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陌上居士 2017-09-09
               法租界的劝业场商业区
     天津法租界始设于1860年英租界设立之后。界址为:东、北临海河右岸(南、西岸),西南至海大道(今大沽路),东南与英租界毗邻。不过,天津初期的对外贸易并不兴盛,来到这里的少数外商主要居住在天津城东门外三岔河口的宫北大街,仅有天津英租界内建造了少数房屋;天津法租界内甚至没有任何法国机构,只有1个供英美侨民使用的宗教建筑合众会堂,法国在天津的主要活动就是位于三岔河口的望海楼天主堂,连法国领事馆都设在临近的宫北大街。

    两次扩张 18706月发生了天津教案,外国侨民纷纷移居租界,天津英租界首先得到开发经营。由于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国力不振,天津法租界一段时间内仍不见起色。直到1880年代才开始着手进行市政建设。法租界东至海河,南沿宝土徒道(现在的营口道)与英租界相邻,西至小埝(现在的新兴路),北沿秋山道(现在的锦州道)和日租界毗邻。法租界划定后,即不断向西南方向扩张,先是扩张至墙子河(今南京路),此后又越过墙子河扩张至老西开,并在老西开建立起天主堂、主教府、医院和学校。1916年竟出动警察强行将老西开占领。此事激起了天津人民和全国人民大规模的反法斗争,是为著名的老西开事件,终使老西开未能正式并入法租界。经过不断扩张,法租界共占地两千八百余亩。

    1920年代,在法租界内的杜总领事路与福煦将军路(今滨江道的大沽北路至南京路段)十字路口陆续建成天津劝业场、天祥商场、泰康商场等商业设施,以及国民、惠中、交通三大旅馆,渤海大楼、浙江兴业银行等众多整齐美观的西式建筑,形成天津最繁盛的商业中心。当时,天津的中外上流社会人士主要聚居在天津英租界今五大道区域,而劝业场一带则成为他们进行消费、娱乐的区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法租界由中国政府正式收回。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天津劝业场坐落在和平区和平路与滨江道相交处,是一座折中主义风格的大型建筑,建成于1928年。最早由买办高星桥创办,大楼由法籍工程师慕乐设计,建筑面积共2.1万平方米,主体五层,转角局部七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劝业场的开幕营业日选定在1928年12月12日,匾额由津门名写家华世奎书写。老人们说,开业时比过年还热闹,大官小官、普通百姓都来了,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层。那种轰动像是来了个天外客。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天津在解放前,劝业场的一、二两层楼及三楼的一部分租给铺户或货摊,经营日用百货、布匹、器皿、钟表、首饰、文房四宝、旧书、古玩、工艺品等;四、五、六层是剧院、影院、茶社等游艺场,设有天宫剧院、天华景戏院、天乐戏院、天纬球社、天露茶社、天升戏院、大观园以及夏天开放的屋顶夜花园“天外天”,时称“八大天”,每日不夜天,成了花银子、找乐子的绝好去除,即便这些个地方玩腻了,出来透透气,说不准又被场里开的两家相面馆、一家草虫社(专卖蛐蛐、蝈蝈)的伙计拽了进去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1958年,劝业场与毗邻的天祥商场合并。场内有15个经营商场和储运部,经营品种近3万种,日客流量近20万人次。单凭这三个数字,就足以说明劝业场的魅力。80年代末天祥商场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劝业场新厦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惠中饭店兴建于1930年,位于天津市繁华商业中心的和平路与滨江道交口,惠中饭店、交通饭店、劝业商场,原浙江兴业银行等各踞一角,饭店名称,取于“秀外惠中”成语之含意。由天祥股东李魁元和周振东、康振甫等人合资兴建,1931年开业。店内有客房100多间,设中餐、西餐部及舞厅、露天电影。框架结构,局部六层。平面布局呈三角形,建筑面积11940平方米。主立面底层做基础处理,台阶、立柱、墙面镶嵌大理石。二层至四层采用附墙刷石壁柱,五层往上作出檐,穹窿顶塔楼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旧时惠中饭店的接待对象多为妓女、交际花、官僚买办、富商之类,真正流动旅客较少。著名剧作家曹禺在30年代里以惠中饭店为背景,写出了鞭挞黑暗社会的著名话剧《日出》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天津交通饭店原称交通旅馆,建于1928年。坐落于天津滨江道)十字路口(今和平区和平路239-243号),与劝业场大楼、惠中饭店大楼和浙江兴业银行大楼隔街相对,目前是天津市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现为圣奥商厦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天津交通饭店大楼由高星桥和清庆亲王载振等人投资,法国建筑师穆勒设计,当时因所处地段位于天津法租界的商业区,交通便利,便取“交通”二字命名该建筑物。天津交通饭店大楼是一座五层砖混结构法式大楼,局部为六层。大楼的立面布局为直角和矩形相连的几何造型,建筑顶部作通式檐并在西南角设有一座宝塔顶碉楼。建筑一楼和二楼之间装饰有横向外凸线脚,二楼和五楼只见装饰有纵向壁柱,大楼外立面为混水墙面并开券窗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浙江兴业银行天津分行大楼修建于1922年,是浙江兴业银行天津建造的一幢分行大楼,位于天津法租界杜总领事路(和平路)与福煦将军路(滨江道)十字路口(今和平区和平路237-1号),作为天津租界时代留存下来的重要建筑之一,该建筑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恒隆广场。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浙江兴业银行天津分行大楼位于和平路滨江道转角处,建筑面积为2034平方米,主体为混合结构二层建筑带地下室。大楼平面为倒三角形,外观为古典主义的三段论。建筑一层外立面为台基,二层和三层的外立面为柱身,三层以上为檐部和女儿墙。建筑入口处二层柱廊上的檐部作为镶板,两边的檐部设有小窗。双圆柱和双壁柱处的上方装饰有牛腿的花纹。建筑底层的墙面装饰有用深缝砌筑的花岗岩块石。大楼的窗户顶部均为圆拱和拱顶设计,窗洞外还装饰有铁花饰和狮子头。浙江兴业银行天津分行大楼中部为双柱柱廊,两边为单柱。其中,底层为塔司干柱式柱廊,二层和三层为爱奥尼克柱式柱廊,柱廊内的入口处地面设有白色大理石阶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国民饭店是1923年由美国美丰洋行买办李正卿出资兴建的。是当时上流社会人士出入的场所。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国民饭店地处繁华的市中心——和平路上,始建于1923 年,历史悠久,中外驰名。主楼为砖木结构的法式建筑,拥有客房160间,餐饮独具特色,以经营川菜、粤菜、潮汕菜及广东早茶为主。国民饭店解放后经历了几次大型的改造,现在的国民饭店已经变成了商业用房。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1931年8月25日,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秀就是由住所出走到国民饭店的37号房间并提出与溥仪离婚的。从而创下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与皇帝离婚的妃子。
   
