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火旺,一个是火为热之极,一个有上炎之势,有这一个特点。那就是再加上基础的阴虚见症,那就阴虚火旺了。所以在我们讲补阴针对的阴虚证,第一个主要指肝肾阴虚,这一节主要指肝肾阴虚为基础的。第二个它里面包含有一般的肝肾阴虚。虚热内扰。阴虚就会产生虚热,程度不同而已。虚热内扰为基础。也有一些附方,或者正方,它是虚火上炎,这是反映的程度不同。
用药方面,都是以滋养肝肾,滋阴的,滋阴药为主。再结合清虚热药,或这降虚火药。
当然阴伤涉及到五脏,相应的有五脏的滋阴清热方剂。有很多可以根据滋补肾阴的基础方来调节。我们配伍滋阴药的时候,要考虑到哪些问题呢?
-
要滋补肝肾之阴和补肺胃之阴(清养肺胃之阴)不一样。因为肝肾之阴,肾阴是内寓于肾精之中。阴不足涉及到肾精会亏,而且你补阴同时要考虑到阴阳平衡。所以在补肾阴当中,除了用填精补髓,补肾精的药以外,用滋肾阴的药以外,你还要考虑到一定的温阳。一定不能过于寒凉。所以滋补肾精方,很多偏温。像六味地黄丸,熟地这类。体现了阴阳兼顾,就是张景岳讲的“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这样造成阴阳兼顾。所以六味丸为什么它里面补阴用熟地。从性味,它是温的,温性的。但是作用呢,又是阴柔的。滋阴养血,体现阴阳兼顾。
- 滋补肾阴,用于肝肾阴不足,阴不足就会产生肾浊,肾浊占居其位,所以验补益肝肾之阴不足的前提下,还要用一定的利水药来泄肾浊。这也是常用的配伍方法。
这个配伍方法,后来张景岳组方,他有他的思想,他强调药力专一,要峻补。所以他的左归饮,左归丸,就把三泻去掉了。增加补益力量。但是这样,后世有说好,有说差的。说好的说它是峻补,这是一种专补,峻补的方法,不错。但大家都承认不宜久服。脾胃差的不能用。那说明什么?这种补泻合剂的结合,既补肾也泄肾浊的方法,在补阴应该注意的。特别是慢性服用的过程当中。更应该注意。
这是补阴药配伍,一般要注意的方法,中医阳中求阴,注意补泻兼施。
用在五脏阴虚要用不同的,针对各脏生理特点的一些药物,这个表上提到五脏一些配伍当中要注意的。我们结合具体方再讨论。
六 味 地 黄
丸 ▲▲▲
〖方源〗《小儿药证真诀·卷下诸方》:“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晴多,面色
白等方。”
[组成]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20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9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现代用法:亦可不煎服)。
〖方歌〗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
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先,肺肾两调金水生,麦冬加入长寿丸。
[功用]滋补肝肾。亦即王冰所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解]
君 熟地黄
──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
│
┌ 山萸肉 ── 补养肝肾,并能涩精 ├ 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即“三补”
臣 ┤ │
└ 山药 ── 补益脾阴,亦能固精 ┘
┌ 泽泻 ── 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 ┐
│ │
佐 ┤ 牡丹皮 ── 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 ├ 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
│ │
└ 茯苓 ── 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 ┘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肝为藏血之脏,精血互可转化,肝肾阴血不足又常可相互影响。
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则骨髓不充,故腰膝酸软无力、牙齿动摇、小儿囟门不合;脑为髓海,肾阴不足,不能生髓充脑,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目,故头晕目眩;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精不上承,或虚热生内热,甚者虚火上炎,故骨蒸潮热、消渴、盗汗、小便淋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宜滋补肝肾为主,适当配伍清虚热、泻湿浊之品。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泽泻利湿而泄肾
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六味地黄丸系宋·钱乙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原名“地黄丸”,用治肾怯诸证。《小儿药证直诀笺正》说:“仲阳意中,谓小儿阳气甚盛,因去桂附而创立此丸,以为幼科补肾专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肾阴虚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虚火明显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等以健脾和胃。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
