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风险概率有多少? 1 著名的巴菲特实验 巴菲特曾经说过一个著名的例子。 他说,6个弹孔的左轮手枪里只有一颗子弹,让你对着自己的脑袋开枪,给100万美元,你干吗? 很多人摇头说,我不干。 为什么不干? 因为一旦失败,代价过于惨重。 也有人说,我干。 为什么干? 因为冒着六分之一的风险,可以改变人生。 选择干的人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穷,100万美元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如果换成巴菲特,他肯定不干。即使换成现在衣食丰足的你,你都未必干。 把这个例子的条件换一下。 这把手枪有100个弹孔,里边只有一颗子弹。对着脑袋开枪,一枪100万美元,你干吗? 这回愿意开枪的人肯定比上次的多了。 为什么? 因为付出代价的概率下降了。 但是有一点没有变,选择这么干的人,仍然还是穷,100万美元能够改变他们的人生。 但凡你衣食丰足,这种百分之一的风险,你也未必愿意冒。 现在你知道为何陷入骗局,损失惨重的人,多数都是穷人了吧? 2 对于风险,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也不同 这个世界上,风险很多。 如果你拿着巴菲特的枪,开一枪未必会死,但是经常开,那就早晚会死。 这,就是赌徒的宿命。 追求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生活,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在不断的往死路上走。穷人,你伤不起啊。 纵观当前的金融骗局,入局的人,和巴菲特这个例子中愿意开枪的人,是何等相像。 这些受骗者中,分为两种人。 第一种人,是明知是骗局者。 这种人就像是拿着巴菲特的枪,一枪接一枪的开。没响,他觉得自己运气好,过两天再开一枪,还没响。 于是他觉得,他有上天护体,这枪永远不会响。 嘣,枪响了,他挂了。这种人死于贪婪。 第二种人,是不知道这是骗局者。 这种人,根本不知道枪里有子弹,觉得玩把玩具枪,就有人给钱,多好的事情啊。 嘣,枪响了,他挂了。这种人死于愚蠢。 无论是贪婪还是愚蠢,只要他们赚了巴菲特的第一次钱,就早晚要把命搭上。 当然,运气最差的人,一次钱都没赚,也要把命搭上。 只要你选择了进入这个游戏,没命的概率就极高。 有人会说,我开了两枪,没响,我就离场。这样不就赚钱了吗? 你,真的离得开吗? 3 背后的思考又是什么呢? 巴菲特的子弹意味着什么? 它不是必定打响。 总有人认为,你说一件事有风险,就一定会亏损。如果没亏损,你就错了。 放在巴菲特这个例子中,这是何其可笑的思路啊。 风险就是不确定性。 当你对未来没有把握的时候,你就要考虑最糟糕的未来出现的时候,它会带来何等的后果。 如果这个后果你承受不起,就不能下重注投入。 如果,巴菲特的枪没有指着你的头颅,而是指着你的手,就会有很多人选择开枪了。 因为,即使枪响了,你也付得起这个代价。 承担自己承受得了的风险,在自身可控的事情上下注,让巴菲特的枪对准脚趾头而不是脑袋,才是正确的理财观。 这就是安全理财观的核心理念。秉承这样的理财观,你的人生就将是平稳幸福的,很难出现大起大落。 问题在于,很多人不具备风险意识,也不具备判别风险的能力。 这需要有专业人士来进行服务。 对于没有风险意识者,要让他明白缺乏风险意识,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何等的威胁。 对于不具备判别风险能力的人,要告知他什么事情可能有风险,这种风险有多大,是不是自己能够承担得了的。 当辨别了风险之后,采用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方式,那就是专业人士擅长的项目了。 当然,忽悠你枪里没有子弹的人,绝对不是专业人士。 4 鉴别可能出现的风险 当前,在中央的调控之下,宏观上发生全面的金融风险概率,不是很高。 但是在微观领域,风险则是无处不在。最近新发生的各部委联手监管ICO,就是其中的一例。 我想,评论之中很可能会有人说,你马后炮!你怎么不在各部委联手出政策的前一个小时告诉我呢? 要是知道巴菲特的枪什么时候响,那还是风险吗?但是,我早就告诉你枪里有子弹了啊。 安全理财观传播大使们,不是算命先生,算不出风险会何时爆发。 但他们会帮助你鉴别可能出现的风险,管控风险,不让风险影响到你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全理财观传播大使们,任重而道远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