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昌村王氏祖籍及迁徙存疑

 天山逸客图书馆 2017-09-06

南昌村王氏祖籍及迁徙存疑

南昌村,旧称河南村、昌村河南村,是平度市大泽山镇的一个行政村。该村地处大泽山西麓,天柱山脚下,北淄阳河南岸,全村783户,2300人口。其中,王姓约占村庄总人口三分之二。王氏始祖是该村的立村奠基者,王氏宗族也是村中望族。

据清光绪十九年(1893),编修的《王氏族谱》支谱记载:“洪武二年余,始祖自蜀之枣阳县迁入平度,久处昌村河南,迄今有二十余世矣。”在六百四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朝代的更迭,家族的繁衍,形成当今十余分支,一千五百余人口规模。另外,部分族人陆续迁居周边西岳石、朝阳庄、旋口、店子、南随等村庄。还有一些后裔分布在莱州、日照、烟台、青岛、济南、北京、上海、内蒙、东三省等地,均瓜瓞绵绵,人丁兴旺。

本人在2015年编修《王氏宗谱》支谱时,查阅了现存的大量资料。其中有第七世王绪公支,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编修的《王氏族谱》支谱、民国十四年(1925)重修的《王氏族谱》支谱。第十二世王文显支,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编修的《王氏族谱》支谱。民国十年(1921)迁居西岳石村的王氏后裔绘制的《王氏世系图》、民国二十四年(1935)编修的《王氏族谱》支谱等。查阅中发现,南昌村编修的《王氏族谱》都是支谱,没有全谱。最早的是清光绪十九年(1893)编修的,以后各支修谱,基本都以此谱作范本。但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一些疑问,为王氏后人留下了一些难解之谜。

一、 关于始祖王本祖籍“蜀之枣阳”记载的疑问

光绪至民国期间南昌村编修的《王氏族谱》中都提到:“洪武二年余,始祖自蜀之枣阳县迁入平度(应为胶水县),久处昌村河南(应为河南村),迄今有二十余世矣。”

2016年编修的《王氏宗谱》记载:“传说,明洪武二年(1369),始祖王本兄弟三人奉朝廷圣旨,由祖籍四川枣阳县(现属湖北省),与众移民背井离乡,携妻带子迁徙到山东莱州。明朝移民条律严格规定,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同居一村。于是,三兄弟中一人落户到掖县(现莱州市);另两人落户于胶水县(现平度市),后一人去了大泽山东麓大田一带;始祖王本、祖妣周氏一家居此。”

始祖王本的祖籍枣阳,现称枣阳市,是现湖北省襄阳市(地级市)中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枣阳市西依襄阳,东靠武汉,南邻江汉平原,北抵河南南阳。这里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家乡。查看枣阳的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历史上历朝历代该地区都隶属于湖北省管辖,并不属四川省,即使三国时期枣阳也属于魏,不属于蜀。元朝时期四川省的区域比现在大很多,但也不包括枣阳。枣阳在襄阳以东,距四川很远。历史上只有距四川最近的湖北省秭归县,在元朝时曾属于过四川省夔州路。但,枣阳县从未属四川省。

始祖王本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枣阳县。明洪武二年(1369),由明初的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襄阳路枣阳县迁至山东省莱州府胶水县(现平度市)河南村(现南昌村)。所以说始祖由“蜀之枣阳”迁至胶水县河南村是有误的。那么,是否在元末明初的蜀地有另一个枣阳县或枣阳乡(镇)、枣阳村呢?答案是否定的。是否在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特别是元末明初,枣阳县曾归属过四川省过?查无实证。

但,根据《明史)、《明实录》、《九龙山王祖祠碑记》、《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明初至明成化年间将山西府东南31县的汉族乡民,在洪洞广济寺大槐树处办理了迁徙手续后,移民分布在18个省(市)、500个县(市)。其中,湖北的枣阳县就在接受移民的名单中。怎么会在明初同一时期枣阳县既迁徙百姓,又接受移民呢,这不多余吗?