4.使用注意 脾虚泄泻者慎用。
文献
《成方便读》:“此方大补肝
脾肾三脏,真阴不足,精血亏损等证。故用补必兼泻邪,邪去则补乃得力。故以熟地之大补肾脏之精血为君,必以泽泻分导肾与膀胱之邪浊为佐;山萸之补肝固精,
即以丹皮能清泄厥阴、少阳血分相火者继之;山药养脾阴,茯苓渗脾湿,相和相济,不燥不寒,乃王道之方也。”
柯琴:“故君地黄以护封蛰之本,即佐泽泻以疏水道之滞也。然肾虚不补其母,不导其上源,亦无以固封蛰之用。山药凉补,以培癸水之上源;茯苓淡渗,以导壬水
之上源;加以茱萸之酸温,藉以收少阳之火,以滋厥阴之液;丹皮辛寒,以清少阳之火,还以奉少阳之气也。滋化源,奉生气,天癸居其所矣。壮水制火,特此一端
耳。”(《古今名医方论》)
费伯雄:“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有热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收摄脾经,即有茯芩之淡渗脾组以和之。药止六味,而大开大阖,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止鹄也。”(《医方论》)
〖附方一〗知柏地黄丸
方源:又名知柏八味丸《医宗金鉴》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知母 盐炒 黄柏 盐炒 各二钱[各6g]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6g),温开水送下。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痠痛,遗精等证。
〖附方二〗杞菊地黄丸
方源:《医级》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 菊花 各三钱[各9g]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9g),空腹服。
功用:滋肾养肝明目。
主治:肝肾阴虚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
〖附方三〗都气丸
方源:《医贯》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 二钱[6g]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9g),空腹服。
功用:滋肾纳气。
主治:肾虚气喘,或呃逆之证。
〖附方四〗麦味地黄丸
方源:原名八仙长寿丸《寿世保元》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麦冬 三钱[9g] 五味子 二钱[6g]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9g),空腹时用姜汤送下。
功用: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
六味地黄丸应该看做滋补肝肾阴虚的基础方。
主治证候分析
肝肾阴虚 |
精髓不足 |
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足跟痛,牙齿松动,小儿囟门迟闭。 |
虚热内扰 |
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滑精,牙痛,消渴 |
舌红少苔,脉细数 |
主治,应该说就两部份构成
一部份是肾精不足的基本表现。由于它肾精内含元阴,元阳,它阴的成份不足以后,叫它阴虚,而不叫精亏,是由于它有虚热内扰。由于它突出反映在一种肾精不足,又反映在阴不制阳,产生虚热,虚热内扰证。(
阴不制阳的虚热内扰是第二部分)
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足跟痛,牙齿松动,这些现象不仅仅是阴虚有,精亏一样有。小儿囟门迟闭,这反映一种五迟证。肾精不足,加上虚热内扰,就是典型的肝肾阴虚证。
这里讲骨蒸潮热,程度不重的。骨蒸潮热,如果热很高,比较高了,现在我们临床上譬如有时候这种虚热,38.5度以上,有出现这个,往往要考虑火旺,火为热之极。特别是伴随有明显的盗汗,规律性的持续盗汗,那这是有火旺了。一般盗汗较轻,骨蒸潮热热度不高的,那这个属于虚热内扰。
虚热扰乱精室,可以遗精、滑精,肾精不足可以肾虚牙痛。一般虚热可以。当然虚火上炎那个牙痛,伴随着可以牙龈溃烂,甚至灼伤肺络出血这个都可能。阴虚的消渴,那涉及到肾阴不足,基础上,也涉及到中焦的阴伤了。中焦气阴受损伤。舌红少苔,脉细数这是肾阴虚,以及阴虚火旺共有的,普遍有的。
所以六味地黄丸是个基础方,针对的基础病机,这基础病机可以两部份组成来体会,一部份是一种肾的,肾精不足,基础物质不足。加上阴不制阳的虚热内扰证,基本就是肾阴不足证。如果虚火突出,或者虚热较旺,有上炎之势,(颧红颊赤这些出来)那就叫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补肝肾。
三补 |
君 |
熟地 |
滋阴填精补髓 |
利湿泻浊
防熟地之滋腻 |
泽泻 |
佐 |
三泻 |
臣 |
山茱萸 |
滋肾补肝
温精敛汗 |
泻相火 |
丹皮 |
山药 |
滋肾补脾
收涩肾精 |
健脾渗湿 |
茯苓 |
补肾肝脾三阴之不足─治本 |
泻虚火湿浊之有余─治标 |
配伍有两队药。
第一组,以补为主的药,君药熟地,熟地能够滋补肾阴,又能养肝血,体现肝肾同治,也针对了肝肾同源,称它为填精补髓,不仅是滋肾阴,补肝血,能够填肾精。这是熟地作为君药。君药在方中用量一般最大。
