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师孟

 拥抱寂寞与狐独 2017-09-09

在福州政绩:

熙宁元年九月(1068 年农历9 月),以光禄卿出任福州太守。为政简易严明,痛惩地方豪恶,审理案件,公正无私,下属都不敢蒙蔽他。曾在福州当过四十年的老吏夏铧说:他见过太守多人,没有一个不受他们欺骗,只有两位太守是例外,师孟便是其中之一个。善作,简明率直,有自乐天之风,诸多改革,被誉为:“发隐摘伏如神”。福州旧有子城,建筑甚为坚固,宋初统一全国后,朝廷令将子城拆毁,余下的只有3尺,不能防御盗贼。历任太守均准备修建,均因费用大而作罢。师孟一来福州,就对转运使说:“我只要20万缗钱,就能修建子城。” 熙宁元年冬( 1068 年冬),与陈襄、沈公仪、湛仲膜、刘执中、杜伯通、马益损游乌石山。乌石山,又名道山,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中部。师孟登山揽胜,认为此山可比道家的蓬莱、方丈、瀛洲,遂改名:“道山”。据<<神解记>>记载山上有三十三景,因为没有标识,有的景物无处可寻,有的景物产生争议。师孟进行搜访,祥加考证,核定各景名称如“天章台”、“冲天台”等。均用篆书写,刻在岩石上,又增建了“道山”等三景。加上旧的和现在有的,称为三十六景。后来又发展很多景物,至宋末统计,已有四十九景,但人们仍称乌石山三十六奇,这名称就是师孟确定下来的。 熙宁二年四月( 1069 年农历4 月),修建原有城墙,并扩建东南隅,城周长950丈,厚4丈。前后仅费19万缗钱,又以余力浚河湟,历时仅用半年。福清县香岩寺与洋屿村民争讼,历久未决。师孟上奏朝廷,凡沿海泥淤地方,应准许人民筑堤为田,遂结束这桩讼案。 熙宁三年( 1070 年),福州庙学大兴,他决定在庙学花园内添建教授宿舍。教授有宿舍,自此时始。福州旧威武军门(今鼓楼前),自前任太守元绛建有双门,师孟便利用那些楼房,设置铜壶滴漏,用击鼓方法,通告市民,作为标准时间。现代王勇坚说,宋朝福州太守程师孟在鼓楼设置的铜壶滴漏,早已失传。其最大特点是每隔一刻钟左右,“铙神”(机器人)能在水力机械作用下自动击铙8下。该装置在中国水钟发展史上可谓少见,在宋、元、明时期,是计量时间的标准器具,并设置在皇家钟鼓楼上,现代人称它是真正的老北京时间。现代王勇坚说,现在制作的铜壶滴漏是一座采用金属铜、高档拔萝格木材制作的仿古水钟,有自动报时功能。漏壶之水能循环使用,定期更换。规格尺寸2.5米×2.5米×2米。日、月、星壶按文献记述尺寸全铜铸,受水壶中央标尺能随水量大小而升隆,并记录显示时间。万分壶之水流向铙神水壶,使其每30分钟击开铙神控制器击铙8下。滴漏建成,师孟在漏室中题诗二,其一云:“台门新漏一声闻,此时朝昏百刻分;他日郡人思太守,也须谈及叶参军。”叶参军,指当时工程技术总监叶左院。由此可见程公不贪功的高尚品格。其二云:“风雨虽昏漏不移,百年应未失毫厘。须知万户千门里,正得人间吉凶时。”吉凶时,指准确报时十分关键。由此诗可见程公对报时人的严格要求,特别强调其责任重大。师孟提倡植榕,绿化福州,还留下不少诗篇和“霹雳岩”、“天章台”、“冲天台”、“光禄吟台”、“宿猿洞”等题刻。光禄吟台,又称“玉尺山”,位于光禄坊东北口,宋代法祥院遗址。宋 熙宁三年( 1070 年),光禄卿、福州太守师孟常游此,篆“光禄吟台”。现在还保留着清代曲池、石桥、小亭等景观,并有宋至民国十余段摩崖题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他还采取一些有益于民生和文教的措施,如罢用铁钱,救灾荒,聘贤才,兴教育等。福州人民感激地说:“国家历任福州太守,谢泌以惠受著名,蔡襄以严肃见称,程公可谓两者俱备。”师孟性又喜游览名胜,曾上乌石山,赞赏山川之美,因建亭其上,名“道山亭”,他又游闽山保福寺,僧人为此刻“光禄吟台”于石。师孟又在乌石山建道山亭,《乌石山志》记载:在天章台左,前际海门,回览城市,可比道家蓬莱、方丈、瀛洲,因篆书镌“道山亭”三字,曾巩作记,林希书而勒诸碑。后亭圮碑没。明万历(万历:1573至1620年)初,提学副使胡定复作道山亭,诸士于亭侧竖感知碑,林熑为记。 道光二十年( 1840 年),神光僧镜妙重建。现八角型的道山亭是1955年重建的,高4米、直径4米,上部重檐翘角,仰面四层叠井,六向设美人靠,木构加纹绘。2008年又修饰一新。 元丰二年( 1079 年),请当时福州太守曾巩作《道山亭记》,为道山亭写记,使道山亭随曾巩大名,流传千古。2008年,在道山亭北面重建了《道山亭记》碑,碑文由现代书法家张潜华先生题写。宋 熙宁三年( 1070 年),在福州任职虽仅有一年九个月,但百姓感念他的治绩和官德,为他建生祠于乌石山千福寺(后乌石山生祠已废),并在祠旁立有诗碑,镌刻他的诗作。他虽不是福州人,但对福州人民贡献很大,《宋史》对于他治理福州的政绩:“筑子城,建学校,治行最东南”这十一字的评价。

