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安阳中医李荣伟

 灵兰秘奥 2017-09-05
  一方:燮理三焦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g 熟地30g 益智仁9g 枳壳9g 山药20g 党参15g 甘草3g

  百病,言其多也,非绝对值。

  一方治百病,临床之初,咱一直反对,不赞成有这样的说辞。然最近这几年,咱临床所治的病症,的确除催乳调奶用它方外,几乎所有的咱临床接触的病患,都用该方根据四时气候的变迁、患者的体质及临床病症的不同,实时损益之。

  说是一方其实是一法,启上、畅中、夯下三焦燮理。说是治病,其实是调“体”,调理机体气机。

  关于方意方理,咱已多次在论坛提及。

  方中谷精草、桔梗,清利咽喉,开启上窍,疏理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门户,这叫启上。益智仁、党参、枳壳,温阳益气健脾,疏理中焦之气机,开启中焦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这叫畅中。熟地、山药健脾益肾填精,夯实下焦,稳固机体基座,这叫夯下。当归活血、补血,使血载气,促进机体气血气机之循环。甘草调和诸药也。

  气有拂郁百病乃生,大气一转百病易愈。启上、畅中、夯下,燮理三焦气机,疏通促进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调动机体本身气机之能动性,旨在以机体气机之能动治已病、未病,非针对某一次疾病所设之一法一方。故而咱常说“启上、畅中、夯下”不是治病是调体,这里说的“体”,是机体之本体整体,不是言“体质”。

  技无高下,学无止境,为不断总结提高自己,也为为自己的下一代留下点儿什么,拟从今日始,不定期实时随机摘录一些病之案例,记于此,或可证一方加减可愈百病。

  张**,女,70岁,安阳东关村人。2017年6月16日初诊。

  主诉:感冒不适半月余。

  刻诊及病史:患者感觉感冒不适已有半月余,用多种西药,效果不显。现感觉头有些晕,身体不适乏力,曾有发热史,但温度不太高,不畏寒,不咳嗽,感觉无痰,饮食尚可,二便正常。素有高血压病史,用药不详。无血糖偏高史,平素睡眠欠佳。检查见:咽红,鼻腔粘膜略红,舌体较为胖大,舌质偏红,苔白不甚厚。脉左右偏弦,偏沉,偏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双下肢无瘀肿。

  诊断:感冒。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薄荷9 g 益智仁9g 熟地20g 枳壳9g 山药15g 党参9g 杏仁9g 生地9g 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20分钟,两次,即煎即服。

  加减意图:咽红加薄荷辛凉清热疏解咽喉,舌质红加生地清热凉血,加杏仁宣肺降气止咳,在很大程度上,咱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安慰剂,要不患者可能会说:“俺咳嗽,怎么没有一味止咳嗽的药呢?”

  问:经验之谈,值得学习!有机会试试。

  答:谢谢老师的关注,如果老师真要试这个方法,可先从脾胃病入手,因为我感觉用这个方法治疗脾胃病效果更佳,比治疗其他疾病效果要明显。首次应用就能取得明显效果,才能增加你以后应用的信心。

  魏**,男,15岁,住安阳安钢。2017年6月17日初诊。

  主诉:气短,呼吸不能到位,3~4月余。

  刻诊及病史:患者感觉呼吸不能到位,气短,3~4月余,用药不详,效果不甚明显。现感觉气短,别无不适。刻诊见咽喉焮红,舌淡红,苔薄,脉偏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无胀感。问之咽喉无疼痛,无口干、口苦、畏寒等症状,不咳嗽,饮食、二便、睡眠尚可,学习优秀。

  诊断:气短(咽喉气机淤阻)。

  处方:谷精草12g 元参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青果9 g 益智仁9g 熟地20g 枳壳9g 山药15g 沙参9g 射干9g 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20分钟,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干热上火之品,多饮水,少熬夜。

  加减意图:患者气短,主要病位病因在咽喉,加元参、青果、沙参、射干都是加强清热解毒治咽喉的作用,减熟地的用量是因患者年轻,下焦无须多补。

  李**,女,67岁,住安阳东关。2017年6月18日初诊。

  主诉:咳嗽半月余。

  刻诊及病史:患者感觉咳嗽已半月有余,期间用过一些西药、中成药,有效,但终不能治愈。咳嗽昼轻夜重,白日几乎不咳。咳嗽无痰不喘,无咽干口苦的感觉,但有咽喉向外冒火的感觉。饮食、二便正常,睡眠欠佳,平素血糖偏高,每天都在用药。刻诊见咽喉略红,舌质瘀紫,苔薄白。脉偏弱,右甚于左。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无胀感。

  诊断:咳嗽。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枳壳9g 山药20g 地龙9g 田三七6g 川贝母9g 党参15g 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20分钟,两次,即煎即服。嘱避风寒,慎饮冷。

  加减意图:本患者用药加地龙、田七是因患者舌质瘀紫,血行瘀滞,意在活血行瘀,便于药气药味的运行,也为畅通机体气机修路,气机畅则不咳。加贝母意在润肺止咳以治标。

  发起会话

  李荣伟

  痴人

  万**,女,42岁,住安阳水冶镇。2017年6月19日初诊。

  主诉:胃脘疼痛、烧灼3年余。

  刻诊及病史:患者三年前感觉胃脘胀痛,烧灼,胃镜报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经治未能痊愈。去年及最近一次胃镜检查报告均为糜烂性胃炎,Hp+++。现患者感觉食后腹胀,有酸水,胃脘部烧灼样疼痛,食后善饥。刻诊见患者咽喉鲜红,舌体薄小质红,苔薄白,脉偏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问之咽喉无疼痛,无口干、口苦、畏寒等症状,二便、睡眠尚可,易着急。每次月经要提前3~4天,来7天左右,其中2~3量多,有血块儿。白带不多,有乳腺增生。

  诊断:胃脘痛(糜烂性胃炎)。

  处方:大青叶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枳壳9g 山药20g 鸡屎藤15g 党参15g 香附子9g 三七6g 甘草3g。

  五剂,每日一剂,水煎20分钟,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勿劳累。

  加减意图:本方变谷精草为大青叶,是因最近气候炎热,患者咽喉鲜红,谷精草咱多用于咽喉热邪轻症,临床中咱常根据咽喉的颜色及季节的不同而易之。大青叶清热凉血的作用胜于谷精草。加香附疏肝解郁是因考虑到患者久病多郁,加鸡屎藤、三七是考虑到久病入络多瘀的缘故。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疾病实乃千变万别,岂有一方治百病之理?

  咱是个固执的人,说好听点儿就是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坚持自己的观点。虽然平时也常说“博采众长”,但一旦自己认定的东西常是固执地坚持。

  呵呵,如今竟然愚蠢到了“一方治百病”。

  当然我说的“百病”不是指所有的疾病,仅言“多”而已。

  “一方治百病”肯定会遭到同行老师的唾骂,病友患者的鄙视。但我相信“万能胶”是有的,“万能钥匙”是存在的,现如今“技术开锁”更是成了一些人发财的捷径。我每天都在苦苦寻找寻摸治病的窍门、捷径,深究致病、治病之理,希望自己在医学能有所发展。

  欣喜的是,咱如今每天几乎就是在用同一个处方治疗接触的病患,当然不是绝对的。或者有问了“用一个处方治疗所有的病患,笑话,有效吗”?

