同时危害着石刻造像的保存。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将千手观音的保护列为本年度第一号保护项目。为此,本文分别从金箔的材料特性、金箔的制造工艺、贴金技术三大方面综述了贴金技术的发展及其技术特点,以期全面了解千手观音造像的贴金工艺及材料,为研究千手观音贴金提供基础数据。

二、金箔的材料特性

金矿是由含有黄金成分的热水矿液沿断层或岩石(以石英脉居多)缝隙流动,井沉淀充填其中而形成。因此黄金的原始形貌貌为山金,以自然的金形态存在岩石中又因其易遭磨损,变成极细的粉末,常以分散状态广布于自然界中,此即沙金的来源。因此纯金在自然形态中不易取得,其成分经常搀杂有从1%-80%的银(含银成分愈高者,呈色愈浅),以及微量红铜[6]。纯金极富于光泽,在所有金属中,最为光耀醒目。在化学元素表中,黄金的化学元素为Au,原子序数为79,即其原子核周围有79个带负电荷的旋转电子,因此,具有极佳的化学稳定性,可防锈防蚀,极具保值性,有“金属之首”的美称。就质量而言,黄金很重,其密度为19. 32克/厘米,亦即是说,直径4.6厘米的纯金球体,其重量即高达1千克。此外,其质地柔软(硬度仅介于2. 5至3之间)、延展性高,因此易于加工,既可碾成厚度为0. 000076毫米的透明和透绿色金箔,也可拉成各种长度的金丝(1克的黄金便可拉成2000米长的金丝) [7,8]

对殷墟出土的金箔检验,测其厚度,仅有0.01±0.001毫米。金相组织观察其晶粒度大小不均匀,且晶粒界平直,说明是经锤炼加工和退火处理的。早在三千多年前商代奴隶们已能冷锻出这样薄的金片,并为克服加工硬化而采取退火处理,表明奴隶们已经创造了冷加工和再结晶退火技术。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亦出土有一种金箔残片,金片上有压印的蟠龙纹,可能是贴在铜器表面的。薄片厚度仅0.04毫米,针刺出蟠龙兽面纹,加工工艺也是反复的冷加工再结晶退火[9]。在其它历史时期,金箔亦有记载和使用,据明代《天工开物》卷十四:“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人乌金纸内,竭力挥椎打成”。可见,金箔应是指黄金薄片中极薄者,所以古代又称“金薄”。南梁《荆楚岁时记》:“缕金薄片,以贴屏风。”北魏时,大量用于贴饰佛像,称“金身”。唐代主要使用锤击成型方法、并达到了很高水平[10]。另外,唐代常采用黄金炼丹,常常是碾成屑末与其他药物掺杂,或者是制成金箔来包裹朱砂[11]。丹书中有不少相关记载,如“取上好朱砂颗块五两,每块以金箔五层裹之(正统道藏·诸家神品丹法)。”

据国外文献记载,6000年前古代岫默人能敲打的金箔厚度为0.00001时,约合0.25微米。我们古人打制的金箔比他们要薄[12]

  应用现代技术量测金箔厚度,发现目前市售金箔厚度不尽一致,一张金箔中间略厚,边缘稍薄,厚度从0.2微米至0.5微米不等。将金箔朝向光亮处观察,上面满布极微小孔洞,箔泛兰─绿色。兰光波长4200Å—4900Å,绿光波长4900Å—5300Å,金箔厚度与其波长相近,故呈兰──绿色[13]