在广州政绩:

熙宁三年六月(1070 年农历6 月),调任广州知州。 熙宁四年( 1071 年),再任经略史。 熙宁四年十月( 1071 年农历10 月),知州师孟“举大筑”西城,避开“弥旬涉月而不休”的多雨季节。 熙宁五年春( 1072 年春),主要工程完工,“无一朝之雨而落”。 熙宁五年正月十七( 1072 年农历1 月17 日),“新城见于水中,逾数刻不没,海旁之民走观者无不骇异”,皆认为是南海神显灵所致。筑城之事遭到流言蜚语,师孟易职之事布于朝野,“藩汉之民”至庙乞神,皆如所愿。 熙宁六年二月( 1073 年农历2 月),升迁为谏议大夫,再任广州知州,官民又以为南海神庇佑而致。师孟在广州“为守四年”,“谷登民阜,冠盗衰急,而瘴疬不作,蒙神之助居多”。 熙宁六年十二月至熙宁七年十月( 1073 年农历12 月至1074 年农历10 月),师孟六谒南海神,祈谢神降甘霖。先是 熙宁六年十二月至熙宁七年正月( 1073 年农历12 月至1074 年农历1 月),“以天久不雨”,祭祀天地百神及名山大川,师孟率广州地方官员赴南海庙祭祀;此后,“两祷两谢,获应颇异”。 熙宁七年八月( 1074 年农历8 月),“上以久旱,精祷天下名山大川”,师孟第五次奉诏“致祠南海洪圣广利昭顺网”,精诚所至,“已而休应,云获复命,行赛谢之礼。三祈三报,南海神灵异一斑。 熙宁七年正月十五( 1074 年农历1 月15 日):与金君卿、李宗仪、许彦先同游广州药州。 熙宁六年十二月至熙宁七年四月( 1073 年农历12 月至1074 年农历4 月):四谒南海广利昭顺王,师孟之子德叟、义叟陪位。 熙宁七年正月二十三日( 1074 年农历1 月23 日):在广州府南海东庙立石,碑文陈述了师孟在南海东庙祭拜神灵的过程和当时祭拜神灵的状况。 熙宁八年五月十日( 1075 年农历5 月10 日),代还,同郡守僧彦游,师孟之子德叟、义叟、纯叟待行。师孟在广州治理时大力提倡国际贸易,增加税收,使广州居民安居乐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