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鹅形金砚滴

 老刘tdrhg 2017-09-07

有嘴叫“水注”,无嘴叫“水盂”

唐代鹅形金砚滴算是我最珍贵的藏品。它呈鹅形神态,乍看如同一只金汤匙,每每把玩总是爱不释手。

砚滴又称水滴,是专供研墨用的滴水器皿,为历代文人墨客案头常见的文房用具,它的出现与笔墨使用和书画兴起有关。初时,古人研墨用的是各种形状的水壶、水盂等器皿,往砚池里倒水时很难控制水流量,于是改进和发明了便于掌控水量的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盂”。从传世品和出土器物来看,砚滴的出现不晚于汉代,最早为金属制品,后改为陶、瓷、玉、石等材质,样式不定,历代均有创新。

砚滴体积不大,多为中、小型器物,可单握于掌上,既便于研墨时使用,也便于平时把玩,少数大型砚滴多供观赏之用。砚滴器型可分为几何形、象物形等,题材多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地域习俗密切相关。如汉代和南北朝时期的砚滴,题材多为飞熊、卧羊、金蟾等灵兽类,至宋代则扩展到人物、鸟兽、瓜果等,其风格也由最初的庄重神秘转向雅致精巧,更符合文人墨客的品味。

在历代砚滴中,鹅形金砚滴鲜见,我收藏的这件砚滴是依据勺形雕刻成鹅形,更为难得。西方艺术中多有天鹅出现,这件砚滴是当时工匠受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也是唐代中西方文化交流极度发达的见证。卜庆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