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第1整理术读者麦唛提问一朵:“家里书太多,求办法?” 正在夜跑的我,找来小曾的文章《书籍断舍离,断掉不切实际的贪欲》发过去。麦唛回复:“这个我看过,就是扔完了,剩下的,有没有一种方法管理?”
今天,邀请读书精白不言同学,分享他的理书心得。不管你是断舍离实践者,还是藏书癖,都适合读一读。
父母曾经营现在所谓的“独立书店”20年,家中藏书几千册。 本人喜爱纸本书,也算能善用电子书,献丑谈一下选书、 藏书、整理书的经验,以及教训。

购书观点:只买会反复阅读的书
首先是教训,即“藏书”带来的麻烦。
坐拥一屋子书,极富满足感,逼格满满,但是,纸本书也确实带来了无数麻烦。 首先,整理和存放非常麻烦。
其次,搬家问题。书店搬迁的麻烦可想而知,不谈了,就说家庭。 我们家十年前搬入现在房子,总共打了80个自然包。自然包,就是图书业普遍用牛皮纸打包图书的方法,一包大概相当于40本32开的书。算上线装书、16开画册、辞典等等大书,保守估计2500本书吧。累吐血的节奏。
现在,家里有整三面墙(平均5米?)是落地书架,远远不够;其它空间,博古架、不常坐的椅子、阳台、床头,哪儿哪儿都是书;我现在的店铺里,也有几个书架放书。就这样,还是有一些书放不下,只能封在包里,摞在角落里。这种感觉……谁藏书谁知道……
于是,痛定思痛,我们家现在除了古籍和旧书之外,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添新书。
杂志和畅销书,有正版电子版就买,没有正版就…你懂的…不要紧的书,借朋友的看看也罢。
总之,就一个准则,只买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个人图书馆的“四步分类法”
然后,谈谈阅读问题。 本人敢说,藏书之人的绝大部分书,根本不会拿来精读,多数只是偶尔翻翻看,有些书甚至根本不看,纯是收藏。
这属于——藏书癖。很多人可能对此感到不解,但这种癖好还挺广泛的,我们家人就都有这毛病……书,既然已经拿到手了,肯定舍不得处理掉,那么只能想办法保存好、整理好。
实际拿来认真读的,必然只是藏书中的小部分。 其中,每本书的阅读频率,必然又是不同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条件,进行归纳、整理。
本人以自己为例,讲解下书籍的整理和选择,都是出于个人习惯和爱好,见仁见智吧…… 本人爱好地理、历史、社科、语言学、中医、命理,后从事古董、艺术品行业。除不读现当代文学、鸡汤励志类,其它的多少都有几本。
现有的书,首先会根据学科门类以及使用频率,进行初步分类: 第一类,学习、研究类。自己的专业书,或者最喜爱的书,也就是经常要看或查资料用的,值得反复研读的。对我来说,是艺术、收藏鉴赏书。
第二类,兴趣爱好类。偶尔翻翻看的闲书,比如地理、历史、旅游、美食。
第三类,期刊杂志类。杂志,长期订阅的,或偶尔因为某个专题才买来看看的。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国家地理、拍卖图录。
第四类,纯收藏类。几乎不看的,比如古籍善本、线装书、连环画、百科全书、各种全集。

整理秘诀:倒序整理
整理时,不妨按照上述四种分类,倒序整理。 第一类,纯收藏类。凡是几乎不需要看的书,可能几年才动一次,就将它们妥善安放在最不碍事、最难取放的地方吧。
比如:书架的最上层;衣橱的最上层;不太贵重的话,装箱放床底或储物间。
第二类,期刊杂志类。 如果你订阅期刊杂志,且有攒刊物的习惯,并且,每期看完几乎不会再看第二遍。那么,这些期刊可以和收藏类书籍一样放在上述地方。
建议按期刊的发行顺序,一期期由左至右或由下至上放好。

有时,某一期杂志内容非常有用,可能要作为常用资料,那么,可以专门开辟一小块地方,比如书架一格,专门存放这种有用的单期杂志。 但是,这就很容易将这一期杂志弄旧、弄烂、弄丢,然后你的杂志刊号就不全了!不全了!不全了!藏书人显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
一般来说,某期杂志值得保留的只会是某个专题。所以,本人建议,将有用的部分扫描下来,存到电脑(网盘)里,杂志本身还是跟它的兄弟姐妹们放在一起吧。
推荐一个扫描APP:WorldScan扫描王。

