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意象”法教古诗——《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教学小记

 拥被听雪 2017-09-08

用“意象”法教古诗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为例(教学小记)
我的原创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诗歌的美,特别在于“画面”——不同于小说的叙述,散文的哲思,随笔的评论,戏剧的演绎;单单画面,就能传达意思。所以在解读何其芳的《秋天》一文的时候,用了电影上的“蒙太奇”知识互通。
当然,这种“画面”,并不仅仅是“景”,而是“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有“情”之“景”,即寓“意”之“象”。所以,这些画面,特别是里面含情之景物,被称为“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可以说有“借物抒情”的效果。
唯美至极的古诗,自然在这方面用得更加精致独到。
一、《观沧海》——“意象”法初探
《观沧海》一诗,我是这样上的。在曹操其人介绍、当时背景介绍、诗体介绍、字词巩固之后,朗读和听朗读之后,提出:你觉得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很多同学说了。然后齐读,让孩子们读出自己所认为的情感。读完,再追问:到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方法:诗歌中写到哪些景?
学生找到:碣石、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前者为观到的“实”景,后者为想到的“虚”景。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虚”景(即“象”)?肯定是和前面景的“意象”之“意”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可能是此“意”发展到高潮的结果。
继而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各象之“意”。沧海、水,给人博大的感觉。碣石、山岛,给人威严的感觉。树木、百草,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洪波,给人宏大的感觉。而关于“萧瑟”的“秋风”,很多同学觉得是“悲凉”甚至“悲惨”的。我提示:这和大家开头提到的曹操“慷慨”性情不大一样?搁置。
接着来看“日月”“星汉”。可知都是很磅礴伟大的意象。而出“其中”、“其里”的“其”即指“沧海”。沧海有吞吐日月星汉之容,写得如此慷慨磅礴,这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提示:BFB试卷里做到过一篇阅读《和花儿悄悄话》。如此可爱美丽的文字和花朵,可见“我”的心情是可爱美丽的。即:一切情语皆景语。每个人看到的东西,其实就是心底的东西,甚至可能是完全用心幻想出来的“幻景”。所以杜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甫有诗“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景,即心中之景。于是,情景交融了。
再举一例: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
如果是你,面对大海,浑浊无垠,你会想到它吞吐“日月”“星汉”的大气魄吗?
最后探讨得出:这大气魄的沧海,即诗人内心(也可能是潜意识)的志向的引发物和表现形式。在内心(也可能是潜意识)里面,沧海即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当然,也可能并不是诗人主动“抒发”的,而是从文字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潜意实。
此时再回过头来看前面的意象,就可以融合在一起了。而关于“秋风”,孩子们也有了新的观点来评论:
“秋风”就像曹操一样,它把秋叶都吹落了,就是说曹操战胜了一切,为王。
“秋风”把一切都吹落了,万物都死去了,而曹操一个人还活着,看着万物死去的萧瑟光景,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秋风”把一切都吹落了,生命是如此的渺小脆弱。时不我待,曹操希望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完成自己的大志向。
……
这些解读都可以。至少我觉得本来大家概念化的“秋风即悲伤”的说法是不大靠谱的。
通过意象的挖掘,我想说两点结论:
(一)文如其人,确是。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字。因为选景、写景等等对于“景”(象)的运用,必然或多或少会带有(或者流露出潜意识)作者的主观色彩——“情”(意)在内。由此我们可以透过“景”(或者可以推及“文字”)来揣摩、挖掘、推测作者内心。
(二)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像“文字狱”那种思维状态。只是一个大概。比如对于“秋风”等“象”的推测,并不是绝对对应何种“意”的。这也正是文字的、诗歌的魅力所在。这些寓“意”之“象”给我们很多品味的空间,心有甜甘。
二、《次北固山下》——运用“意象”法解读诗情
《次北固山下》一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方法:找找最关键的意象。——“乡书”,“归雁”。故为思乡之情。
顺而讲到“鸿雁传书”的典故。
那么如何由前三联发展到这第四联的高潮的思乡情感的?
