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道的凤翔豆花泡馍

 道2和 2017-09-08
十年前,从甘肃调回宝鸡工作,同事第一次领着吃豆花泡馍,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极具本地风味的美食。将锅盔馍切成薄片,倒进豆浆锅里稍煮一下,盛在碗里,再从保温桶里舀几勺豆花搁在馍片上面,放盐少许,一勺辣椒油,一勺煮熟的黄豆,少许咸菜丝,少许香菜断,浇些豆浆,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花泡馍就好了。在店里吃,老板还免费配一小碟时令小菜,外加一小碗豆浆。
  豆花泡馍的最大特点是吃起来热活,锅盔浸入热豆浆,再沾些辣椒油,有一股辣辣的豆香味,与豆花一起入口,有嚼头有味道。豆花泡馍与面皮一样,全靠辣椒油提味。吃一碗豆花泡馍,立马神清气爽,若是晚上喝多了酒,第二天早晨吃一碗,胃一下子舒坦许多,酒劲全消。豆花泡馍不贵,大碗4元,小碗3.5元。由于豆花泡馍经济实惠,又有营养,现在早已走出凤翔,成了宝鸡各县区人见人爱的快捷早餐。西安个别的小巷子也有卖的。
  渐渐地知道了豆花泡馍是凤翔的名吃。传说,大文学家苏轼在凤翔任判官时,尝过豆花泡馍后,赞不绝口。身为美食家、大文豪的他对这种将南北风味巧妙融合为一体的百姓日常饮食连呼惊奇,竟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形容,只好套用当地俗语:“东湖柳,姑娘手,金玉琼浆难舍口,妙景、巧人、佳味,实乃三绝也!”凤翔现在有一句俗语:“白汤雪花红油转,不觉吃了九十年。”形容豆花泡馍是凤翔人终生所爱。
  清姜住时,早晨在东二路吃一碗豆花泡馍已成了固定的早餐模式。盐重是豆花泡馍的又一特色,每次,均谦和地请掌勺的师傅少放盐多放辣椒油,轮到放盐工序时,师傅多数习惯性地放那么多,间或也有减量的,辣椒油倒是会多加几勺的,好像盐不要钱似的。由于盐重的原因,早餐,渐渐地由豆花泡馍变成了在家喝玉米珍。偶而嘴馋了,也去吃一碗。
  早就听说凤翔县城北关有一家豆花泡馍地道,每天卖得早,6点半就收摊了,一直没有机会吃。上周去凤翔,晚上喝了不少酒,但却一直惦记着第二天早起,去北关吃一碗地道的豆花泡馍,一起床6点了,急忙洗漱后,打车去,到了地方一看,店面一间,不大,门前支一口锅,掌勺的中年老板坐在后边,熟练地边捞馍、放调料、浇汤,边招呼客人,锅边上围了一圈人,店里面五张小桌子坐无空席,保温桶里只剩下桶底一小溜豆花,赶紧给老板娘交钱,来一碗小的,一半麻花,一半锅盔。
  看前面还有八、九个人,担心轮到自己豆花没了。也许是前面几位看似跑车的顾客,猜到了我的心思,每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