第三类,兴趣爱好类。
如果不是搞研究、做学问,那么,你所拥有的大部分书,应该都是根据兴趣爱好所选择的。 整理原则:
1、阅读频率优先 2、书籍开本其次 3、图书分类再次 4、书脊颜色最次
按书脊颜色(渐变)整理书架确实漂亮……但那纯粹是强迫症或行为艺术或搞装饰……实用性……除非,您能记得每本书书脊颜色和位置……
简而言之,越常用的书,就让它离你越近。有条件的话,设立一个书架,不用太大,小型桌面书架也可。零零碎碎的小书架上,就放常读书吧。

想要书架好看、好用,可根据开本来摆放,即,同样高矮的书摆在一起。 由于书的正面宽度是不同的,所以,不要把书推到书架最里面!请在书架内壁留点空间,书脊到书架的外沿之间,也留点空间。
书的高度也要合适,比格子略矮5-10cm最好,既不会显得空旷,又便于取放。
特殊开本,不要参差不齐的摆放,建议从高到低排列。然后,在较低的书上,可摆个泰迪熊、普洱茶砖、烟盒啥的,调整一下视觉效果。 或者,可以一部分站着,一部分躺着。

第四类:学习、研究类书籍。
用的时候几乎天天用,不用的时候打入冷宫,整理方法同上。
书籍收纳空间小TIPS
有关合理利用空间,来几个tips:
1、书立,多买点,可以把书卡在窗台啊,写字台边啊,电脑屏幕后面,任何平坦台子都可以。 2、把书躺着摞起最节省空间,但是,不好取用也不美观,常用书不建议这样放。
3、箱子。纸箱子、木头箱子,厚、结实!最好别用塑料箱子,易老化,易压碎。常年不需要用的书,统统丢进箱子里。务必,用纸列个单子,记下书名,放在书上面,或者贴在箱子外面。
4、现在的家具多种多样,可以自己开发一下放书的功能。床头,墙上的悬空书架,带小书架的茶几,等等等等……


5、书架虽然比较占空间,但是可以把一些可以移动的家具挡在书架前,其实无妨。像我一样,把不重要的、几乎不看的书挡起来就可以了。反正,你看,或不看,它们就在那里。

爱书小TIPS
防潮、防虫、防水,这些不用说了吧?主要注意,防火!!防火!!防火!! 1、书架旁边千万不要走电线,建议不要用带灯的书架。凡事总有万一。
2、书架不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要放阳光直晒的地方。海风潮,易发霉。长期晒会掉色、卷边、老化。
3、不要在书房抽烟。一是为了防火,再一个,书会吸味,除非你想让你的书沾满烟味……
4、干粉灭火器。以防万一。书着火了不能用水浇,用干粉比较合适。我家就常备三个灭火器。

有关电子书
最后,谈谈电子书和纸本书的取舍。
个人认为,纯粹为通读、研究、参考书的话,电子书是不二选择。
原因很简单:高效。 随身携带查阅,关键段落与其加书签,不如直接截图保存,然后按文件夹分类整理。
我相信,未来电子书阅读体验定会越来越好。 不过,电子书至今仍然无法替代纸本书的一种功能,就是“翻翻看”。
典型例子就是辞典。我手机里有电子版牛津《ODE》辞典和日语《大辞林》,检索非常方便。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会跟我有一样的习惯,喜欢翻字典。电子辞典显然做不到。
如果有IT界人士能看到的话,强烈建议,电子书是不是可以考虑加入“摇一摇'功能,摇一下,然后哗啦啦翻页,随机翻到某个章节的开头,或辞典随机跳到某个词条。
本人平时用来看电子书的就是iPhone和iPad,推荐几个APP。

作者常用的读书APP,后又增加了当当读书、Anyview、印象笔记等。第1整理术网友可挑选1、2项体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书籍断舍离后,我们需要更好的个人图书管理知识; 衣服被心动整理后,我们需要重新认知打造胶囊衣橱的可能; 空间被收纳后,我们开始考虑时间、信息与思维的收纳......
第1整理术诚邀大家,向今天文章提问者麦唛一样,将问题砸来。让我们“众筹选题”,探索整理改变生活的无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