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州画廊联盟名家推荐] 忘白扇面作品欣赏

 莉霞3cuuphoffw 2017-09-05



团扇吟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衣裙


罗衣轻团扇,寒夜苦相亲


银钿生图画,金钗等凤吟


茗茶轻且浅,辗转忆到今




也说扇面

文/忘白

 

扇面是我最近才研究的形式。或许是弧形为边的原因,刚开始还不太适应。毕竟习惯了直线为边的布局,一下子换成弧形起势,还真不好摆弄。好在慢慢折腾,也能慢慢习惯了。

 


虽然说绘画语言的锤炼与画意的提升才是画家所注重的必修课程,这种课程无疑像运动员反复训练基本的技术动作一样,枯燥无味但是又不能不熟悉它。而熟悉到表达,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算你能基本上表达得不错了,还有更高的艺术品格与文化修养让你用生命去净化。这就够画家折腾一辈子了。当然,高有高追求,低有低表现,每一个阶段的研究都是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虽然形式并不是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偶尔用形式来变一变招数,也是画家研究形式语言的乐趣所在。

 


天圆地方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观念,很多的文化创造都与方圆有关,比如筷子、铜钱等等实用物件。但是,也只有扇面这种形式,才能把“方”与“圆”的观念(或说直与曲)统一在一个平面上,这无疑是个伟大的文化创造。我们很难断定扇子是在什么时候产生,但是从汉代的画像石开始,中国人就有了关于使用扇子的图识记录。唐代的绘画和宋代的小品,更是记录着从宫廷生活到普罗大众离不开扇子这一生活用品。而最为重要的是,这种生活用品后来演化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样式,并在这种后来以“扇面”命名的图式风格中花样百出、不断翻新,既在材料与形制上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创新,又突破了原有的使用功能而变得纯粹的审美行为,这无疑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现象。也就不能不令人赞叹了。

 


常听说“扇者,善也”,扇面,谐音“善面”。对中国人的来说,无疑是日常生活中的好口彩。这是除了绘画形式之外,更是高于审美的文化心理需求了。

                                                     丁酉处暑于北京




























个人简介

忘白,本名王国仕。

壮族,1978年出生于广西天等县。

2008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花鸟画,获美术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14年广西美协推荐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第三届西部青年美术家创作高级研修班”学习,2015年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美术学博士学位。

先后师从伍小东、陈绶祥等诸先生,分别涉足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与创作、中国诗词、中医等国粹经典,十几年来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

曾多次举办个人展览,多次参加各类画展并获奖,出版有《枕石画集》、《忘诗楼雅集》等多部画册、诗集。

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