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妇科急症(流产、急性盆腔炎等)医案摭拾

 依旧青山 2012-10-30

常见妇科急症(流产、急性盆腔炎等)医案摭拾

  •  

    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全流产、难免流产、感染性流产、急性盆腔炎等均属常见妇科急症范围。中医妇科对此具有独特的辨治方法,今择验案数则,略谈辨治心得如下:

    1  暴崩气随血脱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者谓经崩或崩中,气血相随,气为血帅,经崩日久或暴崩失血,气随血脱。治当宗“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旨。用参芪为主大补元气以摄血固脱,佐以澄源复归之品治本。

    功能性子宫出血案例:


    李某某,女,24 岁,91 年7 月15 日初诊。病“功血”3 年,今经崩40 余天。近日暴崩致不能起立,用裤子作月经垫。昨起小便时晕厥2 次,面色苍白,肢冷。脉芤大,舌淡苔薄黄糙。红细胞2110 ×1012/ L ,血红蛋白510g/ L ,BP12/ 6 Kpa 。为崩中气随血脱之症,急当补气摄血固脱为主,佐以养阴化瘀之品:红参10g(另煎服) ,炙黄芪50g、熟地、旱莲草、仙鹤草(各) 30g ,阿胶(烊冲) 、益母草(各) 15g ,血余炭、炒白芍(各) 10g ,炒丹皮五味子、远志(各)5g ,炮姜炭、艾叶炭(各) 4g ,二剂。
    7 月20 日复诊,服1 剂后经量减至正常,2 剂后出血已止,再以滋肾调肝扶脾固冲为主调治善后。

    按:此例崩漏业经多处住院治疗,曾输血多次,日久形气俱衰,对治疗失却信心,为“无排卵型功血”。中医治该病有“塞流、澄源、复旧”三法,然临床又不能截然分割。今患者久漏后暴崩3 天。致气随血脱、晕厥多次,当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以大补元气之独参汤合黄芪摄血固脱为主,佐以熟地阿胶、旱莲、白芍、五味等养血敛阴;姜炭、血余、丹皮炭、益母草等化瘀止血,引血归经;五味子、远志缩宫定经,仙鹤草既能止血,又可补虚,为治崩所必用。果然1 剂减而2 剂止。《傅青主女科·血崩》所论:“盖血崩而至于黑暗昏晕,则血已尽去,仅存一线之气以为护持,若不急补其气以生血,而先补其血而遗气,则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无形之气且至尽散...”正是此案之微旨大意,可见“营出中焦”、“脾主统血”等理论颇具临床意义。

    2  胞宫瘀血稽留

    经产胞络受损,或瘀血残留,日久化热而致瘀热阻滞胞脉,出现腹痛、发热、阴道出血不止等症。经曰:“血实者决之”,俾瘀血去,胞脉通,则痛自解,新血得以归经而血自止,热无隐蔽可附而自退。

    感染性不全流产案例:


    许某某,女,22 岁,95 年11 月23 日初诊。人流术后8 天。乍寒乍热,小腹阵痛3 天,恶露暗紫秽臭,时行时止,或多或少,大便干结,体温3814 ℃。血常规: WBC1315 ×109/ L ,N0177 。超声揭示:1、子宫增大如孕12 周;2、宫内蜕蟆组织残留; 3、 左侧附件炎性包块。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人流不彻,残胚稽留化热,恐有酿毒内隐,出血致脱之虞。急拟破瘀下胎,清解凉血为主: 桃仁、急性子、留竹子(各) 20g ,土鳖虫、生山楂益母草马齿苋、川牛膝、蛇舌草、红藤、蒲公英、紫地丁各30g ,生军(后入) ,三棱、 术、甘草各15g ,红花、炒枳壳各10g ,4 剂。11 月27 日复诊,服2 剂后阴道排出大块腐物,出血即止,大便溏多,热退痛止。前方去土鳖虫、桃仁红花、三棱、 术、急性子、留竹子,余药用量减半,4 剂。12 月1 日B 超复查为正常子宫,血象亦正常。
    按,患者未婚先孕已70 天,因人流疏忽而致不全流产。病人怕羞而编造痛经来诊,临证稍有大意即可惹成误诊而贻误病情。属妇产科“感染性流产”范围。轻则出血不止,甚则可致腹膜炎、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治疗务必尽快清除宫内残胚,截断扭转瘀热酿毒之势。故势不我待,药不厌重! 治从仲景下瘀血汤、大黄丹皮汤等考虑,合用山楂益母草、留竹子、川牛膝、马齿苋、蛇舌草、红藤等以增清解破瘀缩宫下胎之力。药症相应,故一诊残胎下,瘀热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