三、金箔制造工艺

古老的金箔制造工艺相当神奇和神秘。目前仍是国家级保密保护单位。对于金箔制造工艺,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作了具体介绍,这对我们了解古代的贴金技术帮助很大。书中谈到:“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铺物面,可盖纵横三尺。凡造金箔,即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内,竭力挥推打成(打金椎,短柄,重约八斤)”这里介绍首先要将黄金锤锻成薄片,然后包入一种专用的乌金纸内再锤打成极薄的金箔。这种古老的打箔工艺全部靠艺人们手工操作。金箔艺人一高一低面对而坐,中间放一石墩,一推一护,配合默契,七斤多重铁锤抡二万五千次,将“家生”有规律地转动,使之捶打均匀,行话叫“打箔”。打箔没有一番过硬功夫不行,技术精湛者打出的金箔破碎少且均匀、柔软,而技术掌握不好一锤下去就可能前功尽弃。从“家生”中取出金箔称为“出具”,要小心翼翼地挑出金箔,此时,金箔飘飘欲飞,不能用手触摸,金箔艺人“吹”功更是高超,三支点燃的蜡烛,要吹灭哪去随心所欲,其它两支纹丝不动。金箔一碰就会粘在手指上,只能用羽毛趁翻动之势轻轻挑起,使其贴到另一纸基上,使打出的金箔整齐划一。古代打金箔的传统工具除铁锤、石凳外,还有一种重要工具:以朝北而生的竹子为原料,在水中浸泡十多年后打浆烟熏制成,韧性很强,乌黑发亮,称为“乌金纸”。捶打金箔的夹具,就是将约10厘米见方的乌金纸2048张叠成一个方块做成纸包,打箔人称之为“家生”。每两张乌金纸之间夹一粒黄豆大的薄金片,外面再包上一层牛皮纸,放在石墩上捶打[13]

王克智曾对南京龙潭的相关行业进行考察。这里锤金箔有1500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与[天工开物]记载略同,从铸锭直至打成薄片,包入“乌金纸”,最终成为而积93mm×93mm,厚度可达0.0003mm的金箔,平均每分钟可生产5- 6片。所用铁锤4kg重[14]。并认为捶金箔作为传统的塑性加工工艺所以能流传至今正是由于其蕴含有极高的工艺合理性,是现代技术都不及的[15,16]

廉海萍对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的传统金箔制作工艺进行了调查,发现古代黄金制成金箔先后要施用“配比与熔炼”、“拍叶”、“丢捻子”、“打开子”、“装开子”、“切箔”、“出具”、“切金箔、包装”等工序的特殊加工[17]。另外,胡启华对南京江宁金箔锦线厂进行了调研,发现金箔制造工艺与以上加工工序相似[18]

四、贴金技术

4.1 贴金应用史

贴金工艺最早应用于工艺品、兵器及服饰等表面装饰。据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制品中,有4件出自一号祭祀坑,分别是金杖、金面罩、金箔虎形饰与金料块。其中金面罩是在锡青铜上贴金,贴金的工序为:锤打成箱、回火处理、锤打定形、剪裁轮廓、镂孔消气、折皱变形、土漆钻合、捶打修整、蹭拭磨光等过程[19]这说明商晚期已经有贴金技术。若检视目前考古出土的中国古代金器可知,在东周时期,贴金工艺开始有突破性的发展,金箔上多数有压印的几何形花纹,构图简洁,纹饰繁缛细腻[20]。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充分掌握了黄金的延展性能[21]。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当时的人们还创造了错金银、鎏金、包金等装饰工艺[22]彩画贴金起自何时,尚难做出肯定的答复。沥粉贴金技法,最早见于敦煌石窟中第263窟。北魏时代壁画中[23]敦煌隋窟中彩画用的是平贴金及描金,如藻井的金地、金边以及花叶描金等,直到盛唐仍少变化。日本著名的唐招提寺金堂,是唐开元年间鉴真和尚带去的唐代工匠建造的,内有贴金。由此可见,贴金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起码可以追溯到一千几百年前。另外,敦煌初唐57窟和唐45窟壁画佛像头饰、缨络和泥塑武士的衣甲上,都有沥粉贴金。晚唐至宋初的敦煌彩画中,又出现了堆泥贴金及堆粉贴金两种作法。

