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开伍:很长一段时间,我曾经认为“看相”是骗人的把戏

 薛开伍 2017-09-05
2017-09-03 14:0425

   薛开伍/文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不完全统计法”,有些甚至是根据“个案”得出结论,不断犯着“以偏概全”的错误。

   有一段时间,我曾经固执地认为,看相是骗人伎俩。

    记得在1981年夏天,我读完高中一年级,当年下半年,进入高二。那个时候高中是两年学制,次年我将高中毕业,接受高考检验。

    有天村里来了一位女相士,村民们纷纷前往凑看热闹。

    家庭条件所限,在家中众多姊妹中,唯有我读到高中毕业。父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希望来年能够考上大学。

   此时此刻,母亲是不会放过咨询女相士的机会的。

    母亲热情地把女相士迎回家中。女相士铁口断定:次年我一定考不上大学。

    按照统计规律,女相士的说法有接近100%的准确率。因为恢复高考后,在我之前,毕家岭一带还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

    母亲告诉相士,说我在重点中学澧县一中读书,读书如何如何刻苦,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母亲这样说,自然是希望女相士仔细看看,更希望前面的结论是女相士看花了眼。

    然而,女相士坚持她的结论,还加强她的说辞:考不上就一定考不上,把钱堆起来去读书还是会考不上。

    ……

    母亲做的一切是背着我的,也决不会把结论告诉我。当时我只知道来了个客人,来干什么那是大人的事。母亲不希望有任何外界因素影响我当时的学习。

    第二年(1982年),我以高于一本线的成绩,被湖南师范大学录取。母亲也把那位女相士当年的预测结果告诉了我。

    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固执地认为,看相纯粹是骗人的,更没有所谓的“相学”之说。

   要是谁要给我看相,我都嗤之以鼻。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春风先生告诉我,相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他毫不忌讳直言,说我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春风先生认为,社会上确有一些人,凭着对相学的一知半解,浑水摸鱼,让很多人对预测产生偏见,我们是搞这一行的,可不能和一般人一样,犯同样的错误。

   后来我开始研究中医相面的学问,发现人的相貌中还真能透露出很多关于人的信息。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某人“面黄肌瘦”。你想过没有,“面黄”和“肌瘦”,两个看似并不相干的词语,为何能组合到一起?

   人身体的五种元素(五行)和五脏六腑是一一对应的,其中元素“土”,与“脾胃”对应。

    人身体的五种元素也对应着五种颜色,其中元素“土”对应的是“黄色”。

   简单地说,“土”即“脾胃”,“脾胃”即黄色。

    因此,人身体的“土”元素,如果受到克制和耗损,则会引发脾胃方面的疾病,脾胃一旦不好,一定消化不良,势必产生“肌瘦”的效果。

   同时,“土”元素受到克制,也会引起面部颜色的变化,“土”对应黄色,因此出现“面黄”。

   这就是“面黄肌瘦”的来历。

   同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如果看见某人面目长期“红光焕发”,则此人的元素“火”出现问题。这就警醒此人应该注意,预防与“火”相关的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如果看见某人面目变黑(与晒出的黑色不同,从里到外渗透出来的黑色),则肾脏、膀胱、生殖系统等部分可能出现了问题。

   肺部出现病变的人,特别是肺结核患者,其面部经常是嘎白的。平常我们做完剧烈活动后,脸色变得惨白,也是因为肺部受到了克制。

    肝脏五行为“木”,颜色为“青色、绿色”,如果肝胆不好,甚至发生病变的人,面部经常出现铁青颜色。

    弄清楚这些因果关系后,我们不难理解,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中医,为什么看病先相面。

   如果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毫无疑问可以揭示人体隐藏的疾病,从而有针对性地实现“未病”防治。

   五脏六腑的状态,不仅在面容上有所体现,而且在身材上也有对应关系,比如“金方木瘦水主肥,火尖土厚背如龟”等等。

   至于“面容”与“命运”的关系,这样的著作更多,虽有糟粕,但不乏精华,能流传至今,足以证明其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欲知谁家渐渐昌,印堂发亮有黄光”、“欲知谁家渐渐贫,面如水洗耳生尘”等等。

    相面之说确有其理,相面是否准确取决很多因素,既与预测水平有关,也与预测当时的场景有关。比如礼德大师观人面相,必须得在早晨醒来但还没有睁开眼睛的时候。

    弘扬相学文化,需要大家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在湖南师范大学《周易文化与华夏文明》、《易学与现代科学》课程中,我毫不犹豫地纳入了相学知识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