  我觉得我还没有愚蠢到没效而坚持用药的地步,况且患者也不是个个都愚蠢,患者认定的是疗效而不是所谓的名声、面子。

  这个“方”到底是什么呢?书于下。

  谷精草、桔梗、当归、熟地、益智仁、枳壳、山药、甘草。

  方子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其组方的理念就是咱常说的“启上、畅中、夯下”,疏理调畅气机。方中谷精草、桔梗疏风散热,畅咽喉,开启上窍。益智仁犹如方中的“太阳”,温脾益肾,兼顾先、后二天,与枳壳疏理气机,畅通中焦。熟地、山药益肾填精生髓,夯实下焦,下焦稳固,下盘稳扎,任它地动山摇。当归活血通行血脉,为药液在机体的运行疏通道路,配备载体。甘草调和诸药。

  当然这只是一个组方的框架,千差万别的疾病不可能就这几味药就治愈的。临床要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疾病的起因,患者的不同体质及生活环境的变迁,主症与兼症,以及疾病的转归、机理等,做相应的加减变化、配伍。

  这里变化最多的是谷精草,谷精草用于风热轻症,咽喉不甚红痛者。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咽喉部的症状表现,机体的寒热虚实,常配伍鸡冠花、沙参、薄荷、贯众、黄精、射干、山豆根等,或变化为二花、山豆根、板蓝根、沙参、黄精、土茯苓、元参等。

  其他变化如:

  春季多加山萸肉、柴胡、薄荷、贯众。初夏常见沙参、芦根、知母、麦冬。长夏常加沙参、芦根、藿香、滑石、佩兰、苍术、菟丝子、巴戟天、干姜等。秋季常加黄精、麦冬、天冬、沙参、仙茅,冬季常加鸡血藤。

  舌质瘀紫,血瘀证明显者加地龙、土元、桃仁,四肢脉络瘀阻者重用鸡血藤,头部脉络瘀阻疼痛者加蜈蚣,睡眠不良加夜交藤、合欢花。性情抑郁内向加郁金、菖蒲、香附。咳嗽常加紫苑、冬花,泄泻多加秦皮、葛根、黄连、石榴皮,牙痛多加石膏、知母、升麻、细辛、白头翁、秦艽。四肢痹痛加秦艽、防己、伸筋草等。舌红光剥无苔加少许猪苓。口苦加丁香、玫瑰花,舌苔厚腻加少许佩兰。鼻息肉、鼻甲肥厚加辛夷、通草,鼻窦炎加苍耳子,口腔溃疡加白扁豆、黄连。前列腺增生加王不留行、漏芦、通草。白塞氏病加败酱草、冬瓜子。肺热甚加鱼腥草、芦根、桑皮、地骨皮。尿路感染加鱼腥草、车前草、桑皮等。汗多加山萸肉、麻黄根。带状疱疹用板蓝根、胆草。黄疸加茵陈,湿疹配黄柏,表皮有病配麻黄。

  其他常规、习惯、众知的加减,不复赘言。

  感谢我的一位中医老师

  人之一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当懂得感恩。

  在咱的中医成长过程中,父亲是咱的启蒙辅导老师,是咱一生中的强有力的支持者,感恩父母自不当言。咱一生与书为伴,无论古今中外,每本书,每篇文章的编著者都是咱的良师益友,自当感谢之。众多的病人成就了一个医生,患者是咱真正的老师,感谢有加。从上学到实习,授课、带教老师诲人不倦,咱又岂能不感谢之?亲戚、朋友,网络坛友,对咱也是无私授教,谢谢诸位了。

  今天咱要说的不是这些,要感谢的是咱的一位特殊的中医老师,——一台小锅炉,咱门诊冬季用来取暖的一台小锅炉。

  一台小小的锅炉,冬季取暖而已,何以成了咱的中医老师?听咱慢慢道来。

  锅炉是烧煤的,其上身顶部有出气之口,烟囱。前脸儿上,上有观察窗,中有加煤孔,下有煤渣之出口,也是进气口。煤的燃烧必须有氧气的参与,每个不同的窗孔打开与关闭,都会影响煤的燃烧效果,影响取暖效果。

  烟囱口一般都是长期打开的,烟囱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了堵塞不畅,下面的炉灶你无论如何加煤,无论打开什么样的窗孔,锅炉都不会很好的燃烧升温的。这就是咱说的上口要开要通。

  白天须要很好的取暖,我常关闭观察窗与加煤口,打开下面的出渣口,这样空气可以由下而上,穿过燃烧的煤,与燃煤充分接触以助燃,使煤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夜间,门诊无人,不须要那么多的热量,保持炉灶不熄即可,这样我就关闭了出渣口,打开了加煤孔,使空气由加煤口进入,不经过灶中的煤,只与煤的表面接触,不使更多的空气参与助燃,减少煤的燃烧速度。夜间如果关闭加煤孔,那么从加煤孔与出渣口进入炉灶的空气常是等量的,灶中的煤燃烧的就快,夜间所加之煤常不能支持到第二天早起开门,呵呵,熄火了。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通过这几年对这个小小锅炉的观察摸索,使我对机体的升降出入有了更深的理解,悟出了中医治病之精髓,通。(中医治病之精髓

  http://www./threads/349253)

  再说说与小小锅炉相联接的暖气片。暖气片温度要高,小小锅炉必须充分燃烧,这是肯定的,但仅仅的锅炉燃烧就能使屋内暖和吗?不是这样的。首先暖气片中必须保持有充足的循环水,循环水不足,暖气片是不会变暖的。单有充足的循环水仍然是不够的,还须要循环道路的通畅。循环水还须要一个出气口,如果这个出气口被堵塞了,暖气片仍然不会变暖的,无论你如何调节锅炉,如何往炉灶中加更多的煤,都无济于事的。这些又使我更加深入理解了滋阴与扶阳的区别。 由一个小小的锅炉使我加深了对中医的理解,使我懂得了“通”的道理,使我明白了滋阴与扶阳,你能说这个小小的锅炉不是我的中医老师吗?有这样的好老师,不值得我去感谢吗?

  感谢我的这位中医老师,小小锅炉。

  一时没想到的,容后补。

  谈中医之“童子功”

  中华少林武术有童子功之说,中华武术与中医之渊源较深。我虽在小学时参加过几天武术队,但对武术毕竟了解较少,少林童子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功夫也知之甚少,听说是从小而未破身时所练就的一种功夫,很是了不得。

  我们中医是否有“童子功”呢?中医的“童子功”又是什么呢?

  现在中医授徒或初学中医者可能都会先学习《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学》、《内经》、《伤寒杂病论》、《汤头歌诀》、中医学院的各种教材等,那么这些基础性的知识是不是就是中医的童子功呢?是不是掌握了这些就有了中医的童子功呢?如果这些就是中医的童子功,那么在他们之前又有什么是中医的童子功呢?