在宋朝塑像的衣饰上,常用沥粉来表现花纹,如山西大同华严寺的下寺薄伽教藏殿内大佛莲座上有贴金佛像。用沥粉凸起轮廓与花纹,这种手法,后来在施花金心上,运用很广。据估计,这些沥粉上原先大概都有贴金,只因年代过久,贴金大多剥落。到北宋时,《宋史.舆服志》中有关于宋初两浙毁坏金银、珠玉装饰塔像的风气太甚,以至奏请禁止的记载。据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二月十五日,“三司言:‘诸州寺观有以金箔饰尊像者,据申三司,听自资金银、工价就文思院换给。’从之”。说明寺观如想用销金装饰偶像,必须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经过批准后方可修造。到了大中祥符二年(1009 ),“太常博士知温州李邈言:‘两浙僧求丐金银、珠玉,错末和泥以为塔像,有高袭丈者。毁碎珠宝,浸以成俗,望严行禁绝,违者重论。’从之。”可见,北宋初期,温州以金箔装饰塔像风气极盛[24]。为了抑制金箔贴饰佛像的风气,仁宗时曾下达禁止销金的法令,(《宋史·仁宗纪》:康定元年(1040)“八月戊戌,禁以金箔饰佛像”)。

  元代以后直至明清,贴金始大量应用于建筑装饰上。在封建社会里,建筑彩画有严格等级,大体以用金与否、用金多寡以及图案题材来区别。龙、凤是最高级题材,主要宫殿皆用此种图案。和玺彩画初只用到皇帝殿上,他处不得乱用。这种彩画中,皆有大量贴金。

  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建造的山西永济永乐宫,即有应用金缘法贴金的实例。明代旋子彩画大量应用。旋花具盛开花朵风姿,花心面积较大,皆沥粉贴金。现在明代彩画实物遗留中,多是用各式旋花装饰的。如北京智化寺万佛阁大梁上之旋花心是红色莲座上置金花芯,在正底两面相接转角处,金旋花尤富质感,闪烁金光。主要线路,如箍头线、枋心线等皆用沥粉贴金。金起着点晴与分明主要轮廓线的作用。

清代雍正十二年钦定公布的《工程作法则例》又将旋子彩画按颜色深浅层次的不同及用金多寡分为六等,即: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黑线大点金、黑线小点金、雅乌墨等。前者为最高级,轮廓一律用金线,第六等雅乌墨不用金。此外,和玺彩画、苏式彩画中都有沥粉贴金。

4.2  贴金工艺及材料的发展史

贴金工艺历史悠久,

金髹、一名浑金漆,即贴金漆也,即在器物周身贴金箔的做法(明黄成《髹饰录》乾集)。明代漆工黄成指“金髹”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贴金工艺。该工艺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其始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寺庙里的金身佛像、漆器、匾额,讲究的棺撑,华丽的建筑上都有着用金髹的方法做装饰的。

“戗金”技法是汉代产生的一种锥画填金的漆工,该工艺可以说是贴金的雏形[25]。漆艺经典《髹饰录·戗划第十一》'鎗金”条说:“鎗金,镜或作戗,或作创,一名镂金,朱地黑质共可饰。细钩纤皴,运刀要流畅而忌结节。物象细钩之间,一一划刷丝为妙。”王世襄先生对其解说到[26]:“鎗金的做法是在朱色或黑色漆地上,用针或刀尖镂刻出纤细的花纹,花纹之内打金胶,然后将金箔粘着上去,成为金色的花纹。日本称之为‘沉’金,取金色沉陷在划纹之内的意思”。日本的“沉金”技法(翻译自日本自由旅行家、服饰评论家竹内淳子著《日本工艺》),是在涂漆的表面,用小刀刻出点、线,将漆擦入,然后在器表覆上金箔,将线内压入金箔,并去掉线以外其它部分的金箔。刻线部分金光闪亮,如镶金一般[27]。说明在贴金前先打朱色或黑色漆地,再打金胶,后贴金箔。用到的工具有针或刀。

