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身长会影响以后的身高吗? 宝宝以后的身高与出生身长没有直接关系,但宝宝今后的身高有2/3的因素与遗传有关。另外还有1/3是后天因素,如营养、运动、情绪等。 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可以长的高高的,但是据科学家研究,除遗传外,后天的营养和运动也对宝宝将来的身高有很大的影响,而很多家长对此问题还是一知半解,从而出现错误的做法,尤其是下面这些做法,可能会耽误宝宝长高: 1、开灯睡觉 1岁以内的宝宝晚上容易频繁夜醒,有些宝妈为了照顾宝宝方便,会在房间当中留一盏小灯。但是这种看似方便的行为,很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个子。 因为灯源会影响人体分泌一种被称为“褪黑素”的激素,这种激素可以改善宝宝的深睡眠质量,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如果卧室里总开一盏灯,宝宝的睡眠会受到影响,夜间容易频繁醒来,即使是在白天也会烦躁不安。更重要的是,由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宝宝的个子也会低于常人。 2、总是让孩子宅在家里 因为宝宝小,出去太乱,所以很多父母都会让孩子尽量在家里,而在家里,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看童话书之类的,而且有的孩子坐在家里玩玩具,一坐就是很久,对于长个极为不利,应该带孩子去户外多动一动,舒展身体,这样对于孩子的骨骼发育很有效果! 3、吃饭吃太饱 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吃得越多,长得越快,所以总是以各种方法让孩子多吃,这样是不对的,吃饭营养够就可以,但不要太饱,研究发现,人在饥饿状态下,会促进脑垂体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可刺激儿童骨骼生长。所以,吃饭八分饱就行,要不然还会变成小胖子的哦! 4、让宝宝跟着过“夜猫子”生活 受“夜猫子”父母的影响,很多宝宝也跟着晚睡早起,甚至黑白颠倒。其实,宝宝睡眠时间的长短及入睡时间都会影响到激素的分泌水平。 生长激素主要是在晚上深睡眠时期分泌的,分泌高峰在夜间22点~凌晨2点,可以达到白天的3倍。如果宝宝晚睡或睡不够,就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段,宝宝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会减少,长期下来,势必会影响身高增长。 附1~12岁儿童身高表,看看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女孩: 男孩: 注:图片来自网络 |
|