臣药,山茱萸和山药,山茱萸和山药分别用来补肝补脾,这方说起来它三补,肾、肝、脾兼顾。实际上它不能说它同时补肾、肝、脾,而是围绕着肝肾阴虚,通过补脾,通过补肝,来加强补肾作用,应该是这样解释。这两个说法思路不同的。过去都说三个同补,那似乎就是这个方里也能补脾,有能补肝,应该说它不是这个同补,是通过补脾补肝来间接地增强补肾作用。围绕还是肾阴虚、肾精不足。
山茱萸是酸温的,可以补肾精,补肝血,它补肾精的特点,它酸收,有个收涩肾精的作用,又能补肝血。
山药,能补脾,能够固肾,
山茱萸补肝是针对肝肾同源,精血同源,山药补脾是考虑到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充足了,五脏六腑之精下归于肾,能够增加滋养补益肾精的作用。
所以这三味药,山茱萸山药是臣,熟地君药,君臣药结合,体现了肾、肝、脾三阴并补,其目的是补肾。所以它补肾为主。
这三补之外,六味地黄丸又配伍三泻。
三泻是属于佐药。其目的是考虑到正虚以后,相应会产生病理产物。有虚中兼实,因虚致瘀,产生病理产物的一个消除问题,第二个是为了对于补益药物,用的时间可以长久一些,适合缓治,缓图,所以能够使得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总的来说,三泻作用,既有协同作用,又有佐制作用。
具体来讲,泽泻和熟地相配的话,体现出它能够泄肾浊,以前说到肾阴不足可以产生肾浊,这是它的协同的一方面。同时有泽泻的淡渗,减少熟地的一种滋腻。
丹皮,它有凉血、清热作用,特别治疗血热,虚热常用。所以针对这个虚热内扰,它可以有清肾虚所产生的虚热作用。第二,它和山茱萸相配,山茱萸酸温,入肝肾经,丹皮入肝经,能凉血。能制约山茱萸的温性。所以它也存在一个相互既协同又制约这个关系。
茯苓是淡渗利水的药,和山药相配,使山药的补脾能够结合健运。单补脾,不健运,服用长时间,可以使德脾胃气机壅滞,用茯苓的健运和山药的补脾合作。体现出健运、补益相结合。而且茯苓淡渗利水,也可以使山药补而不滞。这是茯苓的含义。
佐药的三味和君臣药相配,体现了三补三泻兼顾,扬长补短。
配伍特点
(1)肾、肝、脾三阴并补,围绕着肾阴为核心,补肾为主。
(2)三补三泻同用,以补为主。
一般的用量特点,三补为主,比如说,原方熟地为君,它可以用八两,作为臣药的两味药,补肝、脾都是四两。佐药,那就是三两。就是说从用量体现出一个主次。所以它是以补为主。
运用
辨证要点
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补肾阴的基础方。
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代表了基本的肾虚。阴不足,不能制阳,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这个像一种标准公式一样,形容肝肾阴虚的舌脉表现。它是一个补肾阴的基础方。
随证加减
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玄参。
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
六味地黄丸清虚热力量较小,对于虚热内扰,虚热轻证比较适合,也适合久服。知母、黄柏、玄参擅长于滋阴,清热,退虚火的一些药结合。特别后面要说到的知柏地黄丸。所以再加知母、黄柏、玄参这类的。
另一个呢,六味地黄丸毕竟是补肾阴的。其中三补呢,熟地、山药这些,比较滋腻,容易使气机壅滞,所以脾胃虚弱,或者脾胃气滞,这一类容易阻滞气机,里面要结合一些运脾,特别是化湿行气的药。
临床 加减方法
1. 消渴 |
+补阴药 (玉竹、知母、葛根) |
+补气药 + 活血药 |
2. 头晕头痛
(阴虚阳亢) |
高血压 + 首乌、钩藤、天麻、菊花 |
伴动脉硬化 + 丹参、葛根 |
3. 痴病、记忆力减退
(脑失髓养) |
+ 填精补髓药(血肉情之品) |
+ 开窍化浊药 |
+ 活血药 + 通络药 |
4. 遗精、滑精
(虚火扰动精室) |
+ 知母 黄柏─知柏地黄丸 |
+ 收涩药 |
六味地黄丸常用于阴虚,以肾阴虚为主的下焦证,消渴。这就要增加一种补阴成份。同时有的涉及到一种气虚气阴两伤,可以加补气药。特别六味地黄丸加一点活血药,久服效果更好。
阴虚以后容易阳亢,引起头晕头痛,肝阳偏亢引起风阳上扰,气血逆乱,头晕头痛,这也是经常加的一些,结合一些潜阳平肝,针对风这类药物。钩藤、天麻、菊花、首乌这类常用。
现代经验,像动脉硬化,痉挛这一类,它也可以出现头晕,头痛。可以结合丹参、葛根。丹参可以养血活血、葛根升清阳。但这里葛根还是比较润,又有清热作用。现代使用当中,也是一种现代研究的一种辨病。发现这个药在心血管方面一些作用。
因为六味地黄丸有填精补髓的作用,特别像熟地,滋补肾精,所以对于一些特别老年人,老年痴呆这一类,它是涉及到一个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养络、充脑。所以要增加填精补髓药,像龟板,鹿胶这一类。它都是动物的血肉有情之品。所以有比较强的填精补髓作用。可以结合的,在这类,特别老年痴呆这类,还涉及到一个肾精不足。肾精不足,肯定有湿浊,肾浊占居其位,所以不是光补,还要开窍。开窍化痰,化湿浊这类药物,活血通络结合,这是一个作为用药思路上,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可以这样加味。
虚火扰动精室,既要清降虚火,滋阴降火,又要有一些芡实、金樱子,牡蛎这类的收涩,相结合。
这里还列了一些遇到不同的症状,倾向那个方面的一些用药。这个用药涉及到中药学学习的时候,很多功能大家也比较熟悉的了。但就是说要抓住一个本质,它是用于肾精不足、肾阴不足的方,肾精不足、肾阴不足用这个做基础方。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虚热的这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