  余认为非然。

  任何一本著作的出现都有其一定的时代性、局限性,甚至有些只是片面的东西,不可能代表医学的全部或未来。就中医四大经典而论,《内经》虽然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源泉,但她也只是或仅是先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结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认识,以及当时文化水平的发展,对汉代以前医学的一种经验总结而已。神农尝百草成就了《神农本草经》,也只是奠定了中医本草的基石,但非“尝”也不可得。《难经》也只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有所发展,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兼以己之所长,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并就因为当时疾病的大流行而出炉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从此奠定了中医辨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也为以后的选药组方指明了方向,但仲景医圣也认为学好《伤寒杂病论》只是“参之思过半已”,以后的实践也证明,《伤寒杂病论》在治疗温病方面有所欠缺,也不可能统治百病。

  汗以降,中医书籍汗牛充栋,但也只是各有所长。如蜚声海内外的《本草纲目》长于本草,也是李时珍历经数十年的考察实践所得。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详于临床与方剂,论药则不及,其中既有前人及民间的方剂,也少不了孙思邈自己的临床实践所得者。朝廷组织修订的《医宗金鉴》被当时以及后世尊为医生必修之作,但也不及《伤寒杂病论》被人尊崇,其中所论的理法方药也是前人的实践经验总结。《温病条辨》虽有时也被尊为经典之作,但也只长于温病的辨证治疗,如果不是通过作者的临床实践观察,也不可能有超出或不同于《伤寒论》之处。被近代、现代人特别推崇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更是张锡纯老先生的临床实践经验。

  ……

  纵观医学之发展史,无论医、药、针、砭、灸、按等,医学之开端均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医学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以发展,医学又在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实践。

  任何医学门派的发生与确立无不在于在生活实践中“悟”道而出。道是“悟”出来的,任何阶段的医学发展,无论伤寒或温病,无不出自于有“悟”性之人。而“悟”性不可能全部来源于天生,多需要后天的培养。

  理论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着生活、指导着实践。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在实践中学会总结,而悟性自出矣。

  故,余认为中医之“童子功”不是背诵掌握了《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学》、《内经》、《伤寒杂病论》、《汤头歌诀》等基础性的东西,而是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在实践中的总结能力。基础性的东西不是不要背诵,而是必须背诵,且需要牢固掌握,但背会了不会应用也是枉然,增强了自己的生活观察能力、实践中的总结能力,也就练就了自己不只是中医方面的“童子功”。

  陈**,男,43岁,安阳汤阴人。2017年6月20日初诊。

  主诉:尿频、乏力1~2年余。

  刻诊及病史:患者是个有20余年驾龄的老司机,感觉尿频、乏力已有1~2年的时间了。尿频尤以夜间为重,一夜能有4、5次。作过多项检查,前列腺没问题,有颈椎、腰椎突出,颈椎有钙化,有轻微脊柱裂。患者感觉乏力,眼干涩,睡眠较差,小便时黄,大便正常,饮食尚可。既往无其他病史。刻诊见患者咽红,舌质紫红,苔薄白,脉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

  诊断:尿频。

  处方:谷精草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枳壳9g 山药20g 狗脊30g 党参15g 菟丝子30g 地龙12g 甘草3g。

  五剂,每日一剂,水煎20分钟,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勿劳累。

  加减意图:咱认为颈椎、腰椎疾病多与督脉有关,多因督脉气血亏虚所致,加狗脊意在强督。因其舌质瘀紫,加地龙活血行瘀通络。患者眼睛干涩,夜尿多,偏于肝肾阴虚,加菟丝子助熟地填精益髓补肝肾,夯下。

  回答网友:药后没有效果的患者也很多哦,昨天就有一位以“腰皱”为主诉的中年男性患者,第三次复诊了,前两次都感觉没有什么效果。但我感觉没有效果不是基础方的问题,而是辨证不准,加减用药不对证。前两次我以肾虚为主,加了补肾通络、活血止痛的药,昨天下午我改补肾为“解肌”,但愿能获效。

  有些时候也是药量不到,时机不到而无效。

  有时有些疾病根本不适应这种方法治疗,也会无效的。

  要在识病辨证知因呀。

  郭**,女,42岁,安阳市文兰市庄人。2017年6月22日初诊。

  主诉:反复感冒半年余。

  刻诊及病史:患者最近半年,总是感觉感冒,每次感冒就是打喷嚏,吃些消炎药就好了,过几天又犯。现在虽然没有打喷嚏等感冒的症状,但感觉咽痛、腰痛。素有高血压,平素大便次数较多,每日约2~3次。每次月经常提前7天左右,来3天,多伴有血块儿,白带不多。饮食、睡眠尚可。刻诊见患者咽喉淡红,舌质略显胖大瘀紫,苔白偏厚,脉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

  诊断:湿、瘀证。

  处方:谷精草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枳壳9g 山药15g 地龙9g 党参15g 三七6g 佩兰6g 甘草3g。

  五剂,每日一剂,水煎20分钟,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勿劳累,忌寒凉,慎风寒。

  加减意图:加地龙、三七,针对舌质瘀紫活血通络,佩兰针对的是现在的暑热气候及舌苔的白厚,愿经络通,气机畅,御邪有力而不外感。

  苏**,女,48岁,住安阳市南关。2017年6月23日初诊。

  主诉:左膝盖疼痛一月余。

  刻诊及病史:患者前些日子就因膝盖疼痛前来询诊问药,因不愿意吃中药而回家自行医治。效不显,今又复来要吃中药。患者自认为膝盖疼痛是因踢毽子造成的,属损伤性疼痛。刻诊见患者咽喉鲜红,鼻粘膜肿厚,舌质略显瘀紫,苔白偏薄,脉弱略沉。膝盖疼痛为单侧持续性的,疼痛还能忍受,膝盖无红肿,扪之不感觉热。患者月经3月未至,疑为绝经,无白带。饮食、睡眠、二便尚可。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

  诊断:痹证。

  处方:大青叶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枳壳9g 山药20g 地龙9g 党参15g 透骨草15g 牛膝20g 甘草3g。

  五剂,每日一剂,水煎20分钟,两次,即煎即服。嘱上方药可煎三次,第三次用来泡脚洗脚。

  加减意图:加地龙针对舌质瘀紫活血通络,透骨草、牛膝是针对膝盖局部用药。谷精草易大青叶,是看咽喉鲜红,热邪较甚,恐谷精草力不能及。

  作者: xuanfengxiaodao: ↑

  老师我请教你一个问题:就是有些肝胆或者脾胃·病,虽然在临床症状上改善了,但是舌黄腻苔却改善不了,患者往往就是口干舌燥,舌僵硬感,我知道老师您对湿热病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想问一下怎么样才能退舌苔。我看书时刘渡舟用三石,而后来看邹孟城的,意思是说退舌苔用大剂量熟地,就还比泥巴裹在墙上一样,要使泥巴脱落必须得用水润之。老师很想听一下您的观点;麻烦了您了老师!

