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用500年前的中国工艺,设计出横扫日韩的东方美器

 卓松园艺 2017-09-08

从郁永良家,

到黄龙山紫砂矿区,

徒步走去大约有两公里。



黄龙山紫砂矿区的紫砂矿,是制作上乘紫砂壶的原料,经过长年累月的自然风化,质感丰富。


比起去练泥厂购买成品紫砂泥,郁永良觉得这些紫砂矿石制成的泥料,用的心里更踏实,哪怕需要花费更多心思和力气,哪怕需要去千锤万打。



以前的制壶人都是每天挖一点、搬一点,

郁永良的长辈亦是如此,

乐此不疲的从山上将紫砂石搬回家。

后来家里紫砂石多了,

索性在院内盖了一间茅草屋存放。



还未走进郁家院子,

就听见一阵有力的节奏,

“咚咚咚,咚咚咚”

这是郁永良在捶打紫砂矿石。


制作紫砂泥,

需要先人工精选矿石,

剔除杂质。



之后放进专门的石制容器里,

经过千万次捶打,

将矿石粉碎,

直至成细粉末。



然后倒入清水,

将粉末搅拌成泥浆。



沉淀数日后,

捞出泥料,

将其捶打揉搓成长方泥块。



再用刀修整泥块,

使其断面平整发亮。



泥料制成,

却不能直接使用,

需得先放入翁中,

等待紫砂泥中的有机物发酵分解……





位于江苏宜兴的蜀山,

被称为“紫砂大师的摇篮”。

据郁家“家族史”记载,

从郁永良爷爷那辈人开始,

郁家就居住在宜兴蜀山,

开始制作茶壶。



郁永良从小耳濡目染,

对紫砂有很多了解。

16岁那年,

作为长子的郁永良,

迫于家庭生计,

进入了蜀山“一厂美工班”,

从零收入开始做学徒。



因为勤奋和聪明,

他只用了一年时间,

就可以模仿别人的作品。

五年后,已经能够

独立创作自己的作品。









一把紫砂壶的创作,

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四五十个步骤,

使用的工具很多,

每个步骤都很难,

紫砂壶成型一体,

一个步骤稍有差错,

就会导致整把壶出现问题。




但一把原创紫砂壶,

最难的不是制作,

而是开头的构思。



虽然是一项中国传统工艺的延续,

但却更像是现代的工业设计,

因为设计紫砂壶时,

对点、线、圆、角度都有精准的考究。

在满足日常泡茶、品茗的同时,

也须具备独特的设计美学。




对郁永良来说,

通常构思就需要半个月,

然后用一到两天制作,

一气呵成。


郁永良蜀工坊工作室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或搜索:yxsy4115


陈腐好的泥料内部有空气,

切片之前,

须将泥内的空气敲打出来,

避免后期壶体烧制过程中产生气泡。



根据壶身大小,

将方块泥料,

打成厚度均匀的泥片。



将泥片围成桶状,

打成壶身。

放在转盘上,

慢慢塑型。




转盘原本是没有动力的,

但人在拍打泥身过程中产生了摩擦力。

紫砂内部的砂质瞬间有了生命,

形成具有艺术感的弧度与圆线。

这是机械的纯圆、切割的直线无法比拟的,

也就是艺术作品中常谈论的

“圆非一相、方非一式”。


老宜兴常说,

好壶都是“拍”出来的,

就是这个道理。



划出圆形壶底,

切掉多余部分。



制盖、把、嘴,是一把壶制作的最核心的环节。


壶嘴,需保证饮茶出水流畅,壶盖,要使茶叶在壶内密封高压中更易融解,“三点一线”的精准把握,才能让紫砂壶成为美学经典传世之作。




用紫砂泥将壶身、壶嘴、壶把,

小心翼翼地在一起。



制作壶盖,

黏合壶钉。



生胚阴干,

在壶身画出想要的图案,

写上字。



最后的入窑烧制,

是最令人心动,

也最心痛的时刻。

紫砂壶的成败在此一举。



但即使制作过程如此艰辛,

面对最后的残次品,

郁永良销毁起来依然绝不手软,

“决不能让残次品流入市场”,

这是一个手工艺者对手艺的最大尊敬。





从艺二十余载,

郁永良制作的紫砂壶不计其数。

其中不乏获得大奖的作品。

但他依然谦虚的认为,

自己只是个手工艺者,

还不算匠人。


(郁永良的部分获奖证书)


目前他已经收了三个徒弟,

也还在继续寻找优秀的继承人。

跟着他时间最长的徒弟,

已经学了五年,

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作品,

但是路还很长。



做这个行业需要天赋,

更需要耐得住寂寞。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

目前最重要的,

就是有耐心,

耐得住枯燥,坐得住,

一门心思钻研在紫砂壶上。



信佛的郁永良,

喜欢随缘二字,

面对徒弟或者想学紫砂壶的人,

他都会耐心的指导,

不求回报:

“我教会了你,

我也算是一种修为。”



与郁永良的交谈中,

他也坦承,

16岁入行只是为了生计,

最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并没什么特别感情。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身投入的过程中,

对紫砂壶逐渐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怀。



“我与紫砂壶,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郁永良说,紫砂壶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谓匠心,

在于技艺,

更在于心。


- END -

图片及视频由郁永良提供


以上内容由厂家提供,由此引发的一切问题与本平台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