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遗产 | 品明清御窑瓷器,先要会看底

 齐哥007 2017-09-05

中国制造为世界各国最熟知的,瓷器当属第一。各国从皇室、将军、富豪、学者、传教士,及至来华的船员、士兵,莫不以拥有一件中国精美瓷器为耀。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瓷器


在英国女王行宫温莎城堡、二战领袖丘吉尔家族庄园、维多利亚女王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弗吉尼亚艺术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后转到吉美国家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柏林国家博物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均有中国瓷器精品收藏。



丘吉尔庄园里收藏的中国瓷器


自唐代开始,中国瓷器就开始走向海外。中国古代陶瓷造型繁多,因跨代延续缘故,很难从器型、工艺方面进行判断其准确年代,胎质上鉴定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唯有瓷器底部上的款识与器身纹饰,容易掌握。




款识是瓷器身上的重要标识,常见有题记款与年号款两类。

年号款通常能够直接地反映出瓷器烧造的年代,因此作为瓷器身上一种比较特殊的标记,被人们所熟知。而御窑瓷器上的年号款则更是如此,它不再仅是一种年代的标记,更是皇帝专属的标记,成为了皇权的一种印记——明清时期,署有皇帝年号款识的御窑瓷器只可供皇帝支配。



明清景德镇御窑瓷器的制作,必须遵照北京皇宫的意图,按照皇宫提供的“官样”来生产。可以说,皇帝借助“官样”,使生产者准确了解自己的意图,从而达成对御窑瓷器的控制。



制作过程中,御窑的瓷器会被打上皇帝的印记——以皇帝的年号作为瓷器上的款识,如下图即在瓷器外底署“大清宣统年制”。可以说署年号是皇帝有意为之的结果,是否署款、署什么款,都由皇帝决定。


相关研究表明,雍正时瓷器款识由楷体变为篆体,乾隆时使用篆体款识的新官样,均是在皇帝的直接授意下进行的。


烧造好的瓷器出窑后,会经过非常严格的拣选,最后分成合格品和落选品。无论哪一种,其使用方式和处理方式,都体现着皇帝的意图。


对于合格品,谁来享用,如何分配,使用中破损后如何处理等,都有严格规定。根据文献记载,只有以皇帝为代表的皇室人员才有资格使用御窑瓷器,宫廷之外,若没有皇帝的许可,任何人拥有或使用御用瓷器均属违法。




而且即使是皇室成员,对御用瓷器的使用也有严格的釉色和数量区别。《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对此有详细规定。其中黄色是区别等级最为重要的釉色。皇太后、皇后使用里外黄釉瓷器;皇贵妃使用白里黄釉瓷器,贵妃、妃使用黄地绿龙瓷器;嫔使用蓝地黄龙瓷器;贵人使用绿地紫龙瓷器;常在使用五彩红龙瓷器;级别最低的答应没有专属其等级的瓷器釉色。


刘苗苗/摄


除了明确有等级限制的黄釉及龙纹瓷器之外,后宫人员均能分得数量不等的“各色瓷器”。等级越低,分配的瓷器数量越少。



代御窑瓷器年款


就目前所见来看,在明代洪武时期的瓷器上尚未见署有皇帝年款者。


永乐:年号款始于明永乐时期。所有款都见于内底,个别见于内壁,均为四字篆书。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  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时期,是御窑瓷器年款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宣德年制”四字篆书款


“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发展成“大明某某年制”六字年款







“空白期”


宣德之后是所谓的“空白期”,也就是明正统、景泰、天顺时期。空白期并没有停止瓷器生产,但是的确尚未发现署有年款者。



成化


署款方式、位置历经变化多端的宣德时期后,到明成化时期,瓷器年款延续宣德时期的一些改变,并逐渐形成规律。自此直至清代,御窑瓷器年款形式基本定形,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明正德时期,除常见模式外,八思巴文款十分流行。




此外,还见有“正德年造”款。此类款识系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发掘首次发现。




嘉靖





隆庆时期,瓷器年号款常见“隆庆年造”、“大明隆庆年造”款,颇具特色。




万历时期







代御窑瓷器年款


清代御窑瓷器整体上继承了明代署六字年号款的做法。

清初顺治时期,很多瓷器都不署年款。少数瓷器上,用青花写“大清顺治年制”六字款。




康熙


到了康熙时期,署年款的现象又开始普遍。最为流行的写法,就是大家熟知的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康熙时期仿成化鸡缸杯,底款的边框是模仿成化时流行的方框款




除了这种六字双行款之外,康熙时期六字三行款也非常多见。三行款外围都没有双圈或方框。



写在花盆口沿下的款。康熙时期,生产了很多大花盆。花盆的款识就经常写在窄窄的口沿下,只能写作一行。


还有一种款,没有皇帝年号,只有“大清年制”四字,其实也是康熙时期的,但比较少见。




下面隆重介绍一款高级定制的款识,“康熙御制”四字款。款识周围围绕单线或复线方框,有青花款、蓝料款、红彩款、刻款四种。这种款只用于珐琅彩瓷器,其他瓷器并没有这种待遇。康熙时期,珐琅彩的炼制和烧造工艺由宫廷垄断。景德镇御窑厂将白胎瓷器送入宫中,再由宫廷造办处的画珐琅人用珐琅料进行绘制。因此,珐琅彩瓷器是只有宫廷才能制作的高端瓷器。




雍正


大家知道,雍正时期的瓷器大多素雅,秀气。这一时期的款识,同样书写得工整秀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有双行的,也有三行的;有围绕双圈的,还有围绕方框的。“雍正年制”四字款也比较多见。



雍正皇帝不满足于楷书款,开始广泛使用篆书款,有“大清雍正年制”和“雍正年制”两种。雍正篆款,同样是工整秀丽,一丝不苟。




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的底款,多数成了“雍正年制”款,“雍正御制”款较为少见。




乾隆


乾隆时期,篆体款识最为多见,楷书款相对比较少。



 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蓝料书“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这是珐琅彩瓷器的专用款识。


乾隆时期,篆款已居于主流,“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广泛流行。




乾隆时期的制瓷工艺已臻巅峰,单就瓷器底款而言,其署款方式和写款所用彩料,都是种类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




天蓝釉上以金彩写款



以黑彩写款




用青花在瓷胎上写款,上面罩透明釉,周边再施豆青釉。



于瓷胎之上阳文印款,剔除多余的瓷泥,然后统一罩釉。




蓝釉色地,阳文字款涂金彩。在细密的笔画之上涂以金彩,其难度可想而知。



嘉庆时期

瓷器延续了乾隆时的特征,款识也是如此。嘉庆时期,楷款非常少见。




篆款依然是主流。有青花写款


矾红彩写款


金彩写款


刻款



还有横着写的单行款,这是写在扁瓶底部的




道光时期

仍然延续了楷款少、篆款多的老路子。楷款长这样,字体很规矩、清秀。





咸丰时期

瓷器款识又恢复到以楷体为主。“大清咸丰年制”六字楷书款最为常见。





还有六字三行款,有写款也有刻款,均难得一见。


同治时期

也是以楷款为主,且款识周围的双圈几乎不见。





偶见篆款


光绪


“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大清光绪年制”六字篆款



“光绪年制”四字篆款


宣统时期

御窑厂已经改为“江西瓷业公司”,成为官商合办的现代化企业。但江西瓷业公司仍为宫廷烧造瓷器,并署“大清宣统年制”款。




六字三行款的署款方式,与“江西瓷业公司”的署款方式非常相似,体现了共同的时代特征。



清代御窑瓷器款识全家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