  黄腻苔怎样才能退苔,这个首先要辨证清楚造成黄腻苔的原因,原因明白了才好对证对因用药。以前咱见舌苔黄腻者肯定不敢用熟地的,也根本不会去考虑用熟地的,现在咱不一样了,舌苔黄腻不惧熟地,关键是看用之是否对证。前几天就有一个老胃病的患者,吃的药多了,也知道许多的药性,一看咱处方中用熟地30克,就问了:“我舌苔这么腻,怎么还要用熟地?”我回答说:“只因为你舌苔腻我才用的熟地,不腻还不用呢。”后又补充一句“也就我敢用,别的人还真不一定敢用”。一旁一个给咱供货的中药人只是偷笑。

  找准病因才是正途。

  老师,您能说说用熟地这类病的经验吗?用熟地怎样才不碍湿?

  作者: xuanfengxiaodao: ↑

  老师,您能说说用熟地这类病的经验吗?用熟地怎样才不碍湿?

  关于熟地这个在我以前的帖子中,多次说过的。

  用熟地怎样才不碍湿要做到注意两点:重用,不久煎。

  王*,女,43岁,家住安阳市石家沟。2017年7月1日初诊。

  主诉:打喷嚏,流鼻涕,两天。

  刻诊及病史:患者打喷嚏,流鼻涕,两天。饮食、睡眠尚可,不咳嗽,未发热不恶寒,小便正常,大便多日一次,但不甚干硬。两年前因乳腺癌化疗,已闭经,白带也不多。刻诊见患者咽喉淡红,舌质略现瘀紫,苔白薄,脉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

  诊断:感冒。

  处方:谷精草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枳壳9g 山药20g 防风12g 党参15g 三七6g 白扁豆20g 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20分钟,两次,即煎即服。嘱少开空调,慎风寒,多饮水。

  加减意图:加防风祛风解表,针对打喷嚏流鼻涕而设。三七活血,针对舌质瘀紫而设。白扁豆益气健脾祛暑针对的是现在的暑热气候。

  caoxibai

  普通会员

  作者: 李荣伟: ↑

  魏**,男,15岁,住安阳安钢。2017年6月17日初诊。

  主诉:气短,呼吸不能到位,3~4月余。

  刻诊及病史:患者感觉呼吸不能到位,气短,3~4月余,用药不详,效果不甚明显。现感觉气短,别无不适。刻诊见咽喉焮红,舌淡红,苔薄,脉偏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无胀感。问之咽喉无疼痛,无口干、口苦、畏寒等症状,不咳嗽,饮食、二便、睡眠尚可,学习优秀。

  诊断:气短(咽喉气机淤阻)。

  处方:谷精草12g 元参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青果9 g 益智仁9g 熟地20g 枳壳9g 山药15g 沙参9g 射干9g 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20分钟,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干热上火之品,多饮水,少熬夜。

  加减意图:患者气短,主要病位病因在咽喉,加元参、青果、沙参、射干都是加强清热解毒治咽喉的作用,减熟地的用量是因患者年轻,下焦无须多补。

  此例患者应当属于“肾不纳气”,关键病位应该肾虚,并非咽喉焮红。治疗应该补气同时固肾,药物以山萸肉为君!

  此例患者应当属于“肾不纳气”,关键病位应该肾虚,并非咽喉焮红。治疗应该补气同时固肾,药物以山萸肉为君!

  多谢老师指教,不过如果放以前我可能会接受您的建议,现在不会。

  郑**,女,70岁,安阳市聂村人。2017年7月2日初诊。

  主诉:便秘多年。

  刻诊及病史:患者多年来,大便干结难解,多日一行,虽经治疗,终不得愈,甚苦。患者睡眠、饮食、小便尚可,血压、血糖时高。2月前做了子宫瘤手术。刻诊见患者咽红,舌质略显胖大瘀紫,苔白,脉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

  诊断:便秘。

  处方:大青叶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桃仁12g 山药15g 枳实9g 白术40g 三七6g 火麻仁20g 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20分钟,两次,即煎即服。嘱多活动。

  加减意图:大青叶易谷精草,是感觉咽喉红,热偏盛。白术、火麻仁属便秘常规用药。加桃仁、三七,一则润肠通便,一则针对舌质瘀紫活血通络,桃仁、三七活血还能促进肠道血液的流动,增强肠蠕动的功能以助排便。枳实易枳壳,意在增强机体升清降浊的功能,促进正气的生发生长。

  可否用此通用方加味治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给个建议,谢谢

  可以。在没有具体病症具体患者的情况下,病状不明了时,我的总的治疗方法是:治腰椎间盘突出加狗脊、车前子,治颈椎病加狗脊、葛根,遇到具体患者具体论。

  谢谢老师的关注,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老师一直以来的关注。我在一开始就说了,我不是在治病,而是在调体,调畅身体全身的气机。身体自身气机顺畅了,让身体自己来治自己的病。不是好多的古籍书都说了,百病皆生于气。我就来治这个“气”,气畅百病自愈。着眼点不在病,所以无论什么病都不妨一试。

  加减用药才是针对的病,且针对的是病的局部症状,也就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见什么病用什么样的药。

  牛*,女,24岁,未婚,家住安阳铁西。2017年7月9日初诊。

  主诉:口疮发生一周左右。

  刻诊及病史:患者有口疮反复发作多年的病史,月经不调,好像不用中药月经就不会来。前段时间,曾因月经不调,经期头痛,前来咱处治疗。这次口疮发生已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了,现检查见,舌右前方,及右前方上唇与上牙龈交接处,各有黄豆大小的溃疡点一处,不甚疼痛。舌体略显胖大、瘀紫,舌苔薄,咽喉红,脉弱,面部有些许红色丘疹。问诊得知,患者睡眠较差,饮食尚可,爱着急,小便昼夜频数,小便时双腿有憋胀感,大便正常,白带不多。余无不适。

  诊断:口疮。

  处方:谷精草12 g 白扁豆25g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黄连6g 熟地30g 枳壳9g 山药20g 党参15g 地龙9g 甘草3g。

  五剂,每日一剂,先冷水浸泡一小时左右,水开文火煎20分钟,一日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勿劳累,不生气,尽量少用空调。

  加减意图:治反复发作的口疮,咱常会用到白扁豆,且量偏大,本次用白扁豆,一是考虑口疮适用,一是考虑现在的暑热气候,用白扁豆健脾祛湿御暑。黄连也是清热凉血健脾的口疮常用药,用地龙活血利湿通络,解决舌质瘀紫的问题,同时可以促进舌体血脉的运行,加速疮疡面的愈合,也希望地龙利湿通淋,能解决患者昼夜小便频数的问题。

