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学季 | 给年轻的中医学子,你们的学长有话要说

 为什么73 2017-09-06


转眼已经到了9月份了

一年一度的开学季

漫长的暑假就这样被一阵秋风吹走了



学中医的孩子

不管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

恭喜你踏进中医院校的大门

进行进一步的深造



自从大学选择了中医专业

动不动就五年七年的学生生涯





博士生读完,我的同龄人都结婚生子了

想看病人,又没有接诊量的冷板凳临床经历


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对中医少年郎不友好啊



难道真的只有本专业的人

在圈地自萌吗?



在外人眼中中医真的那么不堪吗?


学业上的倦怠和枯燥

前途的困惑和迷茫


……



我相信这是每一个中医学子的曾经的困惑和质疑



怎么做一个好学生呢?

怎么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呢?



为了你们的学习成长操碎了心的小编

特意请到了我们业内的资深老师大夫们


作为一个曾经同样苦逼的中医少年

他们也许有些肺腑之言呢






01



口述 | 余应伟


余应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如今在正安中医医馆坐诊主攻妇科方向。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风雨兼程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开始学中医是受家里人的影响,大学学习相对来说比较刻苦。因为我觉得学医这条路,如果没有勤奋刻苦作为最基本的条件,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尤其是我们学中医的人,更是需要长期熏习。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工作,因为我觉得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不仅是在学校里的学习,工作中的学习更加重要。正是这几年工作的积累,让我慢慢的从学院派过渡到临床。不敢说,目前在中医界有多大的造诣。但是,我想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因为我相信自己,相信中医,相信古人诚不欺我也!希望学弟学妹能坚定中医的这条道路。要相信中医大家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再次出现,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希望大家稳定心态,坚定信念,勤求博彩,厚德济生。



02


口述 | 郭硕

郭硕,毕业于天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目前于正安中医番禺店坐诊 主治内、妇、儿科杂病。

学中医,见大海




结合自己体会,给学弟学妹的几句话:

接受过数理化的洗礼,而今的你见到中医时,这份感觉大概就像内陆人初次来到海边吧,用哪些词来形容好呢?

陌生、新奇、浩瀚、沧桑、看不到无边际、难以捉摸的风浪……

或许还夹杂了一些你不喜欢的腥味、泡沫,芜杂……

只愿你耐下心来,瞭望、倾听、接受;俯下身来,感触它的温度;一步步,勇敢地走进它的怀抱……;

我期待,若干年以后,你能体会得到游弋其中,或操舟于上、渡人不已的一份畅快!




03


口述 | 郭义

郭义,郭氏脊柱疗法创始人,手法轻巧,独创深度松解针法。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目前为北京正安中医出诊医师。

临床一定要




给学弟学妹们的话: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这一条非常要紧。我读大学时,是先在课堂上读四年书,再开始临床实习(大四时曾有两个月的临床见习)。我认为,临床一定要早,若临床太晚,不利于医术提高。临床要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否则,先在教室里呆坐几年,等到了临床,课堂学的东西都不记得了。

再者,只有从临床上才能体会到何为疾病,如何治病,中医如何取效,若不临床,以上都不过是想象,是闭门造车。


04

口述 | 李汪洋  

李汪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主治医师。专业,内经;主治,外感热病,内伤诸疾,妇儿杂病。简介:正念精进,躬行临证。正安医馆北京店出诊。

谦虚精进知躬行




广采诸家之论,除老生常谈的四大经典外,还要好好学习金元四家,温病四家(叶薛吴王)和孟河四家(费马巢丁),这样才能不偏执,不被一说一家一言所惑,不被奇谈怪论所惑。

当知上述诸家,都是经过历史验证的,他们的理论和医案都是被反复学习和实践了的,是公认的高手,大家,值得反复揣摩。而精研这些理论和医案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建立,丰富,和健全自己的辨证论治体系。这样才能在临床真正做到不被症状表象牵着走,心中无惑,处方精准。

而这种能力,必须反复下功夫打磨,绝非朝夕之功,要尽量为自己争取临证实践,独立诊治的机会,从而验证所学,找出不足,有针对性的进步。总之,学中医要做到谦虚,精进,正知,躬行。与学弟学妹们共勉,共进。



05

口述 | 贯剑  

贯剑,上海中医中医药大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海派中医丁氏内科严苍山基地传人,擅长咳喘、过敏、心脑疾病、失眠、肿瘤等内科疾患,不孕、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及小儿咳嗽、消化不良等儿科病。目前在上海正安中医坐堂。

中医,生的学习




初学中医,都会碰到很多困惑,毕竟两千年前的东西与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对于初学者而言,首先要耐得住寂寞,长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一定会领你渐渐步入中医之门,发现中医的魅力。

从事中医还必须把中医当作事业去做,中医古籍浩如烟海,仅仅当做一个职业你是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这种终生学习的。

最后,每个年轻的中医还要坚信,一个好的中医未来一定是很有前途的,今天的点滴积累,必能成就未来的辉煌。


06

口述 | 王买亮  

王买亮,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正安医馆广州花城店坐诊,主治美肤塑形。

中医




真正爱上中医从大四开始,我觉得生理病理解剖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不要排斥,人体本自具有的,没有中西之别,以后没有中西西医的壁垒,一定会有人类的新医学,带着中医思维去读生理病理解剖,什么不是中医呢,要姓中不姓西,不是排斥西医的一切,而是要纯正的中医思维,吸纳合化一切知识。



