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胶的字里行间 | 文艺现场

 昵称20041990 2017-09-08

活动时间:2017 年 9 月10(周日)14:00-15:30

活动地点:单向空间·朝阳大悦城店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 101 号

朝阳大悦城 5 楼

主办方: HYM 、 单向空间

参与方式:活动免费 现场开放

数字音乐时代,人们仍追求黑胶的真实与质感,就如电子书时代,人们仍迷恋纸质书的温度与手感;一张薄薄的黑胶就像一本厚厚的书,里外都是故事。找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去寻找藏在黑胶“字里行间”的故事……

音乐载体的历史,黑胶的前身:旋律的载体 → 人声的载体 → 声音与音乐的『流通』→ 富含艺术价值的『东西』,承载了看不见得历史与技术。

在音乐变成了快餐文化的今天,还是会有一群人执著于听黑胶,而这样一群人对待生活是讲究的,咖啡一定现磨,信件一定手写,注重细节注重礼仪,愿意花时间去享受生活,找回更有意义的事物,在上海,有一群人被称做‘老克勒——他们的生活是悠闲的,雅致的。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贵族的气息。他们疯狂的热爱西方的爵士乐,狂热的收集爵士乐的老唱片。他们走路笔直、穿花格子的衬衫、衣服一定要送到洗染店去洗。他们裤子上的两条熨线是一定要有的、皮鞋一丝不苟擦得非常亮。他们再穷,也会保持一种绅士的风度和生活状态。一张黑胶唱片的意义不只在于沟纹中的声音讯号,他亦是音乐美学、製作工艺、物质文化的见证。

黑胶不只黑:黑胶鼎盛时期,设计上玩了很多花样。唱片沟槽内的小宇宙:刻文上的不同黑胶工艺制程简单介绍:刻片→印盘→图标硬置→压片→包装播放系统原理介绍:一切从唱针摩擦沟纹哪一刻开始「电能转换为声能」的过程与追求:成也震动,败也震动。刻唱片以正切方式工作,以不失真的模式还原声音,电能转换为声能的过程。

本周日,HYM 在单向空间,除了和大家一起分享黑胶历史和由来、黑胶音乐的小故事之外,还会为大家带来一系列经典的黑胶音乐一起欣赏:南非爵士巨匠、民权运动的发声者,修马塞凯拉生涯中最经典的一张专辑,真实的现场感,超宽度的动态表现。绫户智绘-In The Ghetto 日本爵士皇后;法式电音浪潮;以及 HYM 发行的一系列黑胶唱片……这个周末让黑胶音乐的魅力流淌进你的心里。

办公室装修配资上海装修办公室装修办公室设计上海别墅装修办公室装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