宋代戗金技术,与汉三国相比,有了极大进步。技艺方面,刀法流畅细腻,技艺已非常成熟,并且有了新的发明。可以由江苏武进市村前乡四号南宋墓出土的柳塘戗金朱漆斑纹长方形黑漆盒为证,是在戗金钩划景物之外,密钻细斑小眼,眼内填朱漆磨平。《髹饰录》称这种技法为“戗金间犀皮,即攒犀也。”《格古要论》“攒犀”条说:“攒犀器皿,漆坚者多是宋朝旧做。哉金人物景致,用攒攒空间处,故谓之攒犀。”内容方面,己从商周秦汉南北朝的神和宗教意识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了,追求一种清新、自由的装饰审美意向;而且改变了几何纹、动物纹、图案化纹饰占主流地位的传统装饰,开始面向生活,面向自然,将生活的情趣和自然之美融于艺术品中。

宋人李诚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编的《营造法式》中,对彩画贴金已有论述。《营造法式》在彩画制度中有衬金法与贴真金地二条,说明当时衬金的底子很厚。贴金与衬地是同时进行的,一般是先贴好金,然后着色。即先用鳔胶水遍刷所贴木材表面,待干后,刷白铅粉五遍,再刷土朱铅粉五遍。上面用熟胶水贴金,用棉按实之。著实候干,用玉或玛瑙或狗牙磨压令光。此时用金手法及部位有五彩间金法,以金色为衬托。在辗玉装中有抢金碾玉。还有金缘法,即“梁栿栱斗之类,有外缘用明金,金缘之广与迭晕同,金缘内用青或绿压之,广比金缘五分之一。”这是用金缘来加强与分别木构件造型轮廓的。此处贴金用的是鳔胶水、白铅粉、土朱铅粉、熟胶水。用的工具有棉、玉或玛瑙或狗牙。

元代的戗金技法有所进步,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详述杨汇戗金方法为:“凡器用什物,先用黑漆为地,以针刻划,或山水树石,或花竹翎毛,亭台屋宇,或人物故事,一一完整。然后用新罗漆,戗金则调雌黄,日晒后,角挑挑嵌所刻缝隙。以金薄依银匠所用纸糊笼罩,置金银薄在内,逐旋细切取,铺已施漆上。新绵揩拭牢实,但著漆者自然粘住,其余金银都在绵上,于熨斗中烧灰,甘锅内熔锻,浑不走失。”

对贴金工艺较具体的介绍属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书中谈到:“凡纸内打成箔后,先用硝熟猫皮绷急为小方板,又铺线香灰撒漫皮上,取出乌金纸内箔,复于其上,钝刀界画成方寸。口中屏息,手执轻杖,唾湿而挑起,夹于小纸之中。以之华物,先以熟漆布地,然后粘贴(贴字者多用褚树桨)。” 根据需要用刀将金箔画成小块,然后以熟漆将金箔粘贴于器物表面,即得贴金制品。虽然这里介绍的是明代贴金技术,早期的贴金技术应较明代的原始,但将黄金锤打成金箔,再用某种具有粘合能力的物质将金箔粘合于器物表面,应是各个时期贴金加工必不可少的工序[28]。此处贴金采用的是熟漆(褚树桨)。

高鲁冀将古代贴金工艺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13]

包黄胶:在地丈上,将所有大小沥粉处满包一次黄胶(即石黄加骨胶)。要包严,不使粉条外露。胶量大一些为好。无贴金的彩画可不包胶。

  ②打金胶油(又名金胶漆):金胶油主要用熟桐油,是用生桐油熬制的,熬制的“匹头”要大,即油要稠。也有在其中加入少量胡麻油、颜料或调和漆的,更有用大漆贴金。待金胶油有九成干时,行话称“不老不嫩”,摸上去稍微有点粘手,即可准备贴金了。这个火候一定要掌握好,油不干,贴出金质量不好,油太干,即“脱滑”了,金就不容易贴得牢。