  周**,男,7岁,未婚,家住安阳三角湖附近。2017年7月10日初诊。

  主诉:发热近两天。

  刻诊及病史:患者于昨天发热近38°c,用退烧药后退热,今又发热达38°c,刻诊见患者咽喉、舌红,苔白,呼吸音粗亢。问而知不咳嗽,无畏寒,纳呆,二便尚可。

  诊断:发热。

  处方:芦根15 g 桔梗6g 当归9 g 益智仁6g 白扁豆9g 枳壳6g 山药9g 佩兰6g 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先冷水浸泡一小时左右,水开文火煎20分钟,一日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多饮水,少饮冷,尽量少用空调。

  加减意图:现在的小儿发热,多因气候炎热,烧灼津液,机体津液亏乏,外加空调寒邪郁滞所致,用芦根易谷精草生补津液,退热御暑。小儿虽多气不盛,但也不甚虚,所以减熟地、党参益气填精,加白扁豆、佩兰健脾利湿防暑。

  方意在生津增液利湿祛暑退热。

  天行腱 君子自强不息

  普通会员

  记住,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有一分便溏,便有一分里证,有一分口苦,便有一分半表半里证

  2017-07-12 举报点赞回复

  已获得 我不会武功呀 的点赞。

  发起会话

  李荣伟

  痴人

  作者: 天行腱 君子自强不息: ↑

  记住,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有一分便溏,便有一分里证,有一分口苦,便有一分半表半里证

  谢谢老师的指教。

  便溏常因表症起,畏寒多因里寒生,外邪郁闭口苦恙。

  任**,女,64岁,家住安阳东区。2017年7月15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嗽有月余。

  刻诊及病史:患者反复咳嗽已有一月左右的时间了,咳嗽无痰,昼夜无明显变化。因咳嗽这几日睡眠较差,饮食、二便尚可,咽喉有干感,平素血糖偏高。刻诊见患者咽喉鲜红,舌淡红略显紫,苔薄白,脉左弦右弱,心、肺、气管听诊无异样。

  诊断:咳嗽。

  处方:大青叶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白扁豆15g 枳壳9g 山药20g 杏仁9g 党参15g 诃子9g 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先冷水浸泡一小时左右,水开文火煎20分钟,一日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多饮水,少饮冷,少甜食,尽量少用或不用空调。

  加减意图:大青叶易谷精草,加诃子,意在加大清热的力度,解除咽喉的炎症,咽喉炎症解除,气道通利则咳嗽可止,诃子也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白扁豆益气化湿辟暑,杏仁降气止咳。

  2017年7月18日二诊,咳嗽好转,但感觉不是很满意。检查见舌脉无大的变化,咽仍鲜红,鼻粘膜充血鲜红见肿。无痰。

  处方:沙参15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白扁豆15g 枳壳9g 山药20g 佩兰9g 地龙9g 青果9g 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周**,女,46岁,家住安阳市高新开发区。2017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咳嗽有两天。

  刻诊及病史:患者咳嗽约有两天的时间了,咳嗽痰少色白成块儿状,昼夜无明显变化。身感乏力,睡眠尚可,饮食欠佳,二便正常。不能用西药,用西药一次即感腹胀胃酸难受。月经正常,白带偏多。刻诊见患者贫血貌,咽喉淡红,舌淡紫略显胖,苔薄白,脉弱。腹软,心、肺、气管听诊无异样。

  诊断:咳嗽。

  处方:谷精草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白扁豆15g 枳壳9g 山药20g 藿香9g 党参12g 地龙9g 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先冷水浸泡一小时左右,水过药头。水开,文火煎煮20分钟。一日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慎风寒。

  加减意图:加白扁豆、藿香,益气健脾,芳香化湿,辟暑,地龙活血通络,利湿止咳。

  郑*,女,36岁,住安阳市高新开发区小吴村。2017年7月17日初诊。

  主诉:从小到今几乎不间断反复发作皮肤瘙痒,出小丘疹,近期再发。

  刻诊及病史:患者从小到今反复发作皮肤瘙痒,出小丘疹,就没有间断过,近期可能因为天气潮热,发作较甚,有时可红一片,昼夜瘙痒。因为从小就不间断发作,已经没有了治疗的信心。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每次月经三天左右,量偏少,有少量血块儿,周期正常,白带偏多。刻诊见患者周身散现淡红色小丘疹,分布无明显偏向。咽喉微红,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弱。

  诊断:皮肤瘙痒症(血瘀湿郁)。

  处方:地肤子15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白扁豆30g 枳壳9g 山药20g 蛇床子9g 党参15g 地龙12g 甘草3g。

  五剂,每日一剂,先冷水浸泡一小时左右,水过药头。水开,文火煎煮20分钟。一日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慎风寒。

  加减意图:因患者咽喉不甚红,也无滤泡什么等,故认为咽喉气机阻滞不甚,无须清热解咽喉,去谷精草。加白扁豆,且重用,意在益气健脾祛溽暑湿热,地龙活血通络利湿祛风止痒,蛇床子温肾阳,合地肤子利湿祛风止痒。诸药合用,愿机体气机通畅,腠理无瘀滞,肌肤外泄通道畅通,使血无瘀,湿无阻,气机不郁而热不生。无热无瘀则丘疹可除,瘙痒可止。

  张**,男,40岁,工人。家住安阳市高新开发区。2017年7月18日初诊。

  主诉:食后胃胀、欲如厕3、4天。

  刻诊及病史:患者素有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史,近3、4天来,稍食即感觉胃胀,每欲如厕,但不大便,今日就如厕十余次,但仅大便一次。胃脘部、腹部按之不痛,但有呃逆上气的现象。小便正常,睡眠尚可,易生气。刻诊见患者个儿高体瘦,舌、咽喉发红,舌苔薄白,脉弱。

  诊断:胃胀。

  处方:大青叶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白扁豆20g 枳壳9g 山药15g 佩兰9g 炒二芽各15g 地龙9g 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先冷水浸泡一小时左右,水过药头。水开,文火煎煮20分钟。一日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慎风寒,勿劳累。

  加减意图:大青叶易谷精草,意在加重清热而利咽而启上。加白扁豆、佩兰益气健脾、化湿养胃、辟暑,炒二芽消积、健脾、疏肝加以畅中,减轻减少腹胀胃胀呃逆的现象。患者素有胃病,久病入络,加地龙活血通络,加强胃的蠕动而减轻胃胀的感觉。方中白扁豆、山药足以益气,胃胀,中气不畅,不宜过多用补,又因自己处方常常把药味控制在12味以内,本方用药已超,故弃党参不用。

  2017年7月21日二诊。

  患者服药后,感觉效果不是很明显,仍腹胀,呃逆似增。考虑患者呃逆增多,可能与近日天气酷热,用空调多有关。

  更处方:大青叶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滑石粉20g 枳壳9g 山药15g 藿香9g 党参15g 半夏9g 甘草3g。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017年7月24日三诊。

  感觉症状缓解,饮食有增,精神见佳,说话较原先有力,不见呃逆,但仍感觉食后腹胀。咽红,脉弱。

  更处方:谷精草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滑石粉20g 枳壳9g 炒二芽各15g 藿香9g 党参15g 沙参15g 甘草3g。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思:患者个高,体瘦,腹部按之呃逆,常欲如厕,或有胃下垂中气下垂的症状。

