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海涛668 2017-04-14

扇子在中国的历史很悠久,晋代文献中就有“舜作五扇”的说法,如此追溯起来,扇子的历史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商周时代,人们用雄雉鸡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翟扇”,并出现了长柄的“雉扇”,此时,扇子成了帝王威仪的象征并流衍至后世的历代封建皇朝。

扇子在古代别称“摇风”“凉友”,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吟咏扇子的诗文。

元朝一位越南文人叫做莫挺之,做过一篇《扇子铭》,说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扇子对人的帮助就像古代的贤臣伊尹和周公一样,那么在北风凌冽、风雪载途的冬季,扇子就成了伯夷和叔齐一类不受供养的人物,末了,用《论语》中的名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来赞美扇子,在这里扇子则升华成为了某种道德操守的象征。

在众多描绘日常生活的传统绘画中,在各种传统形式的戏曲表演中,扇子更是不可缺少的道具。文学史上的名著南戏传奇《桃花扇》中,桃花扇成为了贯穿剧情的实物线索。所以,在近代以前,扇子或曰扇面和生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小小的扇子已然成为一道文化景观,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一支独秀。

清 吴大澂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中国文化向来以讲究精致典雅著称,从扇子上便可窥见一斑。在隋朝以前,扇子多以绫绢、禽羽、竹篾等材质制成。隋唐之际,出现了纸扇,后又发展了象牙扇、檀香扇等名贵品种,不但制作材质异常珍贵,而且在制作工艺方面讲究精雕细刻。有一种非常名贵的黑纸扇,从头到尾需要86道工序。扇子按照材质可以分为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和麦秆扇等几大类。按功能则可分为檀香扇、团扇、挂扇、绸舞扇、广告扇等。明清时苏杭的扇艺代表了中国古代工艺扇的最高峰:苏州的扇子称为“香扇”,杭州的为“雅扇”。至今兴盛不衰的杭州王星记扇业就是杭州“雅扇”的代表。

扇面和中国书画结缘的历史也比较早,史书所载王羲之为老妪书扇而扇价十倍的故事,就是关于扇面书法的较早记载,可惜书圣的题扇作品没有能流传至今,实际情况难免荒邈不可稽考了。不过发展成熟的阶段应该是隋唐之际,随着造纸技术的提高和成熟,为扇面书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清 沈曾植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扇面书画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因为随着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在唐末、五代基础上出现了大繁荣的景象。文人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了文人画创作高潮。加上皇帝对扇面艺术的重视,书画扇面相应得到飞速发展,臻于顶峰。《画继》中载:“政和间,徽宗每有画扇,则六宫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画扇书扇的风气在两宋是盛极一时的,创作了大批不朽之作,至今还可以在扇面上饱览两宋书画的高超艺术。扇面也因此部分脱离了实用范畴,成为一种纯艺术形式。宋徽宗赵佶所书团扇“掠水雁翎寒自转,堕泥花片湿相重”。可谓宋人书扇的杰作,此作用笔凌厉,顿挫自然,如锥画沙,字间行间呼应得体而气韵生动。有张旭之气韵兼怀素之洒脱。显示出精湛的书法造诣和书扇经验。所以扇面在实用的同时,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加上名人书画,成了藏家极为青睐和宝爱的艺术珍品,不惜重金搜讨之,赏玩之,庋藏之,在收藏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清 黄牧甫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时至今日的工业化时代,电器技术普及,生活节奏加快,扇面作为农耕社会的日常用具,发挥实用价值的舞台也已经很小,不过,书扇仍然是书法艺术家的兴之所在,把玩书有名家真迹的扇面依然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鉴赏活动,扇面书法的审美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消泯,而且愈发显现着蓬勃的生命力。近年来,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专业大展中,扇面书法展也成了一个专题展事,已经举办了三届,众多的书法家和爱好者积极参与,盛况空前,说明扇面书法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黄宾虹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说到扇面书法,由于受制于特定的空间形式,有它一定的特殊性,颇类似近体诗中的绝句和词中的小令,属于浅吟低唱一类,特别讲究小中见大,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出大气象,注入丰富的艺术信息,有耐得住吟咏回味的艺术含量,因此对创作者驾驭书法艺术语言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甚至颇为苛刻的。明清和近代书家在书扇方面更是累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各种书体、各种扇形都可以作为介质,创作出了大量丰神迥异、气格卓荦、各具特色的优秀扇面书法作品,是书法艺术与扇面形式相结合的艺术奇葩,堪为当代扇面书法的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同样是草书折扇,文彭的作品表现出流美婉转、婀娜秀润的绰约风韵,如新柳扶风。而王铎则以峭拔争折又不失沉酣跌宕取胜,如龙蟠凤舞。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明 文彭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明 王铎

梁山舟和翁同龢都是清代名书家,梁氏书扇一派天真烂漫,字形变化如碎琼乱玉,而统一在清雅活泼的格调中;翁氏则颇为循规蹈矩,以整饬端严胜,显示出取法苏黄的书卷气息。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清 梁同书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清 翁同和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件书扇章法上都是为了适应折扇的形状特点,每行字数采用一多一少的安排布局,由此避免逼仄拥塞之弊,是书写折扇的一个基本章法构成。

折扇章法构成的另一典型套路是每行字数很少的弧形构成,如王福厂的隶书折扇,每行三字,加大字距,从而别有一种疏密得宜,儒雅端庄的书卷气息。陆维钊的隶书折扇,每行两字,强调字间细微的关联和照应,用笔凝练而飞动,又是一种纠结顾盼的生动意境。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王福广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陆维钊

团扇相对折扇章法的自由度稍大些,比如赵之谦书《恽南田诗》团扇,基本采用的平匀式布局,适当加大行距,而以字形的参差和用笔的丰富营造出和谐圆融的韵律,彰显北碑书法如棉裹铁的特殊风采。吴昌硕的团扇诗稿,书五言七言诗各一首,更近乎手札一类,率意自然,刚健秀拔,生气郁勃。由于书写两首自作诗,左右字形大小和用笔轻重有变化,不过貌离神合,气势连贯,变化而统一。线条清健圆润,古茂流利,温雅遒美。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赵之谦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吴昌硕

扇面书法有一定的艺术规律可循,不同书家的作品也展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

叶恭绰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著名书法家李刚田先生说的“扇面书法是近观的、静态的,不但要耐“看”,即形式动人,更要耐“读”,即内蕴丰厚。扇面书法在形式上难以出新出奇出与众不同的靓与眩,所以其内在的“文化风格”显得尤为重要。这文化风格不是由顿悟所得,而是渐修而成,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一种境界,是对书法细细品读玩味中的文化感受。”

吴湖帆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李刚田先生还根据自己的书扇经验指出:写扇面要以静穆安详为审美主调,既使草书,在形质上飞动,仍要神安气闲。扇面书法要耐品读,不但重章法安排与字法结构的空间之美,更重在笔笔生发、点画映带、字势呼应中的时序之美……写扇面要精准,要求技法的娴熟与胸中积累的丰厚。笔下要松活,秀雅之中有生辣,即不可流于匠俗甜美,又不可蹈入肆野粗劣,要“不激不厉而风归自远”,要如“谢家夫人淡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

于右任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这些堪称深得其中三昧的精辟之论。

邓散木

漫说扇文化及扇面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