贴金:当金胶油干到适度时,即可用金夹子(竹夹)挑着金箔,顺序一张张贴上去,贴完以后,要用棉花球顺序按擦一遍,有的还用玉或玛瑙压实令光,贴金即基本成活了。

目前,为了防止金箔见风就飞的问题,胡启华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法[18] :水渍金法(水拖法、浸湿法、口唾法)、蜡资金法、油渍金法。另外他还对金髹工艺(即:贴金工艺)做了详尽的叙述,与高鲁冀归纳的步骤类似[13]认为贴金工具的选择对贴金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贴金前应根据所选“金脚”料的性能,贴金质量的要求以及粘贴的具体条件来确定采取什么样的技法和使用哪种工具。归纳古代贴金一般采用的工具有棉花团、毛刷(分硬毛刷和软毛刷)。贴金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金胶油、广漆(熟漆,精致生漆1:坯油0.6)、胶剂[18]

4.3  其他金箔装饰技法

金箔装饰技法还包括错金银(金银错)、鎏金、金银平脱、包金等方法。

所谓错金银(金银错)就是用比较锋利的下具在铸造好的青铜器或其他器物上.预先刻出各种带有浅槽的花纹或文字.然后在浅槽中用金银丝或金箔镶嵌.再用石将所装饰的器物表而打磨光滑.这一工艺就叫错金银工艺或者金银错工艺。该工艺重点在于镶嵌[29]

鎏金是将金箱剪成碎片,装于钳锅之内,在火上烧红(约400摄氏度).然后按一两黄金加七两水银(汞)的比例.使金箔的碎片溶解成液体.再将其倾入冷水盆中即下沉成泥状固体.这种黄金与水银的混合物叫做“金泥’,或“金汞齐”。金泥制成之后.然后用铜棒蘸盐、矾等混合物.将金泥轻抹在器物表而.用无烟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即凝固在器物表而.这就是古代的鎏金工艺.后世也称之为火镀金[30]。可见,该工艺也用到金箔,但不将金箔贴在器物上。已基本不包括在贴金范畴。

金银平脱是将金或银薄片(经捶击裁剪而成较薄片状)以胶漆粘贴于漆胎之上。将薄片先镂琢成空花纹样,次第粘贴于漆胎之上,然后髹涂面漆二、三层,侯干,手工打磨以磨显花纹,复加以推光即成。尚有在平脱花纹上较旷之处镌刻以精细的毛雕(即于薄片上镌纤细纹理而并不刻透),此种技法,极为细谨,于微处见功力,使得图案装饰更富新意。该工艺被广泛用于漆器制品[31,32]

至于包金工艺,即事先把黄金锤成薄如纸片的箔片,称为“金箔”。然后再根据所要装饰的器物或器物的某个部位,进行剪裁,有的还压印有花纹。最后将剪裁好的金箔包贴于器物之上,这就是包金工艺。该工艺与贴金基本一致。

本文讲的贴金技术属侠义的贴金箔工艺,与包金工艺最为相似,工艺前提都是将金块打造成金箔,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包贴于器物之上。而又有不同,包金主要用于铜器,以小型器件为主,多为车马器。贴金比包金用途更广,漆木器、玉器以及丝织品上均可贴金。贴金可以贴在较大的器物上。与原器物底色相互衬托,形成辉煌瑰丽的装饰效果[33]。而且贴金需要粘接剂,日久或器物母体腐烂后贴金容易脱落。而包金无需粘接剂 [34]