  网友回复:直接用大劑六味就好,加那么多气分药没用。命门不生脾土。

  脉弱苔薄,病在脏阴,脏弱不能替六腑主气。我可不是老师。

  不知道老李的用药习惯。如果是我栀子豉,丹皮,白芍,钩藤。很多啊。

  在以前,要说平肝,我会按中药学、方剂学上用一些药,现在对我来说没有平肝之说,只是畅气。

  不因邪气性质,如何做到畅?这方子苦泄不足,除不掉热吧。甘温甘寒为主,正气余了,也是火。

  李**,女,48岁,安阳市林州人。2017年7月24日初诊。

  主诉:胃脘部绞痛,呕吐,入院治疗两天。

  刻诊及病史:患者胃脘部绞痛、呕吐多次发作,每次发作则转氨酶升高,用654-2等止痛药则出现黄疸,经多次各医院检查不能有明确诊断,昨天再次发作,不能忍受,再次住院治疗(正在住院中)。去年春天曾在本处治疗,服药十余剂,一年左右未见发作,故复求诊。刻诊见患者偏瘦,白睛轻微黄染,腹软,心、肺、气管听诊无异样,舌质瘀紫,苔白,咽淡红,脉弦紧。问诊知:纳呆,眠可,月经从春节至今来有三次,量不多,白带不多,小便色黄,大便较正常。余无阳性体征。

  诊断:腹痛。

  处方:谷精草12 g 桔梗9g 当归12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苏木15g 枳壳9g 山药20g 柴胡9g 党参15g 滑石粉20g 甘草3g。

  五剂,每日一剂,先冷水浸泡一小时左右,水过药头。水开,文火煎煮20分钟。一日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慎风寒,勿劳累。

  加减意图:见其舌质瘀紫,用苏木活血行瘀通络,意在活血。滑石粉利湿辟暑因气候炎热酷暑而用。考虑其胃脘部绞痛,转氨酶升高,用药出现黄疸,病位当在肝胆,用柴胡意在疏肝利胆,引药于肝胆。

  王**,女,28岁,住安阳世纪花园小区。2017年7月26日初诊。

  主诉:产后感觉乏力,手足不舒服,六个月。

  刻诊及病史:患者于顺产后感觉身体乏力,手足不舒展,手摸物感觉凉,无畏寒,早起足感觉不舒服,走会儿路则缓解趋于正常。有痔疮病史。现奶水充足,饮食、二便、睡眠尚可,小儿无不良现象。刻诊见:咽喉鲜红,舌质瘀紫,苔薄白,脉弱,皮肤扪之不觉甚寒。

  诊断:气虚血瘀证。

  处方:谷精草12g 沙参15g 桔梗9g 当归12 g 茯苓15 g 益智仁9g 熟地30g 鹿角霜12g 山药20g 党参15g 通草6g 甘草3g。

  五剂,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慎风寒。

  加减意图:患者咽部鲜红,加沙参益气养阴、生津补液,加强谷精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喉的作用。曾记得以前在某本书上看到,说陈皮、枳壳、白芷等芳香理气药有回乳的作用,故减枳壳不用。加茯苓益气健脾渗湿合通草活血利湿兼以通乳,加鹿角霜益气生血补虚生乳。酷热不再,故未用滑石粉、藿香等利湿辟暑之品。

  张**,女,32岁,住安阳市铁西。2017年7月27日初诊。

  主诉:前额间断疼痛十余天,持续疼痛一天。

  刻诊及病史:患者素有鼻窦炎、慢性鼻炎病史,前额时常疼痛,一般能忍受,最近十来天不断疼痛,今日疼痛加重且持续。平时易生气,有郁闷感。月经多推迟,量少,初来成褐色,白带不多。饮食、二便尚可,睡眠不佳。刻诊见:咽喉鲜红,舌质瘀紫,苔薄白,脉弱,鼻腔粘膜肿胀似息肉。

  诊断:头痛(鼻渊)。

  处方:谷精草12g 沙参15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辛夷9g 山药20g 党参15g 通草6g 甘草3g。

  五剂,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慎风寒,避免熬夜。

  加减意图:患者咽部鲜红,也因气候炎热,机体津亏,加沙参益气养阴、生津补液,加强谷精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喉的作用。加通草活血利湿通络,以减轻鼻腔粘膜的肿胀,增强鼻腔的通气能力。加辛夷乃鼻炎鼻窦炎常规用药。

  窦**,女,42岁,住安阳市东关。2017年7月29日初诊。

  主诉:气短,上楼心慌多年。

  刻诊及病史:患者感觉气血亏虚,气短,上楼时心慌多年,具体时间说不清。走路时不觉心慌。饮食、二便、睡眠尚可,易生气。月经常延迟,白带不多。无重大疾病史。刻诊见:咽喉红,舌体偏小,舌质见瘀紫,苔薄白,脉左弱右弦。心肺听诊未见异样。

  诊断:气短。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香附子9g 蛇床子9g 杜仲15g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慎风寒,避免熬夜,多锻炼,少劳累。

  加减意图:经言春夏养阳,加蛇床子温阳益肾,加强夯实下焦之功。加香附理气兼以活血,有利于舌质瘀紫和患者易生气的治疗。加杜仲益气补肾强筋健体,使筋肌强健有力,机体活动有力,继而减轻心慌的症状。

  安**,女,41岁,住安阳市解放路。2017年7月30日初诊。

  主诉:头胀一月。

  刻诊及病史:患者感觉颈部以上胀痛一月有余,未作检查。饮食尚可,大便干硬,睡眠不佳梦多,易生气。眼睛干涩,月经正常,白带不多。无重大疾病史。刻诊见:咽喉红,舌质见瘀紫,苔薄白,脉弦。心肺听诊未见异样。

  诊断:头胀。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15g 党参15g 地龙12g 三七6g 沙参15g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勿生气。

  加减意图:炎热酷暑,伤津耗液,加沙参益气生津。此头胀有肝阳上亢之嫌,加地龙活血通络,平肝潜阳。三七活血,针对舌质瘀紫而用。

  张**,女,54岁,住安阳市文峰小区。2017年7月31日初诊。

  主诉:口苦,闷气多日。

  刻诊及病史:患者感觉闷气、口苦多日,未用药。饮食、二便、睡眠尚可,易生气。疑已闭经,白带不多。无重大疾病史。刻诊见:咽喉红,舌质见瘀紫,苔薄白,脉弱。心肺听诊未见异样。

  诊断:闷气、口苦。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香附9g 三七花6g 沙参15g甘草3g。

  三剂,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勿生气。

  加减意图:炎热酷暑,伤津耗液,加沙参益气生津,和三七花清热解毒利咽,加香附疏肝理气活血,利于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