可以找找剩下的小意象,把这幅图画描述出来。
“客路”、“海日”“江春”等比较明显些。
其实就讲到这个母题:“伤春悲秋”。这是在讲《秋天》一诗时候给孩子们提过的。而此处是“伤春”。“春”,从青山、绿水、江春可以看出来。当然,还有一处可以品出来:“潮平两岸阔”。联系11课《春》“水涨起来了”,14课《秋天》“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可见春天是丰水期,故“两岸阔”,所以才有后面“一帆悬”。
至于“伤春”在这里的原因的体现,可以推测一下,这就是对于诗歌画面(由“意象”到“意境”)的“品”。推测如:新春的团圆饭与漂泊在外的对比,有失落感;青山绿水万物欣欣然而自己又老一岁韶光易逝碌碌无为不得志的对比的感伤等等。家就是最好的港湾。
接着,聊了另外的关于“思乡”母题的诗歌及其重点意象。如《泊船瓜洲》中的“明月”,《秋思》中的“家书”等。当然,最有名的关于“秋思”的文字,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三、《天净沙·秋思》——“意象”之极致
该文被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评定为“极妙,秋思之祖也。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至少在意象运用方面,到达了极致——当然,构成了极致的意境。
在听元曲唱和孩子们朗读之后,我问道: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不约而同不用想就知道:思乡之情。
哪里看出来?说到最重点意象:断肠人。
然后聊到关于“断肠人”的典故。
出示王国维评语“极妙,秋思之祖也。”问:好在哪里?
提示,我们来找找期间的意象。大家发现,除了三个字以外,全都是意象。也就是,全诗(曲)是完全的意象缀连起来的。
赏析各句话各意象的“意”。
“枯藤老树昏鸦”,一看“枯”“老”“昏”,冷色调,描绘诗人所处悲凉氛围。二看“昏鸦”一意象,为归巢之鸟,与诗人对比鲜明。
“小桥流水人家”。可以描绘一下这幅画面。与前画面鲜明对比,这是暖色调,很温馨。与朱自清的《春》的“傍晚,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相类。可以两方面思维:一、这种温馨与自己流落在外的处境对比。从反向对比的思维角度,产生越发孤寂落寞之情。二、真的有这么温馨吗?比照《观沧海》一文所探讨的,眼中所见即心中所想。这温馨画面,可能就是诗人自己加上了理想色彩在内的,甚至可能只是幻想所得。也许想成了自己的温馨的家,在等待诗人回来。这是从正向类比的思维角度来解构的。总之,这幅画面越是温馨,越是让诗人伤悲落寞。
“古道西风瘦马”,又是冷色调,与前一画面对比鲜明。孩子们说到的理解是:这个画面很凄凉,诗人在这样凄凉的环境中伤悲。有没有另外理解?
我提示:接着上面画面,眼中所见为心中所想,有时候甚至没有所见而只有所想也能成为“意象”。即这“象”完全由“意”构成(而缺了“意”的“象”在诗歌中基本没有。除了说明文字可能没有“意”,诗歌,或多或少有“意”的。少“意”的只是景象,参考价值就小些。)。比如首句“昏鸦”,他一定看到了吗?那么“瘦马”呢?
孩子们想到这个意象和诗人自身必定有所联系,参考《观沧海》一诗的物我交融。得出另一种思考方式:也许这匹“瘦马”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后记】是为匆匆记录教学实录和反思。在具体课堂操作上,还是师生一起探究的。所以上得比较慢。三首诗歌用了两节课。
诗不能教,甚至不能言说,而只能够“品”。可以“品”意象,而其缀连而得的“意境”,只能自己去揣摩了。但是我认为诗歌有一点可以教:即解读的角度,多种的思维方式。
其实我们的学习,尤其是文科的学习,说到底是思维方式的学习。通过学习,不是让孩子们背书,而是从中学到或者熏陶到,好的、多元的思维方式,得到思维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