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 | 错高湖边的错高村——西藏错高村保护与发展规划

 桃桂 2017-09-05



1
规划背景


从2012年04月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等文件,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拉开序幕。


作为西藏林芝地区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和工布江达地区原住民的精神家园,错高村201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规划对其保护和发展主要以文化保护为主。




2
保护方式探索


1.突破传统


传统保护从选址与自然环境、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资源梳理及保护分类并不能完全包含错高村特色资源。规划在保护范围划定方面,突破传统的三区划定,即突破原来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的划定,补充了视觉与文化的关联资源保护,保护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关联的传统资源,保护由河流、湿地、雪山构成的视觉景观,是对资源特色明显的传统村落保护内容的补充。





2.注重实施


为适应藏东南气候、资源及其社会发展的变化,错高村内的建筑建造形式分为整体石砌类、上木下石类和整体木制类三种。规划系统的将这三类建筑从基本情况、价值评估、保护方法及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便于规划的实施,采用导则的形式进行修缮指导。例如墙体部分,将三类建造形式中包含的墙体形式分类,给出每一种墙体形式的建造技术,并对应的给出修缮方案,并用图解的形式呈现。




3.坚持人本理念


规划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原住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问题,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努力保护错高村原始的社会秩序,强调原住民生活、文化自豪感。以保护原住民生活习惯为主,对于旅游发展部分以少而精为准则,不破坏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不影响原住民的传统生活。




强化错高村“精神家园”的作用,研究重要佛事活动的时间、路线、场所,并在规划中突出了相关节点和路线的设计,突显文化传承。


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上,以提升原住民生活质量为前提,辅助设计旅游设施,且同时考虑供给原住民生活使用,比如医疗站、救助站可以提升错高村医疗卫生条件,摆渡电瓶车停靠车站、马匹及山地车租赁站同时缓解目前村内停车位紧张的情况等。



3
规划思考


1.重视保护传统村落资源的关联性


资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是资源特色的总要组成部分,应采取整体性、系统性的方法对传统村落内多元的、相互关联的历史要素进行保护。


2、保护传统村落原始的社会秩序

是实现文化保护的关键


注重原住民生产、生活、精神等多方需求的规划,能真正关注原住民原始社会秩序的规划,才能实现文化的保护。




设计团队主要人员:冯新刚、单彦名、赵亮、梅静、田家兴、李志新、连旭、王汉威、潘曦等


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是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院的专业规划设计机构,其前身成立于1975年,已成为我国唯一专门针对中小城市、县镇和农村地区规划建设领域进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设计工作的专业机构,是住建部城乡规划和村镇建设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