  感谢李老师,通过自己几天的实践,这个方确实达到你说的效果。我做简单加减应用,效果杠杠的,我来做个反馈。非常感谢。

  韩*,男,34岁,自由职业,住安阳市义乌小区。2017年8月8日初诊。

  主诉:腰部不适半年余,加重20天左右。

  刻诊及病史:患者感觉腰部不适半年有余,期间按腰肌劳损用药治疗后有好转,但不能彻底治愈,近20天左右再次感觉腰部不适。问患者,只是感觉腰部不适,无腰痛、腰酸的现象,无下肢疼痛或其他不适的感觉。饮食、二便尚可,睡眠时间较短,平素出汗多。无重大疾病史。刻诊见:咽喉红,舌质见淡紫,舌体偏大,苔薄白,脉弱。心肺听诊未见异样。

  诊断:腰部肌痹。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苍术9g 干姜6g 地龙15g甘草3g。

  五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加水没药,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慎风寒,忌劳累,避免坐卧寒湿之地。

  加减意图:加干姜、苍术,取肾着汤之意,温阳健脾渗湿、活血通络利腰肌。地龙活血通络、利湿针对舌体胖大、舌质淡紫而用。

  晁**,女,41岁,安阳市聂村人。2017年8月10日初诊。

  主诉:咳嗽20天左右。

  刻诊及病史:患者咳嗽已有20天左右的时间,前几天曾在咱处用中成药、西药治疗,效果不太明显。现患者咳嗽,痰不多或无痰,不喘,咳嗽昼夜无明显差异。饮食、二便、睡眠尚可,月经正常,白带不多。无重大疾病史。刻诊见:咽喉红,舌质淡紫,舌体偏大,苔薄白,脉和略数。心肺听诊无明显异样。

  诊断:咳嗽。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15g 党参15g 枇杷叶12g 干姜6g 地龙9g甘草3g。

  三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慎风寒,勿劳累。

  加减意图:加枇杷叶疏风清热,启上宣肺止咳。舌质淡紫,疑内有寒湿之邪,加干姜温阳温肺健脾祛湿止咳。地龙活血通络、利湿,可化痰止咳,针对舌体胖大、舌质淡紫而用。

  2017-08-10 举报点赞回复

  发起会话

  李荣伟

  痴人

  杨**,男,38岁,建筑工人。家住安阳市开发区。2017年8月11日初诊。

  主诉:右胳膊关节疼痛20天左右。

  刻诊及病史:患者右臂肩关节、肘关节间歇性疼痛20天有余,劳累或持续伸展时疼痛加重。腕关节、指关节有时也疼痛,但感觉不甚严重。十天前曾在咱处治疗,症状有所缓解。饮食、二便、睡眠尚可,左手中指、食指有时有麻木的感觉,否认有颈椎病史。无重大疾病史。刻诊见:咽喉红,舌质淡紫,苔白,脉偏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样。

  诊断:痹症。

  处方:谷精草12g 鸡血藤30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苏木15g 防己6g 甘草3g。

  五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慎风寒,勿劳累。

  加减意图:方用鸡血藤、苏木疏经活血通络,祛风湿以止痛。防己有祛湿通络止痛的作用,但咱多用于下肢的关节疼痛,今用于上肢,故量不大偏小。

  2017-08-11 举报点赞回复

  发起会话

  李荣伟

  痴人

  魏**,女,34岁,无职业,安阳市新东区崇义人。2017年8月13日初诊。

  主诉:间歇性腰痛两年余,加重20天左右。

  刻诊及病史:患者两年前患腰痛,其后间歇发作不断,近20天左右的时间疼痛见加重。现患者腰痛,饮食不佳,睡眠较差,大便干硬,易生气。月经量少仅来两三天且多呈褐色,有时有痛经,白带不多。刻诊见:口腔周围稀疏可见痤疮性小丘疹,咽喉红,舌质瘀紫,苔薄白,脉弱。

  诊断:腰痛。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菟丝子20g 红花6g 香附子9g甘草3g。

  五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不着凉水、少饮冷,慎风寒,勿劳累。

  加减意图:腰为肾之府,患者腰痛,脉弱乏力,月经量少,诊为下焦少阴虚损,加菟丝子合熟地益肾填精进一步夯实下焦。舌质瘀紫,月经量少呈褐色,诊断为下焦瘀阻,加红花活血祛瘀。加香附子活血理气,既可助红花活血,又可疏肝理气解郁解除患者易生气的问题,不生气了,其他疾病也易于治疗。

  2017-08-13 举报点赞回复

  发起会话

  李荣伟

  痴人

  申**,女,60岁,住安阳市育才路。2017年8月16日初诊。

  主诉:每逢夏季不寐多年。

  刻诊及病史:患者间断性不寐多年,尤以夏季为甚。现每晚一觉3~4小时,醒后难以再眠。饮食差,二便正常,无重大疾病史。刻诊见:咽喉淡红,舌质有些瘀紫,苔薄白,脉略沉而显滑实。心肺听诊无明显异样。

  诊断:不寐。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夜交藤30g 白芍15g 合欢花15g甘草3g。

  五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不生气,按时休息。

  加减意图:夜交藤、合欢花治不寐,自当不必多言,加白芍活血育阴平肝以潜阳治不寐。

  最后编辑: 2017-08-17

  2017-08-16 举报点赞回复

  发起会话

  李荣伟

  痴人

  王*,女,44岁,家住安阳市西官园。2017年8月17日初诊。

  主诉:胃脘嗔胀、烧灼、疼痛三月余。

  刻诊及病史:患者自今年阳历五月以来,感觉胃脘稍微多吃一口就嗔胀郁闷难受,然稍饥又感觉烧灼疼痛,有口苦,但不吐酸水。常常大便不成型,睡觉梦多。月经常延迟,白带不多。刻诊见:咽喉淡红,舌质瘀紫,苔薄白,脉偏弱。腹软,心肺听诊无异样。

  诊断:胃脘痛。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鸡屎藤20g 鸡内金15g 地龙9g甘草3g。

  五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少饮冷,慎风寒,勿劳累。

  加减意图:患者称未做胃镜,但考虑该证为胃炎所致,舌质瘀紫,考虑胃壁胃络血行瘀滞,鸡屎藤既可消食健胃,又可活血通络止痛,加鸡内金也是这个意思。加地龙意在活血通络助鸡屎藤之力。

  2017-08-18 举报点赞回复

  发起会话

  李荣伟

  痴人

  孙*,男,36岁,会计。家住安阳市聂村。2017年8月21日初诊。

  主诉:咽部感觉有痰欲咯多年。

  刻诊及病史:患者记得似乎在十年前就感觉咽喉部有痰,总想咯出。咯出的痰也不多不太黏,不太容易咯出。这种感觉在遇风、寒或在酒后较为严重,尤以冬季为甚。多方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用药多而杂,但总体感觉用清咽利喉的中成药后效果较好,后因买不到该中成药而中断治疗。不咳嗽,饮食、二便、睡眠等正常。刻诊见:咽喉鲜红,舌质略紫红,苔薄白,脉偏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样。

  诊断:喉痹。

  处方:谷精草12g 板蓝根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半夏9g 地龙9g 甘草3g。

  三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两次,即煎即服。嘱:忌辛辣,戒烟酒,不饮冷,慎风寒,勿劳累。

  加减意图: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助谷精草清热利咽,半夏降气化痰利咽,地龙清热通络祛湿利咽,以疏理咽部气机为主。

