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天地是个大宇宙,我们人体是个小宇宙,太极在人体则可以理解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状态。 《清净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天地的生育运行离不开道,那么我们人体同样离不开道,宇宙万物都是道的产物,我们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部分,所以如果想要生存或者说活的更好都不能与大自然抗衡,要顺应自然,符合道的规律才能健康长寿。违背自然规律就会生病,而医生所能做的只是运用针,灸,推拿,药物的偏性等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人体的内部气血循环流畅,升清降浊,脏腑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我们的药物可以调整人体阴阳,阴阳九针可以借助道调平人体能量分布,那么艾灸一样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医理相通,这样临床中我们就可以任意选用病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达到我们想要的治疗效果,宇宙间的所有能量都是相通的,道无处不在。 道家偏于修身,佛家偏于修心,我们可以借用道家的修行模式来把疾病去掉,再修身养心性,后天返先天。 少年不戒色,伤精会影响头部的能量输送,进而出现神经衰弱,智力减退。 看一个人有没有灵气,就是看精足不足,精不足,会导致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反应迟钝。 从骶骨到头部中间的通道是脊柱,脊柱有24节,正好对应24个节气,腰物五和骶骨之间,对应的是冬至,冬至一阳生,说明这里是阳气开始生发的地方! 如果把骶骨比作电池,那么脊柱就是线路,头部是电线那端连接的电器,其中这些环节都很重要,哪一段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头部的能量摄入。 大自然中地气上为云,天气降为雨;修行上讲: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上升的是气,下降的是雨,如果长期不下雨,大地就会干涸,在人体,如果阳气不能转化为阴液,不随心火下降,可以导致骶骨能量不足。 当艾灸骶骨八髎时,下焦的阴寒可以被气化,阴邪气化后,可以上升至脑,济心脑之热! 肾水上升,心火下降,水火既济。 临床上遇到脚凉而又心烦的患者,说明是上热下寒,这样的病人太多了,非常适合灸八髎,启阴济阳,促进一气周流,自体循环。 我们正常人表现应是脚热,而头脑时刻保持着一丝清凉,清醒,这样才能身体健康,做事才能做好。 长寿的人共同点就是:”心态平和,心神清静“,这才是长寿的核心和秘诀。 有句话叫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只要顺道而成,身体自然精满气满,之后形成良性循环。 操作从后天之本的中脘开始灸10分钟,依次是关元5分钟,八髎灸30分钟,大椎10分钟,最后到先天的神阙5分钟。
中 脘 体表定位: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
中脘是胃经的募穴,多条经脉的汇聚点,如同多条小溪在此汇聚经此处流向任脉的大海,所以灸时需要施灸者聚精会神,注意力集中到穴位处,将能量引导汇聚到此处,可加强灸效。 关元 体表定位: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也可用患者的手指同身寸,四指并拢即是三寸。 灸道相参:关元穴主管胞宫精室,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的门户,故称关元。乃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是统摄元气之所。 用艾灸关元能使命门真火充盛,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主诸虚百损。肾之动气秉受于先天,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而此原动力,在人出生后,需要由小肠不断地吸收营养来充养,才能继续发挥作用,这就是灸关元以后天补先天的道理。 另外心脏的阳气来源于小肠,小肠功能强大,又可振奋心阳,可谓一穴多补。关元穴上一寸是石门穴,有资料称灸石门可导致不孕,但只是瘢痕灸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悬灸、温和灸属补法,还能助孕。
八髎 体表定位: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也可是一个区域,即骶骨。 心火过亢,下焦寒湿的患者最适合灸八髎,往往舌尖越红,心火越亢的人,下焦越是寒凉,典型的上热下寒证。 八髎部位受热后可直接作用于前面的小腹部,对于小肠部痞块有气化作用,相当于一剂麻黄附子细辛汤,经方火神派常说附子既补阳又滋阴,细想是有道理的,和灸八髎是一样的道理,补足阳气以济心火,也就达到了滋阴降火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用9公分的艾条来灸也不会出现上火的原因。 这是太极周天灸的核心,能量从后面补向上能济心火,如果从前面走就会上火,因为走向不一样,灸八髎相当于在充电,但是想要给全身补足能量首先通道需要是畅通的,不然再强大的能量也补不进去,所以当灸后皮肤发痒,或者有哪里局部不舒服的时候是因为能量聚在那里没有散开,或者有经络不通的地方,我们只要沿着经络走行的方向进行疏通按摩即可,如果是督脉上就沿着督脉向上用手掌推。 如果头昏严重,或者鼻炎,脑萎缩等头面部疾病,灸八髎的同时加灸印堂穴,这样头脑昏沉的灸30分钟后就会神清气爽,鼻塞明显好转。 骶骨又是人体的性能量库,灸此处对于寒性男科妇科疾病,不孕不育等均有好处。 大椎 体表定位: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
印堂 体表定位:在人体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印堂与任脉交会,即完成了阴阳的交会,也是太极周天灸的意义所在,升清阳,降浊阴。所以在灸八髎时同时灸印堂,这样才形成真正的周天灸。 神阙 体表定位:肚脐正中。 穴位特点:神阙穴及经络内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 灸道相参: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在人出生之前,所有的能量都是通过脐带输入至胎儿,出生之后,就把此处封藏起来,出生之前是先天,出生之后就是后天,灸神阙的意义在于把先天的能量通道激活,即以先天补后天。
搓脚踝几百下 足踝是足三阳、足三阴所过之处,踝关节处肌肉薄弱,少气少血,易受外邪侵犯,加上平时喜欢将脚踝裸露,保护不当,更容易造成风寒湿侵袭,此处因外邪侵袭,经络不畅,则六条经脉闭塞,人会不知不觉患上重病。 有位修佛的居士通过搓脚踝,治好一些癌症,特意来任之堂传授此法。 在做完周天灸后,搓脚踝几百下,一则可以把艾火的力量向下引,就不会虚火上炎;二则可以疏通六条经脉,强身健体,无病防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