1933年11月9日爱国将领吉鸿昌在国民饭店的45号房间遇刺被捕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渤海大楼位于原天津法租界的主要街道杜总领事路、巴斯德路、丰领事路、马诺河路和杜麦路五岔路口的西北角(今天津市和平区和平路、赤峰道和丹东路交口处西北角,和平路275号至281号)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1933年,渤海大楼由法商永和营造公司设计,清庆亲王载振与高星桥合股并由其子井阱矿务局津保售煤处总经理高渤海拆除原有建筑后投资进行建设。1936年,渤海大楼竣工,建成时为天津市最高大、最新式的现代风格高层建筑。高星桥之子高渤海以其名命名为“渤海大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市人民政府将渤海大楼改建为招待所。1966年,渤海大楼更名为“人民大楼”。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渤海大楼完好无损。1979年,渤海大楼恢复原名并改为国民饭店旅店二部。目前,渤海大楼为南苑e家商务连锁酒店使用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久大精盐公司大楼,由中华兴业公司设计,于1920年建造,原为久大精盐公司驻津办事处,1941年12月,日军接管法租界,日本宪兵队进驻该楼。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仍由久大精盐公司使用,1956年久大与永利合并,1970年改名为天津碱厂。
    该建筑东隔安东路与和平区人民政府为邻,南临花园路与“中心公园”相对,西沿赤峰道,北隔和平路与勃海大楼相对。占地2087.16平方米,建筑面积2242.57平方米,为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平面呈v字形布局,水泥基座,红砖墙体,上作水泥条框装饰,平顶,立面入口为三开间的爱奥尼克巨柱式门廊,上承三角形山花装饰,建筑高大稳重、气派,为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盛锡福大楼原为天津老字号盛锡福制帽公司的总部大楼,该建筑建于1929年,坐落于天津法租界的杜总领事路(今和平区和平路273号)。1925年,盛锡福的创始人刘锡三买下当时天津法租界内的一幢两层楼作为盛锡福总店。1927年,该总店被火灾焚毁。其后,1929年,由德国贝伦德工程公司设计并承建的新盛锡福大楼在原址上重新建起,盛锡福大楼为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大楼外立面上刻有16个大字:“自制四季各种帽品式样新颖美观耐用”,附有对联“通瓣环球物品,振兴中华国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盛锡福先后在南京上海北京沈阳青岛武汉等地设立了多家分店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中国大戏院,是一座有着七十年历史(始建于1934年,竣工于1936年),享誉海内外的具有代表型的大型文艺演出娱乐场所。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法国乐利建筑工程公司的瑞士工程师洛普(LOUP)和英国工程师扬(B.C.YOUNG)联合设计,一九三四年奠基,一九三六年八月竣工建筑面积七千七百七十多平方米,建筑局部五层,采用大跨度钢架穹顶结构,场内没有任何立拄,设三层观众席,坐席2380个,弧形舞台、大型化妆室,有乐池和当时十分先进的舞台电动升降式布景吊杠,场内设有贵宾包厢、休息室、贵宾接待室、售票处等,还有楼顶露天电影、舞场及场内电影,同时为了展示其现代化的品位,孟少臣先生还投入巨款安装了天津市为数极少的美国奥地斯第一代电梯(至今仍在使用中)。
   
一九三六年九月十九日举行隆重的开幕典礼。当时的抗日名将,天津市市长张自忠将军及全世界名流为戏院剪彩,欢聚于此,首任经理孟少臣先生因为连日忙碌,突然失声,由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主持剪彩仪式,并代表中国大戏院向社会各界致答谢词。(以上文字来自网上)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夜晚的步行街,人流如织,灯火辉煌。繁华的劝业场商业中心,繁荣昌盛了几十年,至今仍长盛不衰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天津租界的小洋楼(三)
                                               (完)

                                                            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