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梅宁血汤”治疗多种出血证

 古道岐黄 2017-09-05

    组成:乌梅30克,僵蚕10克,白芍20克,甘草3克。
  功能:益阴和阳,宁络止血。
  主治:出血证(衄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
  用法:乌梅淡炒后与其余3味药水煎,每日服1剂。如出血量多,可频频饮服。
  方解:出血者多因气血沸郁,血不安经所致,血之所以不安者,乃血脉失其宁谧,当以宁血为本,使脉气冲和,故宁血为澄本清源之法。本方由济生乌梅丸合芍药甘草汤组成,乌梅、僵蚕宁络止血,芍药、甘草养血复脉。宁血之法重在化气调阴阳,以乌梅、白芍酸苦生津;乌梅、甘草酸甘化阴;僵蚕、白芍苦辛通降;僵蚕、甘草辛甘化阳。共用而益阴和阳,不止血而血自循经。同时,方中白芍滋阴补脾,乌梅酸敛养肝,僵蚕辛咸宣肺益肾,甘草合诸药养心复脉,使五脏和谐,阴阳协调,气血宁谧。
  临床运用:
  1.衄血:鼻衄不止,喉痒咳嗽,舌尖红,脉浮数者加杏仁、桑叶、鱼腥草。齿衄色红,牙痛口臭,渴饮秘结,舌红脉数者加玄参、生地、麦冬。
  2.咳血:咳血鲜红,舌红少苔,脉数,加桑叶、杏仁、麦冬。肺痨咳血加百合、白芨、阿胶。肺癌咳血加川贝母、薏苡仁、三七粉。
  3.吐血:吐血鲜红,胃脘痞胀热痛,心烦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大黄、黄连、黄芩。呕吐血色淡红,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虚者加炮姜、艾叶。
  4.便血:便血鲜红,淋漓不尽,肛热,脉沉数者加丝瓜络、仙鹤草。便血色淡、肛坠,舌淡脉缓者加黄芪、白术、防风。便黑如柏油样,脘腹隐痛,四肢不温,舌淡脉弱者加南沙参、炒白术、炮姜。痢疾便下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少者加黄连、山楂。
    5.尿血:尿血色红,小便热痛,舌尖红,脉数者加生地、淡竹叶、白茅根。膀胱癌尿血涩痛,小便频频,舌红脉涩者加小蓟、生地、炒蒲黄。肾癌尿血,伴发热,腰痛,头晕乏力,舌瘦薄少苔,脉沉细数者加黄芪、西洋参、蒲公英。 
    
名医邵章祥简介:1944年生,现为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省名中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