07

口述 | 臧莉琴  

臧莉琴,高级讲师、中医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三十余年,崇尚经典,博采百家,注重四诊,辨证论治。主治肠胃病、久咳、反复感冒、月经不调。正安中医广州花城店出诊。

学中医得用去学




开学了,大家为了中医,相聚在一起。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尽快进入角色,为今后成为一个好中医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首先我们要从心底里喜欢中医,因为喜欢才能有动力学习,轻松地学习。

其次,要心悦诚服地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理论,这是古人的大智慧,将世界的万事万物全都能概括其中,这也是指导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

由于在小学中学时代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初见肯定会感觉陌生,一旦你接受了它,与它成为好朋友,一定会感到趣味无穷。古人有:秀才学医,瓮中捉鳖,就是因为秀才们有良好的文学、哲学功底,也就容易理解接受中医。比如说《红楼梦》,对医理论述精详,用药也合理到位。

再就是要在完成背诵经典、学习基本理论课程任务之外,尽早接触临床,用心观察中医老师是怎么样看病的,从把脉、望舌、以及简单的几句问话,就能将病情了解清楚,用上药后取得良好的疗效。这时候的你也许是摸不清脉,看不明舌象,听不懂问的什么,但病人的痛苦你可以看清楚,慢慢听多见多了,上课时脑子里就有了这些病人的影子,而且也有想为他们解除痛苦的意愿,那你就容易悟到中医的真谛了。

医学生是最累的学生,学中医还要加倍的艰苦,但当你用中医药给为患者解除痛苦的时候,你也会感到这个累得值。



08

口述 | 祁营洲  

祁营洲,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针灸方向。北京正安医馆坐诊,主治内外妇儿及杂症。


不放初心,方得




给学弟学妹们的话:医学注定了是一辈子的不断思考和死磕,要问问自己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未来作为医生自我评判的金标准之一是实战实效,希望你们毕业后不靠师承,不靠学校,而是靠着自己的名字吃饭。

总之,医学领域是“玩命”的活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学医的初心是什么?如果有,请坚持下去。如果没有,请找到你的初心,实在找不到的趁年轻赶紧换专业。说得“风骚”一些,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请离开……


09

口述 | 余浩  

余浩,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坐诊:任之堂中医门诊部,主治内、妇、儿科杂病。


未来一定于你们




给学弟学妹们的话:1、知识可以积累,智慧需要开启;2、少接触当今社会的快餐文化,多接触中华传统文化;3、中医经验很重要,知道经验为什么有效更重要;4、不要养成太多的不良习惯,养成容易改掉真的很难;5、中医有没有用,不要去质疑,静心学好,它一定有用,而且非常有用;6、未来一定属于你们,请不要放弃这门古老而又神奇的医学。


10

口述 | 路新宇  

路新宇,中医养生文化学者,职业中医师,经络养生专家,正安文化特约老师,立志要在正安开设100期《经络课》课程。著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季节养生经络有道》、《上班族身体保养指南》。


明确方向,持坚持




给学弟学妹的话:首先呢,恭喜大家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了这样一个专业,那么就是中医药学。

我是98年大学毕业的,学的是针灸专业,很遗憾,当时毕业之后没有去从事临床。因为对自己信心是不够的,在07年之后,也就是毕业9年之后才回归到中医的这个学习上来的。

我个人认为,首先的可能我们最应该的是要坚定一个方向。因为我相信我们很多同学考到中医药大学或者中医学院,不见得是你有什么样的家学。也许只是为了高考,是因为你的分数,可能恰恰比较符合中医药大学的录取线。因为当年我就是这样,我从县城走出来的时候。当时就是说只要离开家能考到大学,管他哪个大学都可以。

所以我觉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是没有什么理想抱负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你没有一个坚定的方向,那么在路上这一路走来的时候,那你可能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应该珍惜的,所以我在我大学五年的学习生涯里面,耽误了太多的时间。

在我07年坚定信念之后,就知道在学习中找到一些窍门或者说捷径。我们常常会高估一年的努力,却低估了五年的坚持,当你方向坚定下去之后,每天都在进步一点点的话,也许到五年级毕业的时候你会自己吓自己一跳。

我们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比如说目前国家对中医的政策非常的好,越来越重视人力的智慧,我们做一个中医学生、中医师,做的事情也是一个信息处理(望闻问切),起码几十年以内我们的这个行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我们这五年的美好的时光,别像我一样。我是用了好多年的时间各种碰壁,才寻到了这条正路。所以大家那是很幸运的,在这种知识信息爆炸、知识随手可唾手可得的这个时代。我们能够来去学习中医,是我们的福气。



11

口述 | 潘毅  

潘毅,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潘教授习医从医30余年,具有丰富的教学与临床实践经验。曾荣登2009年全国医学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2010年各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是《正安中医一年通》学员眼中的“男神”。


推天道以明




1、学医先不要好高骛远,最实际是先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这些现代教材知识垫底,然后再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吸引率才会高。

2、带着问题去研讨是学习中医的捷径。当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有效,你自然就会有学习的兴趣、信心与动力。

3、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取向是:“推天道以明人事”。换成医学当为“推天道以明医事”。如果缺少“道”的引领,被人为格式化的中医知识在应用上就会成为医生进步的瓶颈,所以在知识铺广、铺到位的基础上,要懂得以"道"相推,知识的运用才能活起来。

最后,借名医章次公先生的"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十六字,与广大中医学子共勉。(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