二、族人对始祖祖籍的传说和考

1、始祖祖籍四川省丰都县说

家父今年八十二岁了,曾当过教师。据他讲:从小时候起我爷爷就讲,老祖宗王本是明朝洪武二年从四川丰都县迁到河南村的。当时,大泽山一带偏僻荒凉,人烟稀少,森林覆盖,土地无主。他选择了依山傍水之地,天柱山脚下,药石河(后称之阳河、岳石河、北淄阳河)南岸一肥沃平坦之处扎根立村。开始,开荒种地,掘土筑屋,历尽艰辛,建起了几户人家的小村,因居住在药石河南岸,故名——河南村。后称昌村河南村,直到1945年改称南昌村至今。

丰都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上距重庆主城九区172千米,下距湖北宜昌476千米。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单独设县起,丰都县已有1900多年历史。县中名胜景点,丰都“鬼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处长江上游。“鬼城”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据魏晋时《度人往》记载,丰都坐落在六天青河旁,有三宫九府,宫阙楼观贵似天庭,鬼帝坐镇在此,统亿万鬼神。“鬼城”丰都,名山上古木参天,寺庙林立,在庞大的阴曹地府里仙道 释 儒,诸神众鬼盘踞各庙,等级森严,各司其职并以苛刑峻法统治着传说中的幽灵世界。丰都“鬼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来被人们当作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

始祖王本移民莱州府胶水县后,随着土地的拓展,生产力的提高,家境逐渐殷实,儿孙繁衍成群。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0),第五世祖王从带领族人在村里建起了占地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的“十大阎君庙”(并在庙内花岗岩廊柱上镌刻了王从的名字),庙内大殿塑有形态各异的十大阎君像。十大阎君,也称十殿阎王。十殿阎王各有其名,一殿秦广王,二殿初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变戍王,七殿泰山王,八殿平正王,九殿都市王,十殿转轮王,分别是各大地狱的分管领导。

据家父推测,当时第五世祖王从倡导建十大阎君庙的出发点:一是受先人丰都鬼文化的长期熏陶,出于对“蜀之丰都”祖籍的怀念和对丰都鬼文化的传承。二是教育族人,积善行德,勿做恶事。避免日后被阎王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尽皮肉之苦,托生不得。可惜,“十大阎君庙”于1958年被拆除庙内神像改为小学教室和办公室。1967年,淄阳水库水位上升,该建筑连同部分民居也被全部拆除,庙宇遗迹今已荡然无存。

     家父还讲:迄今为止,村里的族人和百姓寿终正寝,家人还要举行一种送魂回老家的仪式,名曰“送盘缠”。其仪式是:死后第二天黄昏,子女拖着“哭丧棒”(高粱秆缠上黄纸钱),又称“孝棒”。亲朋抬着纸扎的车马和童男童女,车厢里塞进了大量的纸叠金银元宝和纸钱,用作亡灵路上的“盘缠”,童男童女脖子上都挂着白面做的小食品,以备途中餐饮之需。在丧事司仪的主持下,家人们一路哭着来到村头的“土地庙”前,长子(或长孙)在前头牵着一根粗绳头,一家人按辈分和大小一起握着绳子,在“土地庙”前拖着走,谓之“拖魂”。一家人左三圈右三圈,待觉得绳子沉重时,便是拖着“魂”了。然后,长子(或长孙)手持“孝棒”站在凳子上顿足哭喊:“爹—爹—(母亡喊‘娘’)向西南!路途遥远别疼钱,车上有备足的‘盘缠’。”连喊三遍,手擎“孝棒”指向西南方,谓之“指路”─—指明回四川老家之路,一路平安。后开始嚎啕痛哭,其余人也随着哭奠亲人。然后,把车、马、童子烧掉,并焚烧大量的纸钱——送给“亡灵”盘缠。

但,以上这些毕竟都是口口相传,正史没有记载,很难让人口服心服。特别是移民的时间,明洪武二年(1369),更让人疑点重重。据《明史》记载,直到洪武四年(1371)明将傅友德“下成都,四川平”,四川才纳入明朝版图。此前,四川仍在夏政权明玉珍之子明升统治之下,明王朝的诏令根本无法对四川产生效力,怎么可能会有四川居民奉旨迁移到山东莱州府的举动呢?笔者认为,鉴于洪武四年(1371)明廷才平定四川一事,从逻辑上看,洪武四年之后一段时间移民,才符合常理。

说到这里,就引出了迁居西岳石村现居北京的王氏宗族第二十一世族人王兴礼先生对始祖迁徙路线考。

2、对始祖从枣阳迁徙四川后移民胶水县考

据王兴礼先生考:

元朝统治中国的九十多年间,一直实行严酷的民族压迫,各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特别是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朝廷腐败,官吏贪赃枉法,黄河连年决堤,水、旱、蝗灾频仍,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政府又强征民治河、滥发纸币,实行超经济掠夺,这些弊政更使百姓苦不堪言,忍无可忍,终于激起了“红巾军”大起义,并最终推翻了元朝统治。

