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大把年化收益16﹪的正规产品,但大多数人视而不见

 哈哈室 2017-07-18

在说赚钱的产品前,先说一个鬼故事。2017年上半年过去了,最好的基金赚了35%,最差的基金亏了25%,一上一下相差60%。


100万,半年,亏掉25万,这样真的好么?


这个毕竟只有半年时间,还能自我安慰风格转换即可回本,再说个鬼故事吧,下图是2007年发的一只基金,最低净值下探3毛,10年后的今天依然只有7毛——超过1000亿买了这只基金。

但基金真的不赚钱么?下图这只基金2004年发行,13年20倍的收益,碾压房价涨幅(白线是基金净值,黄线是业绩基准)。

求如果自己买了上一只基金,隔壁老王持有下一只基金的心理阴影面积。


我们都知道基金收益有高有低,或者我们更关心的是,有没有办法只买好基金,有没有办法不踩雷?


笔者凭着CFA这张纸,肯定的说:不可能的!


凭基金经理历史业绩避雷么?下表是前一年业绩前10的基金第二年的排名情况,排名下滑一千的比比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真不如随便选选(十年前没几只基金,那时下滑100个位次和10年后下滑1000个位次,效果实际上差不多)。

如果历史业绩都不靠谱,什么基金公司文化、薪酬风控机制、投研团队水平等难以量化的参数就更不用提了。这些指标难道没有一个有用的么?恰恰相反,都是有用的,但是我们有决心运用1万小时定律成为投资方面的专家么?基金当然有好有坏,但所有的筛选工作只能提升盈利的概率,要想完全避免亏损是不可能的。很抱歉,我们一定会受伤,成人的世界没有童话。


但是,换个角度,持有一只基金有可能受伤,持有一把基金呢?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2017年3月表示,自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至2016年末,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6.52%”,重要的事说三遍,平均收益!平均收益!平均收益!平均收益是闭着眼睛随便买几只股票基金,就可以实现的啊下图是万德股票型基金总指数,13年时间1元变成了6.5元,这也是平均收益。

年化16%的产品,随便买,可实际生活中,为什么这么好的产品这么多人却感到受伤呢?刀有刀法,剑有剑谱。有心法,飞花落叶皆可伤人;没有心法,拿着屠龙刀也只是觉得此刀甚是锋利而已。买基金也是一样,我们恐怕还是需要先关注如何买基金。


如果用最简单的分散买法,今年上半年平均收益5%,这个收益,比买到最差的基金多赚了30%!如果用了分散买法,想必不会说基金一无是处了。


但显然的是,分散投资的结果也较买到最好的基金少赚了30%,问题的关键在于,谁又能保证买到的是好基金而不是烂基金呢?还是用数据说话,有多少资金现在持有13年20倍的牛基呢?20亿;有多少资金买过现在净值只有7毛的基金呢?超过千亿!在投资前的一个必做功课就是权衡投资策略,是宁愿赚不到钱,也不要赔钱;还是宁愿亏掉,也要博一个未来?两种策略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但这两个策略必须二选一,无法调和——虽然可以通过分仓来解决此缺陷,即部分资金投资于大概率有确定收益的产品,部分资金选择有一定概率赚大钱的投资,但仓位分配的前提依然是此两策略无法调和。将大部分资产,分散投资于优选的产品中,小部分仓位博一博,恐怕对大多数人都是优胜策略。


在反对分散投资的声音中,巴菲特和芒格这对搭档是无法忽视的中坚人物,可问题是,这两位老爷子所说的集中投资是相对于基金经理动辄投资50、100只票说的,并不是说只投1、2只票。巴菲特每天喝可乐,如此看好可口可乐也没有说把公司股份全买下来;芒格对鸡蛋不要装在一个篮子里嗤之以鼻,但也表示伯克希尔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10只股票,换句话说,伯克希尔公司至少重仓了10支票,而不是1、2只票。以巴菲特和芒格的能力,尚且需要重仓10只票,崇信人无横财不富,动不动all in有多危险可想而知 。


况且,时随事异,再优秀的基金经理对未来的预测都是有限度的,而且一样会犯错!巴菲特曾说沃尔玛是完美的投资,但现在抛售了沃尔玛;巴菲特曾说航空股是垃圾,但现在大手笔买入;巴菲特曾说看不懂科技股,但现在的态度是买买买。以巴菲特和芒格的学识,尚且要学习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买基金只买一只,寄希望于这个基金经理一直正确,其实和赌博无异