4.4  金箔病害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金箔病害研究方面的文献较少,王丽琴、党高潮等人曾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对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的贴金及金胶成分进行了分析[35],手指部分贴金层正面的EDX分析结果显示元素Au的含量为68.5%,C为27.13%,Hg为3.94%,Ca为 0.29%,Cu为0.13%。贴金层背面金胶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得到羟基吸收峰3410.85 cm-1,亚甲基吸收峰2927.74 cm-1与2855.90 cm-1,羰基吸收峰1709.55 cm-1与1646.67 cm-1,其特征峰与徐州汉墓漆棺表面的生漆相似,由此判断千手观音表面贴金所使用的金胶材料为生漆(raw lacquer)。北京大学胡东坡也曾带学生对千手观音的贴金材料及其病害做了详尽的分析[36],认为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现存表面贴金及金胶大致有六层,左右两侧最外层贴金及金胶的脱落情况不同,右侧脱落严重,而左侧则保存较好,导致造像右侧表面斑驳暗沉而左侧较为光亮的外观差异。多次贴金均使用调入了桐油的熟漆作为金胶。金胶漆中还加入了银朱,以衬托金的成色。各层金胶金胶漆膜出现羧酸盐吸收峰,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但腐蚀劣变情况并不严重。

我院自2001年对千手观音的保存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贴金工艺方面开展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37]。初步调查了千手观音金箔的保存状况,以及大足地区金箔的保存状况。

五、贴金技术研究前景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在贴金技术方面的研究,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古代贴金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发现:金箔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并深受喜爱,通过对不同材质之装饰形式与艺术特质的模仿,丰富了自身的表现特征。由于金箔特有的艺术特质,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古代金箔制造工艺基本沿用了传统的工艺流程;商代已经出现了贴金工艺,贴金工艺尽管在各个时期都有所发展,但基本上可以用包黄胶、打金胶油、贴金三个步骤概括。

但这些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古代贴金的工艺和历史方面,而对于金箔破坏原因、金箔保护方面的研究却少有报道。而且,对于贴金工艺和历史方面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考古文物和记载资料的限制,目前对贴金工艺和历史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考古发现,比较推断出文物历史时期的贴金信息。而大批量发掘的机会较少,所以给予全面的分析结论,确实还需要更多的考古信息做支撑。

2、目前对于贴金技术的研究还不系统,对于国内、外各个时期,乃至不同国家的贴金技术的特点还没有详细探究。如虽对宋代出现的贴金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宋代仁宗时有过禁止销金的法令,后期皇帝又是如何恢复,以及对贴金技术有过何种影响,却不得而知。

3、贴金技术研究不仅包括贴金工艺研究,还需要对贴金材料和贴金工具进行分析研究。但目前仅在贴金工艺研究时,点到所用的主要贴金材料或贴金工具,但对贴金材料的成分、组成,配比条件等,贴金工具的尺寸、规格等,以及工艺对材料和工具的要求方面的研究却没有深入探讨。

4、贴金文物经地下发掘,或室外长期风化侵蚀,如千手观音,出现了的金箔脱落,金箔起翘等病害问题。而对于金箔病害的研究还停留在成分及表面形貌分析方面,对于金箔病害出现原因的探讨及其解决方法的研究还很欠缺。

    综上可见,接下来要开展的贴金技术研究,将主要分为两部分研究:从贴金材料、工具方面入手了解贴金工艺;金箔病害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研究;从金箔材质属性、艺术特质,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深入了解贴金技术。

结论:

1、金箔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并深受喜爱,通过对不同材质之装饰形式与艺术特质的模仿,丰富自身的表现特征。由于金箔特有的艺术特质,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

2、古代金箔制造工艺基本沿用了传统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配比与熔炼”、“拍叶”、“丢捻子”、“打开子”、“装开子”、“切箔”、“出具”、“切金箔、包装”等工序的特殊加工。

3、商代已经出现了贴金工艺,贴金工艺尽管在各个时期都有所发展,但基本上可以用包黄胶、打金胶油、贴金三个步骤概括。

4、目前在贴金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古代贴金的工艺和历史方面,而对于贴金材料和工具、金箔破坏原因及解决方法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