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石破天惊(二)

 天道酬勤lcx 2017-09-05

   (二) 

                             ———2017年2月课题组甘肃天水和贵州水族考察报告

上接:我们再把八个时令星图,合并在一张图上。

 

四、斗转星移天地动  天圆地方有规矩  

用北斗的绕天心北极循环一周,对称分法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天上的天心是个圆,地上人类按照太阳的出东入西,人身体的左右两手和前后两面,光照南明亮北阴影“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形成了“天圆地方”的概念。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从伏羲女娲交尾像上面的信息可以读出几点:

1、下部的螺旋交尾提示:生命起源于天地宇宙的螺旋运动;

2、周边日月星环绕提示:人和太阳、月亮、群星在同步对应运动演化,是“天人合一”理念的雏形;

3、伏羲女娲矩和规提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测地的工具,是测天高度角度的工具,古人称为“量天尺”;“天圆地方”从工具上体现得很清楚;

这幅伏羲女娲图,是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被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一幅唐代(公元618~907年)名画,描绘的是伏羲女娲相拥交媾的景象,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形象、以及未知的宗教含义。人类在1944年由美国人埃弗里发现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1953年克里克教授绘制出DNA的双螺旋线结构图;1985年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又发明利用DNA对人体进行鉴别的办法;DNA自1988年起开始应用在司法方面;1994年7月29日,法国法律规定了使用基因标记的条件……而这张出土于唐代的伏羲女娲交媾图所描绘的,正是人类DNA的双螺旋线结构图。这是神话与科学的又一次重叠。中国的图腾是龙,英文发音是long。这幅伏羲女娲交媾图,比亚当夏娃的传说,更加形象地呈现了人类的遗传形式。

我们再回到伏羲仰观天文看什么?女娲用规量圆的天,那天的中心----天心在那里?现在我们已经找到天心的位置,那要怎么表示出来呢?天上北斗七星的螺旋循环运动的位置变化,和地上有否对应的联系?伟大的伏羲终于悟到了可以用石斧石针刻画出来的符号:

1、5000年前的开阳星绕北极天心的位移,连续变化在冬至的位置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2、5000年前的开阳星绕北极天心的位移,连续变化到春分的位置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3、5000年前的开阳星绕北极天心的位移,连续变化到夏至的位置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4、5000年前的开阳星绕北极天心的位移,连续变化到秋分的位置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5、5000年前的开阳星绕北极天心的位移,连续变化到立春的位置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6、5000年前的开阳星绕北极天心的位移,连续变化到立夏的位置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7、5000年前的开阳星绕北极天心的位移,连续变化到立秋的位置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8、5000年前的开阳星绕北极天心的位移,连续变化到立冬的位置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图9、 5000年前的北极天心位置上,只有“右枢”星相对接近,年代再往前就更加是一个空的区域。没有极星。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中国的考古和国外古埃及罗马等世界各地的发现,八角星纹图,是年代比较久远的作品,无论是中国传出去,还是国外传进来,至少说明:八角星图是人类共识。

五、八角指天也指地  四山相连成太极 

那么,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族群,只有对某一事物的认知达到了高度的一致的时候,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时候,才能形成这样的共识。

那么,在古代通信、交通、交流相对封闭的条件下,也只有对人类具有绝对影响力北天极的“斗转星移”,和坐在“天帝马车”里的天皇上帝(图10),才具有这样的影响力。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图11、中国远古的帝车,没有这么漂亮,但实用: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图12:6千年前的中国天帝马车,对老百姓就比较实用了。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图13:7千年前湖南长沙罗家冲的祖先,不造皇帝马车而做纺轮,对老百姓就更实用了。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图14:以“天心”为中心的循环运动,起源与天上的智慧。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图15:以“天心”为中心的山连山,是伏羲老祖宗刻画指明四时八节的传说中的“一画开天”吗?老人家从此建立了“天人合一”的原始理念,这是记录了天象变化和地上万物的对应同步变化的“先天八卦图”吗?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转载]石 <wbr>破 <wbr>天 <wbr>惊 <wbr> <wbr>(二)


六、结论:

1、伏羲老祖宗手上拿的所谓的“先天八卦图”,肯定不是当年伏羲“一画开天”的原始八卦图。

2、伏羲老祖宗“一画开天”,总结了远古祖先刻画符号,从“结绳记事”到用刻画符号的记录事物,是时代的一次大革命和大飞跃,是创建文字的雏形,是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转折点。

3、伏羲老祖宗“一画开天”,揭开了“天人合一”的宇宙奥秘,为后人建立完善的中华以“龙”文化为主线的天文地理文化、易学易医文化、帝皇统治文化等,为子孙后代建立人类的自然宇宙观、天人地三合一的社会发展观,奠定了殷实的基础。而“一画开天”的“画”字,是否“划”字更合理?

4、伏羲老祖宗“一画开天”,手上拿的图腾,最能完整的代表远古时代的,用“八角星纹连山太极图”比较合适。(图14)

 

    我们课题组2017年的首次甘肃天水和贵州水族考察,得到了当地政府领导和专家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敬意。有一些更有意义的实物资料尚未公布,有待进一步考证,敬请谅解。

 

特向领导和专家老师们报告。

 

 

                   课题组考察人员: 谢陆鸣    颜美匀   吕婉霞   刘孝义   卞伟光     

                     

 

                                                                          2017年2月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