明玉珍(13311366),湖北随县人,元末起义军领袖,元至正十一年(1351),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后参加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任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明玉珍携二十万湖北人进入四川,始祖王本一家随其他二十万湖北人一起,离开故乡元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襄阳路枣阳县(现湖北省枣阳市),来到元四川行省重庆路忠州丰都县。至正二十年(1360)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之后,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明玉珍以重庆为都城建立大夏国,丰都县属于大夏国版图。至正二十六年(1366)夏,明玉珍病故,遗嘱臣下固守川蜀,勿进取中原。谥号钦文昭武皇帝,庙号太祖。同年九月,葬于重庆江北宝盖山陵。子明升继位,改元开熙。

1368年朱元璋以南京为都城建立大明朝,年号洪武。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遣使赴蜀劝降,明升不从。洪武四年春,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蜀,夏军败溃。同年六月,明兵抵重庆,明升出降,夏亡。次年明朝户部统计,四川民户总共八万四千余户,其中二万三千余户被大夏官员占为庄户。

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灭大夏国后,将明玉珍子明升及其母亲安置到朝鲜半岛。对大夏国的国民也开始了向外迁移,始祖王本一家兄弟三人,携家属子女,奉朝廷圣旨离开居住了十四年的第二故乡四川省丰都县,开始第二次迁徙。他们与众多四川乡民一起移民山东莱州府,来到胶水县河南村,至今(2017年)已过去646年。

三、存疑待考,不擅改族谱

清光绪十九年(1893)编修的《王氏族谱》支谱,其后记中记载:“余始祖自大明洪武二年,自蜀来迁二十余世,而族谱未之有也。”此支谱的编修者是“恐日远年湮,泯没难稽。乃访诸父老之传闻,考诸祖影之载记……”而编修的。

也就是说,从明洪武二年(1369)至清光绪十九年(1893),在跨越了两个朝代,五个世纪,间隔524年后,才编修了《王氏族谱》,这也是胶东中西部地区大多移民族裔中都存在的问题。可想而知当年先祖们,背井离乡,跋山涉水,来到一个陌生的荒凉之地,五百余年间旱涝蝗灾屡发,瘟疫疾病不断,盗匪兵祸猖獗,族人苦不堪言。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先祖们,时常为自己的生存犯愁的时候,哪有条件办教育,哪有心思让子女上学。在没有经济实力,也没文化人的情况下,编修族谱事宜也就成了“水中捞月—可望而不可及”之事,这一拖就是524年。

可以说编修此谱的王氏第十七世先人王汝猷、第十八世先人王文春,在无史料可查,无老谱可循的情况下,走村串户,调查访问,抄录“祖影”,考世系溯本源,历尽艰辛,为南昌村王氏后人留下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在编修过程中,最可信的资料莫过于王氏各支的“祖影”记载了。这是一张宽约一米左右,长约一米半左右,装裱精致,中间画有图像,两边分男左女右列有历世先祖姓名,用于祭奠时悬挂用的纸制品,民间称为“影”或“祖影”,因为悬挂在正堂,又称“堂轴”。

南昌村王姓各支、各户都有“祖影”,每到春节拿出来进行供奉纪念,以悼念先人,教育后人。记录相对全面的是各大支长辈家保管的“祖影”,族人又称“老影”。此“影”必须保存在辈分高,德高望重的族长家中,平日轻易不示人,族中有一些公用“祖地”,也随着“老影”的传承而易主,由新上任的族长负责管理,土地收入用于宗族公用事项开支。序言中记载:“自二世以迨五世期间,孰为父若子?孰为祖若孙?俱无明征。”说明,虽然两位先人查遍了村中各支“老影”,但从第二世到第五世之间的关系传承就失考了,上辈不知何人所生,下辈不知何人所出,各个时期编修的谱只记录了先祖名讳。

所以说,光绪年间的《王氏族谱》,有不少信息是通过二十余代王氏族人的口口相传而得来的。例:“洪武二年迁莱”、“蜀之枣阳”之说等。特别是针对“蜀之枣阳”之说,还有人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就是年代已久口口相传,以讹传讹。元明以后,四川省有绵阳,德阳,资阳,简阳,江阳,金阳,恩阳,庆阳,合阳,华阳,但唯独没有枣阳。是否将语音相似的资阳传为了枣阳,才有了“蜀之枣阳”之说。

笔者认为,在没考证清楚之前一切皆有可能。资料显示,平度市在明初就有不少四川资阳来得移民。多年前,笔者曾在网上看到过,莱州市一村庄杜姓族谱也记载从“蜀之枣阳迁莱”之说,也就是说“蜀之枣阳”之说也不一定是空穴来风。如果有关历史资料太少,无迹可寻,考不出来,因而可以存疑,留给后人考证,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未可厚非。在证据不全或者缺失的情况下,决不能靠推理或想当然下定论,以免误入歧途,为后人的考证添乱,避免以讹传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