  李**,女,39岁,住安阳市开发区魏家庄。2017年8月28日初诊。

  主诉:双手间断性麻木多年。

  刻诊及病史:患者感觉双手麻木大约已有4、5年的时间了。麻木呈间断性,每日可多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春夏季感觉症状较轻,冬季感觉症状较重,劳作劳累后症状较重,有时夜间麻木加重时不能入睡。两臂轻甩几下,感觉麻木的症状会减轻,曾做CT检查,说颈椎有轻微病变。两手觉麻,无凉或痛的感觉。饮食、二便正常,月经正常,白带不多,无重大疾病史。刻诊见:咽喉淡红,舌质有些瘀紫,苔薄白,脉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样。

  诊断:手麻。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鸡血藤30g 通草6g 地龙12g甘草3g。

  五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三次,头煎、二煎内服,三煎泡脚洗手。嘱:不着凉,慎风寒,勿劳累。

  加减意图:加鸡血藤、通草、地龙补血活血、化瘀通络是也。

  2017-08-28 举报点赞回复

  发起会话

  李荣伟

  痴人

  刘**,女,37岁,住安阳市小东门。2017年8月29日初诊。

  主诉:自汗、乏力多年。

  刻诊及病史:患者感觉自汗、乏力,肢体胀躁已有两三年的时间了。自汗、乏力呈间断性、阵发性,每次汗出后,身体感觉冰凉乏力,需要卧床覆被休息一些时间才能逐渐恢复。自汗发作时和发作后,四肢胀、躁,乏力,尤以下肢为甚,有时下肢有淤肿的现象。患者尚在哺乳期,爱生气,按她大一点儿的儿子说:话不到两句就生气,睡眠欠佳,饮食尚可,二便正常,月经正常,白带不多。刻诊见:咽喉淡红,舌质有些瘀紫,苔薄白,脉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样。

  诊断:自汗、乏力。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山萸肉20g 桃仁9g 香附9g甘草3g。

  先取三剂,观察疗效。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毎剂煎二次,即煎即服。嘱:不着凉,慎风寒,不生气,勿劳累。

  加减意图:患者虽在产后,但病发于产前,肾主骨,肝主筋,四肢胀痛躁扰多于肝肾亏虚相关,用山萸肉补肝肾,益气血,敛津止汗。汗不出,津液气血无损,或机体不再乏力。舌质瘀紫用桃仁活血,爱生气用香附理气又活血。

  刘**,女,30岁,住安阳市铁西梅东路。2017年8月31日初诊。

  主诉:月经量少,不孕。

  刻诊及病史:患者月经量少已有些时日,一直想要二胎,但总不能如愿。患者体胖,约180市斤,每次月经仅有三天还感觉量特别少,且呈褐色,无血块儿,无痛经,有时腰酸,白带不多。饮食、二便正常,爱生气,睡觉梦多,身体总感觉偏凉,有右侧输卵管囊肿病史4年,囊肿在4年内无明显变化。刻诊见:咽红,鼻粘膜红肿,舌质淡而有些瘀紫,苔薄白,脉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样。

  诊断:月经量少,不孕。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菟丝子30g 香附9g 蛇床子12g甘草3g。

  七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即煎即服。嘱:不饮冷,不着凉,慎风寒,勿劳累,不熬夜。

  加减意图:体寒,舌质淡,加菟丝子、蛇床子温阳益肾填精。舌质瘀紫,爱生气,加香附子活血理气疏肝。

  星期五,08:53 举报点赞回复

  发起会话

  李荣伟

  痴人

  王**,女,17岁,住安阳市公安干校。2017年9月2日初诊。

  主诉:痛经两年。

  刻诊及病史:患者初来月经时就有痛经现象,后来见好,近两年又有痛经。每次疼痛在月经来的第一天,疼痛难忍,第二天则逐渐不痛。本次月经将至,月经周期及量比较正常,来月经时见有少量血块,白带偏少。患者体瘦,有时腰酸。饮食、二便、睡眠比较正常,爱生气,已不上学。刻诊见:咽红,鼻粘膜红肿,舌红,苔薄白,脉偏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样。

  诊断:痛经。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沙参15g 仙灵脾30g 香附9g 元胡12g甘草3g。

  五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即煎即服,本次月经来时无论痛与否,将五剂药服完,下次月经将近时再来酌诊。平时注意不饮冷,不着凉,慎风寒,勿劳累,不熬夜。

  加减意图:秋至,天气干燥,患者舌咽红而见干,用沙参易党参,以益气养液。痛经多见于少女,咱认为多与少女内分泌有关,调节内分泌咱善用仙灵脾,患者又有腰酸的现象,故用仙灵脾温阳益肾调节内分泌而调经。加香附、元胡活血理气止痛也。

  星期日,08:47 举报点赞回复

  发起会话

  李荣伟

  痴人

  张*,男,58岁,住安阳市东风路。2017年9月3日初诊。

  主诉:晨起打喷嚏流鼻涕两年。

  刻诊及病史:患者每到晨起即打喷嚏、流鼻涕已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冬季或气候骤变的时候加重。不咳嗽,无畏寒等其他外感病症状。饮食、二便、睡眠比较正常。刻诊见:咽红,鼻粘膜无充血现象,舌质红,苔薄白,脉左侧弦硬,右侧偏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样,有急性肝炎病史。

  诊断:寒邪袭卫(过敏性鼻炎)。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9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20g 党参15g 防风15g 射干9g 白芍15g甘草3g。

  五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即煎即服,平时注意不饮冷,不着凉,慎风寒,勿劳累,不熬夜,忌烟酒,少辛辣。

  加减意图:风寒袭卫,治当祛风,防风祛风而不燥,适合于现在的气候特点,防风又有很好的抗过敏作用,故选防风祛风疏卫解表抗过敏。患者左脉弦硬,加白芍活血平肝且酸以敛卫。加射干是因患者咽红,加射干助谷精草、桔梗疏风散热利咽。
王*,女,32岁,住安阳市三角湖附近。2017年9月4日初诊。
主诉:咳嗽4、5天,孕二月。
刻诊及病史:患者咳嗽已有4~5天的时间,且怀孕已有俩月的时间,咳嗽不喘,痰多而粘,痰或黄或白。喉痒,咳嗽甚时头痛,流鼻涕。饮食、二便、睡眠比较正常。刻诊见:咽红,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偏弱。心肺听诊无明显异样。
诊断:咳嗽。
处方:谷精草12g 桔梗9g 当归12 g 枳壳6g 益智仁9g 熟地30g 山药15g 党参12g 枇杷叶12g 杏仁9g 射干9g甘草3g。
三剂,嘱:每日一剂,毎剂每次水煎20分钟,即煎即服,平时注意不着凉,慎风寒,勿劳累,不熬夜。
加减意图:加枇杷叶、杏仁疏风散热、化痰止咳,因咽红加射干助谷精草而疏风散热而利咽,党参、枳壳、山药减量,是因孕而感觉患者虚不甚,尽量少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