而且,我们并没有活在理想的空气里,诈骗无所不在,这个世界有很多地方藏着深深的恶意,这些恶意,包装的如此之深,不是内部人士根本不可能知道。不,我说的不是乐视, 两年前就有人怀疑乐视是PPT公司了 ;我说的也不是飞单,这种手法骗不了细心的投资者;我说的不是传销,仅凭常识就知道这东西不靠谱;真正的骗局绝对可以“君子可欺之以方”,比如泛亚430亿庞氏骗局,就让国有大银行中招。而分散投资是应对这种血本无归的骗局的唯一办法,当有人向笔者咨询父母毕生积蓄投资了泛亚怎么办的时候;当笔者看到私人银行级客户1000万去投所谓的理财项目的时候;当不少客户看多股市满仓投了一只基金亏一半的时候,真的,风险特朴实,特平常,一定会发生,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


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分散。我们去欧洲旅游,必然选择的士 巴士 地铁 城轨 飞机的交通组合,少一种都会很痛苦,买基金也是一样的,少一类恐怕都够呛。一般来说,单一种类基金是没可能解决我们的实际金融需求的。下图是标普象限图,是不是对我们应该如何配置资产有一定启发呢。

标准普尔象限图(描述和比例仅为举例)

笔者的风险偏好其实是相当高的,但愿意承受风险不代表就要冒风险;侥天之幸,笔者蒙对了债灾的拐点、蒙对了股市的拐点、蒙对了汇率的拐点,预测能力也不宜过于妄自菲薄,但即使这样,笔者除了自己炒股外,依然每个月定投数只基金。将资金通过定投的方式投资,意味着多买几只基金还不够分散,还要在时间上再分散。之所以如此保守,是因为恰如先贤苏格拉底所言“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而笔者唯一确定的是,只要是预测就一定会有出错的时候,如果不能正确应对,资金可是按比例减少的!99%的预测准确率意味着,第100次投资可能亏掉前99次盈利的所有老本!欣慰的是,并非只有预测正确才能赚钱。


以定投为例,笔者找不到任何一种投资方式比定投更适合养老这个目的了。定投虽然短期可能亏,但长期大概率赚,笔者按照2016年12月31日的熊市测算出的定投平均年化收益已达11%,如果能在牛市卖出收益率当然只多不少。对定投来说,前期亏损不一定不好,而且错过一轮牛市也没啥、可以等下一轮,就凭这两点特性,已秒杀其他大多数养老计划。对于养老这种不能亏空的项目,相对于高收益,笔者更关心的是即使从6124点定投,平均19个月即可回本的能力(以万德股票型基金总指数为测算标的)

A股最高点定投股基平均19个月即回本

分散投资分散掉了风险,也相应的分散掉了快速致富的机会。对于养老这一块,笔者已经满足于定投11%的收益了,可这也就相应的远离了13年20倍的机会。每一种投资没有高下之分,其实都行得通,需要的是能够真正认识风险。比如,P2P对大部分人是高风险产品,但也有不少人靠这个狠赚一笔,投资方法很简单,赶在平台倒闭前跑掉即可,具体操作方式就是分散和只投新平台,因为即使是单纯的骗局,新平台还本付息也是有保障的,只是这种火中取栗的玩法适合自己么?如果觉得P2P没意思,比特币是不是碗里的菜呢,2010年7月最低0.008美元,到现在7年赚30万倍,那时买1000块,现在身价3个亿,参与被操控的市场的风险适合自己么?就大众投资品股市来说,价值投资者从来没能说服技术投资者,反之亦然,这两种套路未必就有一个错了。王健林卖632亿的项目给孙宏斌,这两位大佬也未必一定一输一赢。蛇有蛇道,鼠有鼠路,认清自己的能力圈范围,构建自己的交易系统,赚自己份内那份钱,才是长久投资之道。每一位基金经理都是有能力圈的,聪明人如巴菲特认识到并坦承这一点,但恐怕并不是每一位基金经理都会这样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分散投资的原因之一。


还是引用巴菲特对分散投资观点的原文作结吧“Diversification is a protection against ignorance ,but it makes very little sense for those who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大白话意译就是,你如果知道你在干什么,看好就该下重注,否则还是分散为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