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学必读丨1至6年级学习规划

 mrsh 2017-09-05


  各位宝爸宝妈

  美好的暑假即将结束

  新学期在即

  是不是对孩子的学习又开始忧心忡忡?


  ​其实在1-6年级的小学阶段

  教育的目的

  有时候不仅仅是成绩那么简单

  更多的是能力(习惯)的培养

  这能让你在初中、高中

  甚至步入社会后都受益匪浅

  为什么这么说?

  小学阶段该如何学习?

  答案都在本文

  01

  一年级升二年级

  这一阶段是孩子习惯、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

  所以,在一年级升二年级暑假中,要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与学习习惯辅导,使得孩子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上得到全面发展,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关切、鼓励和帮助。


  一年级升二年级之后的学习,最主要的还是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接下来的三年级是小学课程转化的重要年级,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马虎草率会导致学习下滑。

  因此,要利用好一年级升二年级的暑假,规划好学习计划与辅导计划,抓住这关键阶段,培养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会让孩子在以后几年更加顺利。

  02

  二年级升三年级

  二年级升三年级后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课程内容从培养学习兴趣转向大量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孩子往往不能及时地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加上训练的不足,会出现遗忘、理解混乱等现象,所以提前让孩子适应学习尤为重要。


  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语文课文由原来的文字简单、情节单纯转向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字词也逐渐成为帮助读通课文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重点了。

  三年级数学的学习需要加强孩子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三年级升四年级

  三年级升四年级后分水岭逐步形成,就学习习惯而言,这个阶段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各种学习习惯将开始逐步固化下来,甚至伴随孩子一生。当然这种学习习惯既包括了好的习惯,也包括不好的痼疾。

  就学习内容而言,难度有了质的改变。在三四年级时,孩子的书面语言开始超过口头语言。这个时候,孩子的成绩偶尔下滑是正常的,关键在于要正确帮助他们。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语文学习内容由词句向篇章过渡,学生无论从心理发展还是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在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一定的难度,又非常重要

  04

  四年级升五年级

  从五年级开始,学习内容的变化:范围扩大,难度加深。

  进入五年级,一定要明确这是孩子学习的关键,因为六年级主要就是小升初复习,因此五年级时如果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话,那后面也会力不从心。

  在五年级上学期,这是一个完全接纳新知识的阶段,重点、难点内容的增加,对这个阶段的要求就是总结知识点,而不是传统的“听课,完成作业”。


  五年级上的建议:有自己的归纳整理本,坚持每日做一题,懂一题,将错题滚动练习,将知识点网状化,不懂就问,举一反三。

  五年级下的建议:主动去接触各类考试题目,滚动做自己不会的题目,善于总结,在重点和热点上多花工夫,加深难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05

  五年级升六年级

  充分利用暑假时间,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不妨参考下面的几点做法:

  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最好要求孩子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如清晨大声朗读课文,对语文英语课本中的重点课文,一定要读出声,而且要坚持不懈,养成习惯。这样,孩子说话时才有底气,有利于他的人际交往。

  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技能,如游泳、羽毛球、乐器等,让孩子的业余生活不枯燥。


  ​心理上有准备。初中,最大的考验就是作业量的增加,这也是对一个人意志力和承受力的考验。其实中学和小学无质的区别,只是挑战更大,但这种挑战也是随着孩子的能力的增加而增大的。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方法得当,一样可以学得轻松。

  学习上也要有所准备。当天事情当天清,不要堆积到交作业时才恶补。 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上初步指导。要强调六个环节:预习、听课、笔记、阅读、复习、作业。

  调整好心态。面对纷繁复杂的小升初,大部分刚开接触的家长都是茫然和焦虑的。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别把压力和焦虑的心情传染给了孩子,影响孩子的学习。名校是好,但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内容修改自丨小学生学习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